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昨日之日不可留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忠武天下!
狄道郡守李存心得闻靖王西来,出城十里相迎。靖王寒冷的旅途收获了一丝温情,高高兴兴礼送乐忠等人先行返回枹罕,入城下榻郡守府,吃上姚夫人精心准备好的家宴,心头和暖不少。
李存心礼敬靖王、公主,以酒赔罪道:“臣不知殿下与公主西来,未能远迎,还请恕罪。”不知者不罪,况且那里不是他李存心的地盘,实用不着迁怒于他,靖王同玉公主喝下酒水。李存心谢过靖王与玉公主大量,问靖王此行所为何来。
靖王说:“河州乡绅士族联名进京告状,说姜山到河州上任以来,任人唯亲拉帮结伙,勾结盗贼荼毒百姓,以职谋私贪污受贿,屈打成招草菅人命,好色成性逼良为娼,纵容手下明目张胆收受孝敬钱,总之贪腐官吏能做出的恶行姜山都做了。朝廷委任本王为钦使前来彻查。你这里紧邻河州府,可知上述哪些罪名属实?”
李存心回道:“回殿下,臣得闻姜山在河州整顿吏治后,忧心自己为官不慎会给殿下带来麻烦,遣人前往枹罕打探姜山的所作所为,打听到的跟他人状告的恰恰相反。”
靖王听到“恰恰相反”四个字,霎时难过不已。心想姜山若真的毫无劣迹,自己岂不白跑来了一趟?因不愿意相信姜山会是这种好官,便让李存心将所知道的说来。
李存心礼敬靖王、玉公主一个,说:“说他任人唯亲,不如说唯才是举;说他拉帮结伙,不如说才尽其用;说他勾结盗贼,不如说视贼如仇;说他荼毒百姓,不如说视民如伤;说他以职谋私,不如说克己奉公;说他贪污受贿,不如说私钱公用;说他屈打成招,不如说铁证如山;说他草菅人命,不如说人命关天;说他好色成性,不如说静以修身;说他逼良为娼,不如说劝恶从善;说他纵容手下乱收孝敬钱,不如说他规行矩步御下严谨。”
玉公主轻笑道:“听李大人这么说,他姜山为官处事白玉无瑕了?”李存心说:“那倒不至于。”玉公主道:“不至于?瑕疵何在?”
李存心道:“他为官处事,一来性子过急,二来力度过大,三来手段过狠,受害者越畏他惧他,越对他怀恨在心。一旦失势,先前好事做的越多,日后他人攻击他的理由也将越多,免不了要尝尽凄风寒雨。”
玉公主道:“这算不得瑕疵。想我七哥身为皇子,又是钦差,竟有宵小之徒胆敢路上对他不利,可见如今世风已江河日下,人怀非分之想,若不急于惩治,加大力度,手段过硬,又何以铲除暴虐之徒安抚柔弱百姓,以求国泰民安。”
李存心道:“可急于求成,以暴治暴,难以叫人心服口服,免不了怀恨在心,他日只要稍微失去约束,势必想着寻求报复,卷土重来未可知。”
玉公主道:“虽说以暴治暴绝非长治久安之策,但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却是先贤依势治理国家的良方,无可置疑。现今国家吏治腐败,一身是病,非得有人善用猛药治病不可。若姜山真如你刚才所说的那般,实乃国家之幸,更是百姓之福。”
李存心赔笑道:“公主说的是。微臣只是担心姜将军树敌太多,一旦失去陛下护佑,难得善终而已。”玉公主道:“只要他走的道路利国利民,必将有无数良善之人护他前行,又何须在意陛下一人对他的保护呢!”李存心道:“微臣胡思过多,实在羞愧的紧。”
靖王端杯跟李存心碰了一个,说:“扬大人已升任宰辅,陛下想他着手吏治整顿,苦于没有信得过的人充当先锋,打算举荐你为吏部侍郎前往京城助他一臂之力,不知你怎么想?”
李存心一怔,似是难以置信,似是伤心难过,不知怎么说而说道:“这...这...”
靖王见李存心一副表情五色杂陈,可笑又可气,不耐烦地说道:“愿意就是愿意,不愿意就是不愿意,有什么这这那那的。”
李存心道:“能得殿下顾念,微臣感激不尽。就是微臣这些年,地方为官毫无建树,唯恐朝中有人不服,会给殿下与扬大人带来麻烦。”
靖王道:“人家都拿刀来砍本王了,本王还有什么麻烦好怕的。你是愿意进京还是不愿意进京,说句痛快话就行。”
李存心道:“微臣自是愿意为朝廷尽忠,自是愿意为殿下分忧,自是愿意为扬大人解难。”转而涩涩一笑,“只是无功怕受禄,无德难受宠,微臣...”
