第164章 豆腐生意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空间:重生农女逃荒记!
“卖的,过两日就有。”
姜瑶瑶没想到家里的豆腐如此受欢迎,那豆腐本来是顺手一做,本想着做起来麻烦,如果销路不好,就发豆芽来卖,利润低,本钱小,也算是个细水长流的买卖。
没想到真正受欢迎的竟是豆腐。
“豆芽也是你家的?”妇人看了豆芽,打量许久,没挑出什么毛病,问了价格,得知是两文钱一斤,便要了一斤。
姜家没有小称,只有据说是祖上杀猪卖肉留下的大称,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不好拿出来,仍旧借了隔壁老婆婆的称。
姜家的豆芽仍旧是比市面上便宜一文钱,第一宗买卖成交,到了中午两筐八十斤豆芽才卖完,几个孩子都累得不轻。剩下的一点,仍旧赠与老婆婆,当做感谢。
老婆婆乐呵呵收了豆芽,又交代了几句豆腐的事情,看着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兄长带着几个孩子离开,不由叹了口气。
“我这东西,什么时候能卖出去呢?”
老婆婆卖的是干菜,千石城新鲜蔬菜难得,去年家里儿子去外地买了不少菜,晒成菜干运回来,刚开始销路还好,后面朝廷征兵,家里就只剩她和瞎眼的儿媳妇,她只能每天背着干菜出来卖,到了冬天都没卖完。
这些干菜老人家不舍得吃,藏在家里没有保存好,有些变质,如今更卖不出去了。只能日日在集市上苦等,看有没有人来买。
赶集的人多多少少都上过当,她的干菜渐渐无人问津。
两日后,姜家的豆腐作坊步入正轨,老太太不想投钱买驴子,干脆指使几个儿子推磨。反正儿子多,老太太用起来根本不心疼。
老太太放话:“什么时候卖豆腐的钱,够买驴了再说。”
姜三壮苦不堪言,推磨时都在琢磨如何搞钱。家里其实不缺买一头毛驴的钱,可老太太死犟,非要见到搭建豆腐坊的铜板回来,才肯买驴子。
在姜三壮的苦心孤诣下,家里不单卖豆腐豆芽,连上豆腐脑的生意也做了起来,什么豆皮、豆干、豆泡……只要是和豆腐有关的,但凡是刘家嫂子会做到,全都被他折腾出来。
“这叫广撒网捞鱼!总有一桩生意能赚钱!”姜三壮推磨推得眼前冒金星,吃豆腐时都咬牙切齿。
转眼到了三月,姜家的生意也算步入正轨,刘家嫂子手艺好,在她的帮助下姜家做出来的豆腐是千石城头一份,许多酒楼都慕名前来,就连一些老饕,都会偶尔踩点来姜家讨一块热豆腐吃。
姜家豆腐比市场价低一文钱,压了其他豆腐的风头,只有他家卖完了,大家才会去买别家的豆腐。这引得城里卖豆腐的人家很不高兴,屡次诋毁。姜三壮干脆改了价格,比市场价高一文。
同行本是要看笑话,豆腐这么贵,谁乐意买?结果价格高了一文,销量不但没有降低,反倒是城中一些大户人家在姜家定了不少豆腐。
寻常百姓偶尔改善生活,规格也分成了别家的豆腐和姜家豆腐。
这让同行气歪了鼻子,想要折腾些事情,却惧怕姜家三个人高马大的儿子。姜家不仅儿子多,还有个读书不错的大孙子,他们这些商户不敢随意招惹这样的人家。
家里的豆腐生意稳定下来,老太太坐在床头算了半天的账,最后商量着给刘家嫂子三分利。做豆腐的本事是刘家的,他们不能白拿。
刘家嫂子刀架在脖子上,硬逼着老太太改成什么一分利也不要。
“要不是老太太帮忙,我早就死了,哪里能活到现在?我家里的那位,还是您家帮忙埋的,我女儿和离搬嫁妆,也是您家出面,是您家给我家主持了公道。现在这样算账,是要折煞我?”
刘家嫂子险些抹了脖子,姬彭山听到动静,夺了刀,直接把人绑了。
“在老头子我面前动刀,你还差点。”
老太太气得差点一顿饭没吃,指着刘家嫂子的鼻子骂了半日,最终定成一分利,再不乐意,一起跳井,谁也别过了。
姜瑶瑶看了大半天热闹,怎么都想不到老太太和刘家嫂子能折腾成这样。她抱着碗吃完最后一口豆腐脑,牵着大小花去院子里晒月亮。
中午吃完饭就看阿奶和刘家嫂子闹腾,这都半夜了。唉,寻死觅活有什么意思呢。
第二日,老太太让大孙子写契书,按了手印,这事情才算消停。
家里的生意差不多了,姜琼玉仍旧做自己的老本行,抄书。
他力气不大,没有阿爹他们能推磨一整天的本事,其他精细活计,也比不得阿娘和刘家嫂子麻利,只能去书铺打听,找一些抄书的活计。
不知为何,千石城抄书的活计不多,明明人口比玉州城多一倍,偏偏抄书的活计,几天都不见得有一桩。好在需要写信的人不少,他干脆在自家卖豆腐的摊位旁支了个桌子帮人写信,赚一些润笔费。
不忙的时候,就帮着家里卖豆腐,他话少脸黑,给的斤两总是多一些,老顾客倒也不会被他吓到,还有许多大姑娘小媳妇特地看他的热闹。
姜瑶瑶早上跟着刘家嫂子出摊卖豆腐脑,收拾桌子,闲下来的时候就去看兄长写信,偶尔会被兄长要求背书。
过了早市的时间,豆腐脑卖得差不多了,三叔就会带着豆腐、豆泡、豆皮过来卖,有些酒楼要干货,在他这里定了,下午就给人送去。
大小花帮忙记账算账,努力把新买不久的算盘珠子盘得油光水滑。
日子劳累,却也有奔头。
这一日,姜瑶瑶帮兄长买纸,路上见一个穿着麻布妇人装扮的人跪在地上哭泣。
周遭围了一圈人,她赶时间想快点走过去,余光看到妇人身前躺着的人,猛地停下脚步。
“这是怎么呢?”
看热闹的妇人看到她,努了努嘴道:“这老婆子摔了一跤,在家病死了。瞎眼的儿媳出来卖身葬母。”
这妇人是姜家豆腐的常客,今日有事耽搁了,扯开话题道:“你家豆腐卖完没有?”
“我出来时已经卖完了,还有些豆皮。”
“那算了。”豆皮比豆腐价格高不少,寻常时候她可舍不得吃。
妇人提着篮子去买东西,围着的百姓看过热闹散开。这瞎眼的妇人称不上有姿色,又是个瞎眼嫁过人的,无论是带回去为奴为婢,还是收房都不合适。
众人一哄而散,只剩下姜瑶瑶捏着钱袋立在原地没动。
“好心人,求您帮帮忙,奴家吃得少,还会绣活,买了奴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