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曹操的疑心病又犯了:该不会想累死孤好继承孤的遗产吧?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季汉楚歌!
魏续见曹休不回答,反而直接跑回本阵跟曹操私语,顿感无趣。
遂又返回坐下,取了跟烤好的羊肉串,细细的品尝。
“陛下的庖厨之术,越发的精湛了。”
“古人言:治大国如烹小鲜。难怪陛下能治国,而我魏续,只知道吃。”
“哎,只有一根羊肉串,吃不饱啊。”
听着魏续的絮絮叨叨,刘标直接甩了几根串好但未烤的羊肉串:“自己烤。”
魏续的脸瞬间拉跨:“陛下,臣不会。”
刘标瞥了一眼故作可怜的魏续:“朕方才还在想,要封你个什么侯,可封了侯就会有封邑。”
“这封邑的百姓也是朕百姓,倘若这当侯的都不懂得怎么治理封邑,岂不是朕又害了百姓?”
“唉,为难啊!”
“小鲜都不会烹的侯,怎么治理封邑啊。”
魏续立马转了笑脸,拍着胸口道:“陛下,你可别小觑我魏续,想当年我还没跟着温侯的时候,在当地也是妙手庖厨。”
刘标笑了笑,起身靠着城楼,一边品尝羊肉串一边看着城下的曹操牙旗处。
虽然称了帝,但刘标对繁文缛节一向不怎么在意,也不会因为称了帝就让周围的将士“畏惧不敢言”。
将士畏惧的应该是军规,而不是刘标。
刘标要的是将士的爱戴,而不是畏惧。
除了称呼上变成了“陛下”,其余的相处方式和礼节跟以前没本质的区别。
当然。
部分正式场合,如南郊祭天地的时候,还是得讲规矩的。
城下的曹操,未敢轻举妄动。
片刻后。
魏续拿着几串烤得焦黑的羊肉串,僵着脸“品尝”。
“好吃吗?”刘标看着有些好笑。
就这?
妙手庖厨?
魏续瞪着眼睛吞咽:“好吃!当然好吃!陛下曾言,自己动手,自有风味。”
只是任谁都能看出,魏续的表情很痛苦!
凌统在一旁偷着笑。
刘标又将手中的几串羊肉分给魏续:“混着吃,味道会好受些。”
魏续哭丧着脸:“能只吃陛下烤的吗?”
未等刘标开口,凌统就抢先道:“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魏续瞪着凌统:“就你话多!我可以分你几串!”
凌统举着手中的羊肉串,道:“我虽然不是妙手庖厨,但我烤的羊肉串能下咽。”
魏续看着左右的走卒。
众走卒下意识的跟魏续保持了距离。
魏续更气:“你们跑什么跑?请你们吃羊肉你们还嫌弃?”
众走卒呵呵。
陛下烤的羊肉,那叫美味。
魏将军你烤的羊肉,我们可不想吃了拉肚子。
魏续见送都送不出手,只能咬着牙,混着刘标给的羊肉串,“痛并快乐着”的吞咽。
见曹操不动。
刘标又令魏续喊话邀曹操阵前一叙。
曹操听得心惊。
就在曹操迟疑不定时,城门开启。
刘标带着魏续和凌统策马出城。
魏续手中,还有未吃完的羊肉串。
曹洪看得大怒:“明公,让我出阵宰了刘标小儿!”
曹操心中更疑,挥手阻止:“不可擅动!”
曹操不信刘标会没有任何准备,就出城叙话。
想了片刻。
曹操让曹洪在阵中待着,然后带着许褚和曹休来到阵中。
原本曹操想让郭嘉也跟着,又怕刘标忽然玩狠的。
万一刘标身边的两将给郭嘉来一箭,许褚能保护曹操可保护不了郭嘉。
“刘孟临,你叛汉自立,如今又寇略犯境,岂不知羞?”
曹操开口一句,就先定义刘标的罪行。
刘标则是淡然一笑:“曹孟德,若你指的汉,是许都的那个汉政权,那你我谁也别说谁。”
“你如今,不也是假皇帝吗?上个假皇帝,姓王名莽。”
曹操冷哼:“孤效仿的是姬旦,不是王莽!”