玉公主心里暗笑道:“你要真是无功不受禄,那还强占着狄道郡守的位子干吗,赶紧辞官归家去啊!你要真怕无德不受宠,那还粘着杨怀宁与我七哥不放干吗,赶紧与他俩绝交去啊!切莫再口是心非了,赶紧努努力,做出点成绩来,好让愿意抬举你的人找得到抬举你的理由才是正理。”
try{ggauto();} catch(ex){}
靖王道:“现在朝廷急于整顿吏治,清除积弊,迎合大势清除地方积弊不就有功劳了。”李存心道:“不知殿下说的是真还是假?”靖王问:“什么真与假?”李存心道:“自是清除地方积弊这事了。”
靖王道:“你觉得本王现在还有必要迎合那些贪赃污吏恶豪劣绅吗?”李存心回道:“决没有必要。”其实早就没有必要了,只是心存幻想而已。靖王道:“既无必要,那还有什么真与假。”
李存心心想:“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声也悲。难道靖王经历了这生死一劫,脑子真就开窍了?”因把握不住靖王是一时冲动,还是真就执迷顿悟了,很是小心地说道:“因前任郡守与微臣都无所作为,狄道的情况不比河州好多少,微臣一时不知从何入手是好。”
靖王道:“有什么不知道从何入手的,就用姜山练兵的六字纲领,惩治贪官,打压豪强,体恤百姓。”这明明十二个字啊!李存心很是不解的看向靖王。靖王就知道李存心学杨怀宁为官,会把“忠君爱国敬民”六个字给学没了的,故意拿出来单独说。
李存心听后很是纳闷,心想人家姜山可是智勇双全,忠义血性,身边还有一群人围着转,且个个才堪治民、无畏生死、不计名利、吃苦耐劳,自己怎能跟他比呢!可靖王既已想发泄私愤,自己名义上是他的人,怎不能推诿搪塞,不知投桃报李吧?虽无信心一定能做好,但也鼓起勇气接应了下来。
靖王觉得总算没看错人,心头高兴,吃菜菜香,喝酒酒甜,将身旁的妹妹玉公主都感染的吃喝有味,笑容常在。
李存见着好受,斟满酒杯,敬两人一个,微笑道:“殿下,公主,姜山那人虽说一介武夫,动不动就能得罪人,却也聪慧灵巧,待人接物不失风度。两位殿下若不急着回京,可在这西北边疆多留几天,看看山河风景,尝尝特色美食。”
玉公主冒险西行,就是来观光的,只要此地人好,哪有不愿多逗留些日子的。笑道:“听闻你家养了一个好闺女,怎么不见其人啊!是出嫁了吗?”
李存心微笑道:“哪有的事。”说着起身引妻女前来相见。李小姐见过靖王、公主。
玉公主此行没带侍女,西来一路无伴,要不是靖王尽量跟她聊天,她都快要闷死了。见到李小姐,好有他乡遇故知之感,连忙拉李小姐陪坐一旁,长短言语喜用不尽,燕语莺声层出不穷。
靖王见玉公主有了玩伴,心头好像掉落了千斤大石般轻松愉悦,同李存心将酒水喝好下桌,去得书房对弈,与窗外的风雪一起打发美好时光。
李小姐引玉公主到闺房说话,姚夫人泡来茶水,摆上瓜子干果,生好炭盆离开。两个女子年纪相差不大,一个活波开朗,急需同伴,一个知书达理,善待客人,闲聊之间好如两个巴掌一拍即合,虽说不上知心好友,言语心思却可共用,说着说着笑着笑着,不经意间就有了共同的话题,都在苦寻如意郎君。
说笑言语不尽兴,整起书法来。玉公主提笔写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李小姐夸赞玉公主人美字秀,真是好看。玉公主不觉得李小姐比自己难看,便以芳容问芳名。
李小姐说她爹妈叫她心莲,不知玉公主怎么称呼。玉公主夸李小姐名儿起的真好,心地圣洁,美若莲花,说她父王帮她起名玉真,只有她母妃叫过她的全名,其他人不是叫她玉儿就是叫她公主,还有的叫她玉公主。
李心莲说玉公主人如其名,美若天仙,出落自然,犹如天然雕饰出来的美玉般温润暖心。
玉公主谢过李心莲的夸赞,可惜身处深宫无人识,处在皇家难自由,玉再好,也要被人发现才能成其美。
李心莲笑道:“这不走出来了吗。大雪覆地,远近一色,是好是坏,是美是丑,一览无余,只需用心留意就行。”
玉公主打趣道:“姐姐说的太在理了。碰见好的用心带走,碰见坏的抡起拳头。”李心莲嘻嘻一笑道:“就该这般,谁叫他美不美丑不丑,乱入美人眼球。”玉公主噗噗一笑,道:“该姐姐你写字了。”
李心莲依玉公主所请,提笔静思片刻,将女儿家的柔情落于纸上,二十八个字儿跃入纸中,文静如花,流动如水,娟秀清丽。
二月桃花始盛开,蜂飞蝶舞越墙来。试问使者是何意,主人有令把蜜采。
玉公主看过,忍不住掩嘴笑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明日之日多烦忧。”
李心莲瞬时面红耳赤,说着:“公主怎能取笑人来了。”搁下笔,羞答答坐到炭盆边烤起火来,似有不再搭理公主之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