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的轨迹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红楼晓梦!
前面一篇分析说了贾雨村与甄士隐,贾雨村进京途中穷困潦倒,甄士隐送了五十两银子。
贾雨村这时是举人,举人有个福利,能免费享用驿站。所以后来有个‘公车上书’,这个公车,说的就是举人。
贾雨村要买船西行,这说明运河肯定出问题了,所以才绕路。
之后贾雨村怎么回报甄士隐的,前文已经说了,这里不赘述。
说贾雨村丢官罢职之后,罪名是‘擅纂礼仪’,因为扶正了娇杏。这问题出在哪儿?因为甄士隐与其妻寄居在封肃家,甄士隐出家去了,只有其妻。这时候要收养,可能是封肃办的,这手续就出了问题。
贾雨村罢官后,到了第三回,与冷子兴喝酒演说荣国府时提了,说去年去了金陵甄家,教了甄宝玉。
贾雨村一个翰林,甄家哪儿来的那么大脸面让他做西席?
教黛玉,是求着林如海帮他复官,那甄家能帮他什么?
try{ggauto();} catch(ex){}
没钱了?也不大对,他可是翰林,同科同榜满天下,走到哪儿还能少了一份程仪?
这甄士隐原居姑苏,有没有可能是甄家的旁支呢?
按照这个假设分析,贾雨村找到甄家,是有求于甄家。求什么?甄士隐不见踪影,能把娇杏手续上的问题搞定的,就只有甄家族长。
这么看,贾雨村的轨迹就清晰了。罢官后去找甄家完善手续,手续没了问题,林如海到任不足一个月,他就登门求着林如海帮其翻案复职。
咱们再往后看,七十几回,甄家被抄,几个甄家女人送财货来荣国府,几乎不差几回,贾雨村被贬了,没给理由。
据此推测,贾雨村是不是为甄家说好话,惹恼了皇帝?
所以红楼一文真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不起眼的一句话,竟然与几十回之后呼应!
这几件看似不相关的事儿连在一起,才能看出曹公到底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