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奸商宋小胖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空间:重生农女逃荒记!
日子一天天过去,姜三壮始终看孙桂娘不顺眼,绞尽脑汁琢磨瞎子能干什么活。王梅花给他磨碎药材的任务,他也丢给孙桂娘,让孙桂娘磨药。
孙桂娘笑着应下,这种枯燥的工作,做一整日都不觉得烦。
到了饭点有人喊吃饭,就连碗筷都有人放进她手里,这日子是孙桂娘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刚被主家赶出来的时候,就连家里的老子娘都没这样对待她。
孙桂娘坐着住,磨药材的活计做得极好,天天做这种事情也不叫屈。到最后,反倒是姜三壮觉得不好意思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六月,千石城终于有了一些浓郁绿色。姜瑶瑶千方百计寻了借口,从外面‘摘’了许多果子,又‘挖’了不少野菜回来种,家里总算有了新鲜瓜果蔬菜可以吃。
多出来的青菜和果子,姜三壮卖豆腐时搭配着卖一些,日子久了算下来,竟是比卖豆腐还要赚钱。
时间越靠近九月,姜瑶瑶越是心神不宁。
姜家在千石城的豆腐生意做得不错,小有结余,在城中颇有一些名声。偶尔有客商从外地过来,在酒楼吃到他们家的豆腐,也是赞不绝口。
打听到他们家还有方便携带的干豆皮,价格也算公道,大多会带上几斤。
宋唐出主意把豆皮切成方片,专门做了纸张打包,再在红纸上写着他们家的名号贴上,一包五斤,作价一百二十文,美其名曰精制姜家豆皮。再有一种一包十斤的,用草纸封口,叫刘家豆皮,二百文一包。
价格比市价高一些,可装得是在好看,豆皮本就轻,摞起来高高的,包装精美,看着就好看。本地人买的不多,外地客商见了,总要买上一两包。甚至还会狐疑,姜家豆腐的干豆皮要比孙家豆腐的干豆皮好吃,不然也不会一斤贵四文钱。
其实这两种豆皮是一个锅里出来的,根本什么好坏之分,只是切的大小不同罢了。
姜瑶瑶总觉得宋唐和三叔学坏了,一个好好的小胖子,越来越朝着奸商发展,还是那种一只青梨都能卖人家十文钱的奸商。
八月十五前两日,姜家人在外面‘偶然’寻到几株果树,落花甜的柿子和青橘子,还有枣树,连带着家中那颗枣树一起,收获了几百斤果子。
千石城枣树多,买不上什么价格。倒是柿子和橘子少,价格不菲。这几百斤果子,为姜家带来了十两银子收获。
过了中秋,越发逼近九月。
姜瑶瑶寝食不安,做梦都是地龙翻身。姜老太听她说梦见地动,原本是不信的,可孙女天天梦见,那就奇怪了。
“难不成是姜家祖宗显灵?”刘家嫂子眼看着圆润的小姑娘一天比一天瘦,有些发愁。“保不准是真的,不如出去躲一躲?就当是哄孩子了。”
“放屁!她就是不敢住石头房子!二月里刚来千石城,她就哭着喊着要走。半年过去了,不也什么事都没有!”老太太不以为意。
“屁屁屁!”
小黑在一旁牙牙学语,他一周岁,还不会走路。可那满地乱爬的本事,有时候连大黄都追不上,这会儿正趴在枕头上,一边嘴里嘟囔,一边伸手去扯大黑的尾巴。
黑猫缩着尾巴不让它碰,窜到姜瑶瑶肩膀上,居高临下看着人类的四脚吞金兽,眼中满是不屑。
“呀呀!”小黑冲过来找猫,一头栽进姜瑶瑶怀里,揪着她的衣裳往上爬,试图将大黑扯下来。
姜瑶瑶托着他的小屁股,实在是承受不了日益肥胖的黑猫和小黑的重量,直接将黑猫扯下来塞小黑手里。
“玩去吧。”
一物降一物,大黑对姜三壮重拳出击,对待小黑却连爪子都不敢伸一下,被抓着尾巴都不敢回嘴,被拉回去当成了猫垫。
阿奶油盐不进,姜瑶瑶愁得厉害,想来想去,都没法子劝说这个死犟的老太太。
好在机会来的突然,有个买过他们家干豆皮的客商想要一千斤干豆皮,给了定金和托运镖局的费用。
那客商在泽城,距离千石城有一千八百里,将近两千里的距离。
镖局那边给的报价是二十两银子,姜老太算来算去都觉得肉疼,准备打发几个儿子去送。
姜瑶瑶立刻来了灵感,抱着阿奶的腿不依。
“阿奶!阿爹他们去外地,被别人骗了怎么办?小叔那么笨,丢了怎么办?泽城的客商给了这么多钱想要豆皮,这不正说明咱家东西销路好?咱们全家去泽城做生意吧!我不想天天吃外面运来的干菜了!”
老太太握着鸡毛掸子,琢磨了一个多时辰,不知道是‘小叔太笨会走丢’、‘外地赚钱’、‘干菜不好吃’,哪句话打动了她,思前想后让姜老三去把自家房子和豆腐坊去牙人那里挂了号。
干豆皮销路不错,耐存放,家里存了不少,一千斤绰绰有余,倒是不用加班加点赶工。
姜老太直接让几个儿子打包东西,收拾家私。
家里东西不多,大都是豆腐坊的物件,石磨之类的东西带不走,打包的还是粮食、衣裳、被褥、细软和一些日常赶路也要用的东西。
几次三番搬家,姜家已经有了经验。姜三壮把一千斤干豆皮送去镖局,多加了一些钱,和镖局商量好他们跟在队伍后面。
城中卖豆腐的人家早就对姜家豆腐坊虎视眈眈,听说他们要卖掉豆腐坊,怕同行抢先,立刻用高价买下。
姜家人力充足,刘家嫂子以前家里是做豆腐的行家,姜家的豆腐坊虽面积不大,却布置得井井有条,产量很高,井也是甜水井。最终扣掉各种杂税,姜家得了五十两银子。
要知道一家人忙碌半年时间,卖豆腐还没赚五十两呢。
老太太看着儿子捧回来的银子,高兴得晚饭多吃了半碗。
吃过饭,就要商量其他了,刘家嫂子自然是跟着他们走,孙桂娘如今算是千石城本地人,她的去留还是要她自己说了算。毕竟人家丈夫的根在这里。
孙桂娘想了一晚上,第二日给老太太磕头,求老太太放她回去一天给婆婆上坟。晚上再回来收拾东西,她是要跟着姜家一起走的。
姜家这样的主家,错过了,怕是以后再也遇不到。在姜家这段时间,是她这辈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说起来她需要在姜家为奴为婢五载,可姜家都没要她的卖身契,去留自由,她从来到姜家开始,就是自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