刘标呵呵:“曹孟德,姬旦首先姓周,其次他是成王的叔叔,成王年幼,姬旦以宗室之身代掌朝政,并无不妥。”
“可你不一样啊,你姓曹,不姓刘,又以外姓称韩公,比不了霍光;称公且又是外戚,大汉四百年有前例的只有王莽了。”
“这坊间都有传闻,曹操之心,路人皆知了。”
曹操冷笑:“孤再怎么专权,都是汉臣,而你刘标,叛汉自立,又有何颜面立足于此?”
刘标也不恼怒,笑容依旧:“朕为刘氏宗亲,而国家又无新帝。”
“群臣宗室举朕为帝,亦有桓帝无嗣而崩、灵帝以宗室之身受群臣迎而称尊在前。”
“朕继位称尊,符合宗室法理。”
“倘若曹孟德你早早拥立皇子敦为帝,朕也没这个机会啊。”
“这只能说,你太贪心。”
曹操脸色变得铁青。
刘协死后,荀彧等人也曾劝曹操尽快拥立新帝,曹操却不想让刘敦这个不足一岁的婴儿立即继位。
除了曹操认为一岁的婴儿当皇帝不足以威慑天下外,亦有曹操的贪心在作祟。
曹操也不认为,刘标会胆大到直接称帝。
没想到。
刘标竟然真的称帝了!
其中的理由还真用了那句“国不可一日无君”,这让曹操有一种哑巴吃黄连的憋屈感。
这小儿,还真是一如既往的见缝插针!
“你今日邀孤,就是为了聊这些废言的吗?”曹操不想再跟刘标掰扯帝位的合法性。
合法不合法,靠的也不是嘴上几句。
只要刘标控制的境内士民认为合法,那便是合法。
至于后世史书会不会承认刘标是顺位而立,那根本不重要。
只要刘标的文治武功足够比肩甚至超越古今贤君能帝,哪怕刘标杀兄玩嫂都有人吹刘标是千古一帝。
评论皇帝,首论文治武功,其次才论是否顺位私德如何。
刘标呵呵一笑:“曹孟德,你在阳夏,想必没留多少兵马。”
“朕派了后将军张辽和五千步骑去偷袭阳夏,也不知道你守不守得住。”
曹操冷笑:“区区五千步骑,就想攻打阳夏,你以为孤会怕吗?”
刘标提醒道:“犹还记得,昔日张文远只有数百人,就能斩杀在陈县的韩浩。”
“如今张文远有五千步骑,朕真不知道张文远会怎么输。”
曹操心中惊疑,面不改色:“你真以为孤看不穿你的分兵之计?”
“你该不会想说,你派去陈留的赵云,也带了五千步骑去偷袭阳夏了吧?”
“你还想说,你这城中只有千余人,让孤速速破城,肯定能将你生擒活捉。”
刘标惊讶:“难道你不想擒朕?”
曹操冷哼:“孤想擒你,更想将你一箭射杀,可孤也不傻。”
刘标叹气:“我说真话,你怎就不信呢。”
“你方才猜错了一点,打个阳夏不需要朕的四叔和张文远一起。”
“四叔现在,应该在断你返回阳夏的归路了。”
“曹孟德,你现在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退兵,然后先被朕的四叔揍一顿,再被阳夏的张文远揍一顿。
二是攻打睢阳城,相信朕,你会赢的!”
然而。
刘标越是说真话,曹操越是犯嘀咕。
你个奸诈小鬼坏得很,孤除非脑子抽风了才信你。
见曹操不信。
刘标又问:“曹孟德,你既然不信城中兵少,为何又来阳夏?”
“难道是为了城头的横幅来的?魏续,那横幅写的是什么朕好像记不住了。”
魏续高呼:“写的自然是分兵只为激曹贼,此处曾悬程狗头。”
“哎,不对啊陛下。写得这么明显,曹贼怎么可能相信城中兵少?”
