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全知全能芯片架构?(4k)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闭幕会议上,李凡亲自上台做总结发言。
他用一如既往风趣的开场白拉近了气氛:“大家是不是觉得我又要‘讲道理’了?其实今天最后这段,不是讲道理,而是讲未来。”
随后,他示意技术团队播放了一段全息影像。
画面中,一个全球化能源传输网络的模型浮现在空中。
李凡的声音通过环绕音响传来:“这是星联正在研发的一项全新技术,基于我们内部称为‘全知全能芯片架构’的核心系统,能够实现超级能量的跨区域传输。”
这句话一出,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日韩的几位技术高管睁大了眼睛,甚至忍不住小声讨论起来。
而东南亚的代表则更直接,有人低声问旁边的助手:“这玩意儿真的能实现?”
李凡没有让他们多猜,继续说道:“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一技术,让能源传输效率提升300%以上,覆盖区域从单一国家,扩展到整个东亚和东南亚。”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个网络只对‘未来之链’的参与方开放。”
松田秀一这次终于坐不住了,他举起手,声音略显急切:“李总,这项技术目前是什么阶段?什么时候能够投入使用?”
李凡微微一笑,举起两根手指:“两年内,试点项目就能上线。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优先考虑日韩,作为试点国家之一。”
松田秀一的脸色缓和了下来,但一旁的毕德昌,也忍不住开口:“我们马来也希望成为试点区域,毕竟我们的需求更加迫切。”
李凡嘴角微扬,轻描淡写地回应:“试点区域的选择,将由‘区域创新理事会’共同决定,星联会提供技术支持。”
“但最终的资源分配,需要大家一起协商。”
这番话,既给了日韩和东南亚足够的面子,又巧妙地将星联摆在了“资源调配者”的核心位置。
与会者们顿时明白,这场局,星联不仅做了规则的制定者,还牢牢掌控了执行权。
会议结束后,代表们纷纷围住李凡表达合作意向。
毕德昌握着李凡的手,满脸真诚:“李总,我敢说,‘未来之链’的愿景。一定能成为现实。我们很期待与星联的深度合作。”
松田秀一也不再拘谨,笑着说道:“李总,你的技术确实让人佩服。我们会尽快提交加入‘未来之链’的具体计划。”
看着这些曾经还在试探观望的各国代表,李凡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星联迈向全球领导地位的关键一步,更是自己掌控未来棋局的关键一步。
走出会场时,曲云山低声说道:“李总,你这步棋下得漂亮,但接下来,我们可能会成为更多人的目标了。”
李凡轻笑一声:“那就让他们尽管来,反正棋盘是我们的。”
几天后,美国西海岸,硅谷某栋低调却戒备森严的大楼内,一场隐秘的高层会议正在进行。
会议室里坐满了各路大佬,个个看起来心事重重。
微软的技术总监托马斯正对着屏幕,投射出一段新加坡会议的剪辑录像。
画面中,李凡关于“全知全能芯片架构”的演讲显得气势十足。
尤其是那句“我们星联愿意做的是领航者,但绝不是独裁者”,瞬间点燃全场。
托马斯指了指暂停的画面,面带不屑:“看这小子,像不像电影里的反派?说得冠冕堂皇,其实就是变相垄断全球技术。”
苹果的首席研发官约翰摇了摇头,语气冷淡:“不管他像不像反派,现在的问题是——他比我们快了一步。”
“如果这个‘全知全能芯片架构’真的能实现,星联就不只是区域霸主和名头上的全球市值第一了。”
这话让整个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每个人都知道,科技领域的竞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市场争夺,而是攸关国家战略的“科技战争”。
而星联这次甩出的“全知全能”概念,显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话题,而是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所以,我们该怎么办?”一个声音从会议桌另一端传来,语气急促。
说话的是美国商务部的一名官员,穿着笔挺的西装,看起来像是刚从国会跑过来救场的。
托马斯耸了耸肩:“还能怎么办?当然是直接封杀他们,断供关键原材料,让他们的这个芯片计划胎死腹中。”
“封杀?好主意。”约翰冷笑一声。
“可问题是,人家星联已经搭了个‘未来之链’的局,东南亚和日韩的技术、资源都在往他们那边靠拢。”
“你封得了一时,封得了一世吗?”
两人针锋相对,声音越拔越高,引得其他参会者皱起眉头。
站在角落里的谷歌代表亚当,终于忍不住敲了敲桌子:“两位,吵架能解决问题吗?”
“问题的核心不是封杀,而是我们怎么赶上去,甚至超越他们。”
亚当的一句话,让会议室安静了下来。
随后,一名CIA技术分析员插话:“星联的行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涉及全球市场的控制权。”
“我们需要在技术上,形成对等竞争,同时在外交和政策上施压,让他们的全球扩张计划受阻。”
白宫的一名高级顾问,缓缓站起身,摆出总结姿态:“我们不能单纯依赖科技公司单打独斗,也不能只靠政府的单边行动。”
“既然星联的‘未来之链’是跨区域协作,我们也应该采取类似策略——集合硅谷的力量,启动一个针对性的计划。”
“什么计划?”托马斯抬起头,眉头紧锁。
“未来屏障。”顾问意味深长地说,“如果星联的目标,是让技术资源无缝连接。”
“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技术防御系统,确保全球市场不会被单一力量控制。”
会议室里沉默了几秒,随后议论声渐渐热烈起来。
亚当率先点头:“好,这个名字不错,听起来就像是对星联的宣战。”
try{ggauto();} catch(ex){}
“但谁来牵头?”苹果的约翰皱着眉,“这计划的规模听起来不小,各家都有自己的优先项目,资源分配就是个问题。”
“必须由硅谷联合成立专门的项目团队。”顾问说道,“另外,美国政府会提供资金支持,确保计划顺利推进。”
托马斯笑了笑,带着几分玩味的语气:“政府的钱,可不是白给的吧?”
