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姨娘放心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王爷别虐了,王妃带娃杀疯了!
br />
赵平羽也是没料到裴帝会这么说,呆愣在原地片刻,不过随后就释然了。
东南方那乱境,去了就是没命的买卖。
再加上那瘟疫,哼,就不信这次他们还能平安归来。
“另外,朕念在安王府夫妇恩爱,特许安王跟着安王妃一起去东南边境平定战乱。”
“众位卿家可有异议?”
众位大臣皆都摇头。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下了朝后,萧滕见这件事情已经无力回天,只是不住地叹息。
萧依看着父亲落寞的背影,知道他是担心自己,遂也不敢耽搁,三两步跑过去追上。
“爹,你别担心,女儿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萧滕看着自己的女儿,只觉得女儿真的是长大了,再也不像小时候是需要受到自己庇护的。
“依依,你能把国家百姓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父亲感到很欣慰。”
“父亲相信你的能力,你大胆的去,家里这边有爹呢。”
“对了,临出发时回来一趟家,爹和姨娘有事要和你交代,知道不?”
萧依看着萧滕,点点头。
萧滕伸出手去想摸摸萧依的头,但终归没有将手落下。
“去吧,你身子重,快回王府歇着吧。”
“好。”
萧滕目送着萧依离开,看向朦胧的天际。
他再担心有什么用呢?
还好,安王爷会和自己的女儿一起去。
多少,都是有一定的保障的。
“帆儿,你跟朕过来。”
裴帝对着站在殿外的裴千帆招招手,示意他跟自己到书房去。
“父皇,什么事?”
裴千帆看着御书房里的裴帝,只觉得父皇近日都沧桑了不少。
“帆儿,此次去东南方平乱,任务艰巨,你可有要带的亲信,和父皇说,凡是朝中的人手,你只要想带,父皇就准。”
裴千帆听着裴帝这话,知道他是向着自己,想了想说:“儿臣蒙父皇看中,此番前去东南平乱,儿臣想带着萧庭。”
裴帝对裴千帆提出来的人选有些诧异,但说话算数,准了。
裴千帆临出御书房的时候,裴帝不放心的叮嘱:“三日后出发,去了那,帆儿,万事小心啊。”
裴千帆回头对裴帝笑:“放心吧,父皇。”
圣旨下来了。
江公公拿着圣旨去萧府宣旨的时候,萧府的人全都跪在地上。
许氏更是诚惶诚恐,在听到自己的儿子要随安王爷一起出征的时候,心跳更是漏了半拍。
“微臣接旨。”
江公公念完了圣旨,萧滕将圣旨接过来,而后目送江公公离去。
许氏看着那圣旨,两眼不由的湿了,她不由得嗔怪道:“安王爷这是做什么?”
“庭儿他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样的苦,东南边境那可是吃人的地方,安王爷怎么就相中庭儿了!”
萧滕听到许氏这话脸色阴沉,斥道:“妇人之见!”
他拉着许氏到僻静处,确定左右无人不会将他们的谈话传出去后,这才小心翼翼地说:“你知道什么?”
“只要庭儿这次跟着王爷去东南边境立了功,只要胜利回来后,必定能封侯拜爵!”
“好男儿志在四方,你怎么还能怪安王爷呢?这是安王爷给的机会啊!”
许氏琢磨过味来吧,十分后悔。
“老爷,你别生气,都是我说错话了。”
萧庭是萧府的希望。
等到萧滕年岁大述职后,那么萧庭就要撑起全家人,甚至于全族人的生计。
萧滕深刻的知道这一点,并对儿子此次前往东南方进行平乱,抱有很大的信心。
三日后。
临近出发之际,萧依按照萧滕所说的,乘着安王府的马车来到了萧府。
“爹,姨娘,午时三刻就要出发了,你们要和我说什么?”
萧滕拉着萧依进来,关上了主屋的门,给许氏使了个眼色。
许氏从后门出去,萧依看着老两口这缜密的样子,也不由的正经起来。
“爹,到底怎么了?”
萧滕看着萧依,满是不舍道:“其实也没什么别的事儿,就是想再多嘱咐你几句。”
“我让你姨娘啊去准备了些盘缠,你一份,你弟弟一份。东南边境是个什么情况啊?爹也不知道,你到那里一定要万事小心。”
“做不来的就不要硬做,你现在肚子里可还有一个娃呢,心里有点数,别硬扛。”
萧滕又嘟囔了许多琐碎的事情,萧依听着感动,忍不住心里发酸。
“爹你放心吧,我会的。”
她一定会平安的从东南边境回来,漂亮的战胜这次瘟疫。
许氏收拾好包裹,从屏风后面出了来,将两个大包袱放到萧依的手里。
“依依啊,以前啊,都是姨娘的眼界太狭隘了,但姨娘已经知道错了,现在是真的把你当亲闺女看。”
许氏心软,舍不得两个孩子,没说两句就哽咽起来:“这里面都是些糕点,衣服,盘缠,浅色的包袱是女的,棕色的是你弟弟的。”
“姨娘就把庭儿交给你了,你们都要好好的呀。”
说着说着,许氏泣不成声,说不下去了。
萧依被这样的气氛弄得难过,但她还是安慰道:“姨娘,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弟弟平安带回来的。”
他知道,萧庭对于许氏而言就是她的命根子。
许氏能把自己的命根子托付给自己,也是对自己的信任了。
“依依,不止你弟弟,你也要平平安安的回来啊。”
“别忘了,咱们是一家人。”
许氏缓了缓情绪,拍了拍萧依的手。
“好,一家人。”
几个人依依不舍,一直到了中午头。
萧依留在了肖府,吃完午饭带着萧庭直接回了安王府,跟着车队出发了。
苏嬷嬷望着车队,也是一阵心酸。
她本来想跟着去伺候萧依的,可却被裴千帆拒绝。
裴千帆劝苏嬷嬷:“此次路途遥远,形势险峻,嬷嬷年纪大了,就留在王府照应吧。”
“也不知道这路上是个什么情况,带更多的人,只会有更多的不便。”
苏嬷嬷知道这是实话,也没再坚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