凌统借口道:“你真是笨啊。都分兵了,城中肯定兵少啊。没听见陛下刚才说,赵将军都在断曹贼返回阳夏的路了吗?”
魏续故作惊讶:“张将军难道也要断曹贼返回阳夏的路?”
凌统同样咋呼:“魏将军,你耳朵不好使啊。张将军不是断曹贼返回阳夏的路,张将军是直接攻取阳夏,让曹贼有家不能归!”
try{ggauto();} catch(ex){}
魏续大笑,取弓搭箭:“不如你我现在就射杀曹贼,夺下头功。”
“明公,快退!”许褚和曹休大惊,纷纷策马持盾,挡在了曹操面前。
却见魏续弯弓向天,响箭破空而起。
响箭?
曹操面色大变。
又见城内涌出兵马,不知多少人在摇旗呐喊,曹操终于不敢再待了,策马回头就跑。
后方众将校见状,连忙迎曹操入阵。
曹操自以为中计,招呼众军后撤。
撤了几里,后方郭嘉追上:“明公,为何忽然撤军?”
曹操不假思索:“刘标引孤来此,必有埋伏。方才见响箭起,城内又杀出兵马,故而撤军。”
郭嘉道:“刘标并为追来,见明公撤军,又回城了。”
曹操更是惊疑:“回城了?没伏兵?”
郭嘉点头:“没伏兵!我方才又仔细问了曹休和曹洪,我猜测,城内极有可能,真的只有千余人。”
曹操愣了片刻,勃然大怒:“千余人就敢出城跟孤叙话,刘标小儿,欺孤太甚!”
“传令,回军攻城!”
郭嘉连忙拦住,道:“明公。刘标出城,只为鼓舞城内士气。虽然只有千余人,但如果死战守城,急切间也难以破城。”
“我在意的是赵云和张辽这两支兵马。倘若刘标说的都是真的,明公得先考虑如何安全且尽快返回阳夏。”
“若这个时候攻城,岂不是正遂了刘标的意?”
曹操也反应过来:“刘标小儿,从头到尾都在激怒孤,想激孤攻城。这是想拖延时间!”
想到这里。
曹操不敢再耽误。
本就是受不了刘标的激怒,恼怒而来,没想到刘标玩得更绝。
你来打我,我就直接偷你家。
你好歹都称帝了,还干这么冒险的举动,就不怕跟刘邦一样被孤来个白登之围?
不是曹操不谨慎,实在是曹操压根没想到刘标能胆大到只留千余人在睢阳城,然后将大将和兵马大部分都派出城。
倘若刘标如以前只是个伏波将军,那么刘标这样做曹操是认为合理的。
毕竟杂号将军要立功,就得拿命去赌。
反正都可能死在战场上,自然是怎么功大怎么来。
曹操在烧乌巢的时候也如此,不冒险就得死,自然就敢孤注一掷。
偏偏。
刘标如今称帝了还如此弄险。
曹操心中只能暗骂一句:果然有高祖之风。
不得不说。
有时候这人的性格是跟其幼时的经历息息相关的。
不论是刘邦还是刘标,都是自小混游侠的。
游侠虽然有很多种,但大部分游侠的风格,都有极强的独立性和多变性。
不受组织或势力的束缚,以自身的武艺和智慧为武器,在社会上摸爬打滚。
游侠的人生充满了自由和挑战,又个个儿身怀绝技,能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
一旦这类游侠出身的身居高位,其行事风格往往就会出人意料。
就如刘邦对付项羽时,之所以每每能出项羽意外,便是项羽这类贵族子天生就瞧不起游侠混混。
也瞧不起游侠混混的招式,听到四面楚歌就能误以为刘邦得到楚地。
这种固化的思维,让项羽在垓下被围的时候,在后人看来显得极为愚蠢。
项羽好歹也是楚汉争霸的一方豪雄,怎么会听到楚歌就误以为楚地被占领了?