顾问回以同样玩味的笑容:“当然,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需要你们的资源,也需要你们的市场执行力。”
在一片争论声中,未来屏障计划的框架逐渐成型。
顾问在会议结束前总结道:“各位,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技术竞赛,这是捍卫我们的全球霸权。”
“记住,我们不是在竞争,而是在守护。”
散会后,托马斯和约翰站在停车场,抽着烟聊了几句。
“你觉得这事能成吗?”托马斯问,语气里带着几分怀疑。
约翰吐了口烟圈,眼神冷峻:“不管成不成,我们都必须行动。”
“李凡那家伙,虽然狂妄,但根据过去几十年的经历来看,他的确是太有两把刷子了。”
“如果我们还抱着自家那点老本一直吃,迟早要被他踢下台。”
托马斯沉默了一会儿,笑着摇了摇头:“有意思,看来这次我们真得认真玩一局了。”
硅谷的暗流已经开始涌动,而这一切,远在深市的李凡,似乎早已料到。
他看着手中的全球芯片供应链报告,嘴角微扬:“硅谷想搞‘屏障’?希望他们能挡得住。”
硅谷,这个在过往的时候,被称为“科技圣地”的地方,最近有点不太平。
自从“未来屏障”计划被提出后,各大科技巨头纷纷被卷入其中。
本以为这会是一场充满合作精神的联合攻势,但现实却比预想中复杂得多。
苹果、谷歌、微软、英特尔......这些科技巨头在平时是竞争对手,如今却被迫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讨论“合作”。
然而,所谓的“合作”,不过是一场资源与利益的拉锯战。
“我们的AI团队,已经领先行业好几年,如果这次研发以AI为核心,我们能在短期内拉开差距。”谷歌的技术代表率先发声,语气里透着不加掩饰的自信。
“不好意思,”英特尔的代表冷笑一声,“光靠AI有个屁用,没有我们提供的高性能芯片架构,你们的AI跑得了吗?”
“听起来你们都觉得自己最重要,”微软的托马斯淡定开口,但接下来的话却像火上浇油。
“那谁来出钱呢?别看我,我们预算早就排满了。”
一场讨论不到十分钟,已经从技术规划,变成了互相甩锅大会。
场边观察的政府官员忍不住皱眉,小声嘀咕:“这帮人平时说话多么高大上,真到关键时刻还是各玩各的。”
这话不小心被身旁的谷歌代表听到,对方回头补了一句:“别急,我们吵归吵,行动起来比谁都快。”
与此同时,各大企业内部,也开始上演资源争夺战。
项目才刚启动,苹果的芯片研发部门,就和谷歌的AI团队,因为计算资源的分配问题杠上了。
“我们需要优先使用顶级算力,进行架构优化!”苹果的项目经理,在邮件里写得理直气壮。
“那我们就不需要了?”谷歌的团队直接回怼,“没有AI优化,你们的芯片不过是块烧钱的铁。”
双方争论了整整三天,直到微软的托马斯看不下去。
直接跳出来调停:“你们吵得再凶,最终结果,还是得看我们操作系统兼容不兼容。”
这话让两边顿时哑火,开始暗自较劲。
就在科技巨头内部,吵得不可开交时,政府方面也陷入了对星联的态度争论。
商务部一派的强硬派,主张直接通过制裁和出口限制,全面封锁星联的供应链。
他们提出了一项激进的计划——限制关键芯片原材料的出口,并针对星联的合作伙伴施加压力。
“如果让星联继续扩张,未来的全球市场,可能再也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一名强硬派官员振振有词。
“但问题是,”另一名较为温和的官员提出反对意见。
“如果我们全面封锁,东南亚和日韩的那些家伙,必然会进一步倒向星联,这只会让李凡他的‘未来之链’计划更快完成。”
“而且,虽然我不想打击大家的士气,就算我们封锁,就真的有用么?”
现场出现了一阵的沉默......
接下来,两派继续围绕各自的观点和利益,持续争论不休,最终白宫顾问下了结论:“同时推进两个方向。”
“一方面,在技术上全面超越星联;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施压,让他们的全球扩张变得困难。”
硅谷的这场忙乱,并没有逃过星联的眼睛。
总部的技术监测团队,依靠“未来之链”计划中的合作方提供的情报,迅速锁定了硅谷几家企业的战略调整。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用AI和芯片技术与我们竞争。”方东河指着屏幕上的分析报告,语气平静,却透着一丝不屑。
李凡坐在会议室的主位,目光沉稳,语气却轻松:“他们的这种举动,说明我们已经领先得越来越多了。否则他们不会急成这样。”
“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曲云山补充道。
“‘未来屏障’计划如果真的成型,他们很可能以此为基础,联合其他国家建立技术联盟,对我们形成压制。”
李凡点点头,随后笑了笑:“那就让他们快点成型,我倒是很期待这个‘屏障’到底能挡住什么。”
他的目光转向技术团队,“东河,接下来的重点,是让我们的研发再提速,不是为了追赶进度,而是为了继续拉开差距。”
会议结束前,李凡对全体与会人员说道:“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的‘屏障’变成他们的‘牢笼’。”
“别担心对手的反应,咱们只管往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