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 > 第382章 邓海洋的心虚

第382章 邓海洋的心虚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

而国内一些大型制衣厂,也早早引进了最新款的缝纫机。

比如国营制衣一二三厂,前几年,国外有一批淘汰的生产线,被江城三厂合力购买,于是机器三厂平分。

出货量大大提高。

而这一次,又有一批国外机器从生产线淘汰下来,准备销往国内。

而这个消息,早就在私下里传播开来,惹得不少制衣厂蠢蠢欲动。

谢诚是在人才市场听到这个消息的。

找工人的时候,对方听说是要搭建制衣厂,于是压低了声音,将这事儿告诉了谢诚。

谢诚也留了个心眼,找人多方打听,确认了这件事。

“这批机器,咱们尽量买到,哥,你找找渠道,我也留意一下。”

谢诚点头。

两人又巡视了一圈,给出了接下来的装修方案,而后离开了大观区。

…………

此刻。

国营制衣一厂二厂三厂。

赵利军和王秋风还有田高照三人正坐在椅子上,闷头抽烟,没有一个人说话。

气氛有些凝重。

而在办公桌上,还放着一张翻烂了的报纸。

最上面的新闻,就是张金海写的那篇报道。

当看见这个报道的时候,三人第一时间并没有往心里去。

赵利军在报社有熟悉的人脉,他托人问了一番,得知张金海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记者,没什么名气,没有写出过什么好文章来。

当下就没在意。

可是。

这两天的发酵,事情好像开始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了。

JX女包铺。

以一种强横的姿态,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而赵利军王秋风还有田高照三人注意到这件事的时候,周围已经陆陆续续听见有人提起JX女包铺了。

三人留了个心眼儿。

一大早起来,各自喊了人,去双星百货大楼看看情况。

算算点,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回来了。

果然。

十五分钟后,敲门声响起。

“进来。”

刘润达和赵成功还有齐鲁安三人推门进来。

屋内。

三人齐齐将烟摁灭了。

“问了没有?”

田高照看着齐鲁安,急得脸色发白,“和谢昭有没有关系?”

“到底是什么铺子?女包?里头东西啥样儿?和咱们出厂的女包比如何?”

“价格咋样?听说一个女包二三百?真的假的?”

……

三人急赤白脸问了一通。

刘润达等人脸色也十分难看。

“我们蹲了一上午,谢昭没看见,但是,但是我们看见了他哥谢诚。”

齐鲁安道:“他应该是去补货的,我们瞧见他带着好几个挑工进去,每个人都挑着不少东西。”

“而且,听说谢诚谢昭两兄弟,之前在湖东县就是靠着女包生意发家的……”

赵成功补充道。

三人脸色一下难看起来。

“销量很好,售价二百到三百左右,这一上午看下来,销售量有一百多只。”

刘润达顿了顿,看向赵利军三人,轻声道:“他或许,不打算做服装了呢?”

“毕竟江总帮了咱们,现在基本上区内都打了招呼,不肯批地,他厂子办不起来,或许退而求其次,改做女包了。”

“咱们三厂虽然做女包,但是不是主要业务,这样的话,也不算和咱们抢生意了。”

“或许,是个好消息!”

话说完,屋子里再次陷入沉默。

谢昭?

放弃女装?

听起来怎么这么不靠谱呢?

几人互相齐齐对视一眼,片刻后,王秋风长叹一口气。

“咱们三厂现在是绳子上的蚂蚱了,甭管咋样,这女包铺子,既然是谢昭的,咱们就不能干看着!”

他沉默了一下,道:“这样,我明天去湖东县那边看看,到底有没有别的法子能阻止他,这事儿,要真让他这么发展下去,可真就完了!”

妈的。

这小子。

手段简直是多得离谱!

他们还以为都把路给他堵死了,可他居然能找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写出这样一篇文章,让自己的女包市场一炮而红!

这样的人,留不得!

…………

江城广播电台。

谢昭是在邓海洋办公室里见到他的。

这位台长,年纪不大,四十岁出头,梳着大背头,白色衬衫,西装裤,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皮鞋。

谢昭跟着秦婉进来的时候,他在查看今天早上新出来的收听率排行。

秦婉的节目虽然下滑了一名,但是这一个礼拜以来,都在第二名第三名跳动,甚至其中有两次,在《同一首歌》播放的时间段,一跃至第一。

邓海洋再一次意识到,谢昭的不一样。

“邓台长,谢昭来了。”

秦婉站在一旁轻声提醒道。

邓海洋点头,合上手里的报表,“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秦婉有些紧张。

她下意识的侧头朝着谢昭看了一眼,却见后者神色淡淡,宛若压根没有意识到,他面对的人,是江城广播电台的台长。

秦婉咬了咬牙,退了出去,顺带关上了门。

“请坐。”

邓海洋站起身,笑着给谢昭泡茶。

他没有什么架子,甚至还贴心的将茶杯递到了谢昭的面前。

“谢谢邓台长。”

谢昭道了谢。

他接过来,放在一旁,笑着任由邓海洋打量自己。

片刻后,邓海洋情不自禁感慨:“真是年少英才啊,这么好听的歌曲,居然出自你这样一个青年才俊手里,咱们江城有福啊!”

谢昭笑道:“邓台长过奖了。”

邓海洋给自己泡了一杯茶。

他坐在谢昭对面,主动找话题开了口。

零零散散,不过都是一些关于广播电台的发展,以及他的难处。

实际上,邓海洋这个位置坐得并不是很稳。

四十一岁。

对于别人来说,已然算是中年,但是对于广播电台台长的位置,却十分年轻。

这个位置,自己费了不少心思才上来的。

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

因此,说白了,他心虚。

秦婉向自己提出来想要在她的节目时间段里播放《同一首歌》的时候,邓海洋第一时间就是拒绝。

自从自己接手电台以来,节目收听率一直上不去。

他不敢改动,也不能改动。

原本这位置来得就不光彩,贸然改动,谁知道是生是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