同样。
曹操出身豪门且又多疑。
出身豪门的是不理解底层人为了生存会如何挣扎,会有很多看起来“高风险”的“非正常”举动。
多疑的人又往往会想太多。
故而。
曹操对刘邦称帝后放着三十万大军不用,亲率先锋惨遭白登之围是很不能理解的。
同样。
曹操对刘标称帝后还拿着千余人守城当诱饵的方式犯险,也同样是很不能理解的。
当游侠混混的时候,烂命一条,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死就死了,不死还能大赚。
可现在不同了。
你丫的,都称帝了!
有鞋了!
还如此胆大不怕死,真就胆大如牛的吗?
曹操一撤兵。
刘标又立即派出天策府的探子,前往兖州散布流言。
流言的内容,大意就是:曹操在睢阳城战败,刘标兵入陈留。
在曹操撤军的当日,刘标就带着剩余的兵马出城了,目标直指陈留。
对此。
刘标的理由很简单:一是不想曹操忽然反悔来打睢阳城;二是增加曹操对阳夏的担忧。
果不其然。
曹操在探得刘标兵往陈留后,对阳夏更担心了。
同时。
曹操又快马向兖州跟吕布对峙的夏侯惇夏侯渊等将,放弃山阳郡返回陈留和东郡。
若是陈留和东郡丢了,夏侯惇夏侯渊就成瓮中之鳖了。
不仅如此,颍川和邺城也会受到威胁。
虽然放弃山阳郡会显得很狼狈,但相对于整个防线而言,将兖州的兵马重兵部署在陈留和东郡,才能更有效的抵挡刘标。
曹操没有在中途遇上赵云。
刘标的话极具欺骗性。
七分真三分假。
赵云的确分兵了,但既不是去偷袭阳夏也没有去断曹操归路,而是直接返回跟刘标合军。
刘标胆大,赵云可不敢胆大。
不论是卫将军的身份还是刘标四叔的身份,对赵云而言,刘标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其余的包括攻城略池,都是次要的。
曹操应该庆幸。
倘若曹操探得刘标出城就派兵来攻,就会刚好遇到赵云回军。
不过。
曹操虽然没遇上赵云,但沿途都是高度戒备,尤其是遇上容易伏兵的地方,都是小心谨慎又小心。
不仅将士疲惫,这返程也耽误了不少时间。
等曹操抵达阳夏附近时,遭到了张辽的劫营。
虽然损失不大,但也将曹操惊得不轻。
翌日再探时,张辽早已经退往陈县去了。
与此同时。
陈留也派人送来了求援急报。
却是刘标出现在陈留,正在猛攻陈留城。
曹操担心陈县的张辽再来偷袭阳夏,亲自坐镇阳夏,又令曹洪引了五千步骑去救陈留。
又告诫曹洪,不得轻易跟刘标作战,只需等夏侯惇和夏侯渊返回。
怕曹洪受不得激,曹操又令曹休为副将。
只是忙完这一切,曹操感觉头风病更严重了。
“孤有时候在想,刘标是不是想让孤行军疲惫,让孤染病,然后累死孤。”
喝了军医调配的苦药,曹操忽然生出个想法。
毕竟。
袁绍在邺城就是这么被曹操和刘标玩死的。
趁着袁绍年老体衰又染病,不给袁绍养病的时间,不断的消耗袁绍的精力和体力。
想到这里。
曹操又有了返回许都的想法。
郭嘉也担心曹操的身体,道:“如今天下二分,不是一战就能决输赢的。”
“刘标行事诡异,倘若真的如明公所想,明公就更应该保重身体了。”
“不如紧缩防线,在各处关津隘口部署重兵,拉长刘标的防守战线。”
“只要明公兵马还在,就不怕刘标用诡计。”
郭嘉的想法,正合曹操的心意。
既然守不住太远的地方,那就守住重要的关津隘口。
主打一个不动如山,然后再寻找机会反攻。
最重要的是:
曹操得挑选继承人了!
采取这种守势,虽然能挡住刘标的进攻,但对曹操是极为不利的。
曹操年迈。
刘标年轻。
刘标完全可以等着曹操老迈而死,再发动进攻。
倘若曹操的继承人跟袁绍的儿子一样,那刘标睡着都能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