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22章 弘治十五年结束了

第22章 弘治十五年结束了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朱厚照做的菜,杨轩没有吃,朱厚照也只是吃了自己最后做出来的那一份。

为避免浪费,剩下的基本上都进了张永的肚子。

这可就苦了张永了,不仅不敢说不好吃,还得换着花样的夸赞。

因为学做菜浪费了不少时间,朱厚照回去的时候天已经暗了下来。

宫门落锁,大门走不了,朱厚照只能走小门回去。

他还是和之前一样,去御书房找自己父皇。

此刻的御书房灯火通明,朱祐樘还在忙国事。

“父皇,天都黑了,你怎么还在忙啊?”朱厚照来到朱祐樘身旁,问道。

“父皇现在多做一些,你将来才能轻松啊!”朱祐樘看到儿子,笑着回了一句。

“照儿,你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儿臣今天学了一样东西,耽搁了些时间。”朱厚照道。

“哦?照儿今天学了什么?”朱祐樘好奇问道。

“先不告诉您,等一下您就知道了。”朱厚照嘿嘿笑道。

“还跟父皇卖起关子了!”朱祐樘笑着说道。

“那父皇倒要看看,你学了什么。”

“父皇您等着看就是了。”

朱厚照笑着说完,转身跑出了御书房。

朱祐樘看着儿子风风火火的样子,笑着摇摇头,继续看起了手中的奏疏。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朱厚照端着一盘菜,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

“父皇,快尝尝!”他将自己做的番茄炒鸡蛋放在了自己父皇的面前,脸上写满了期待。

“照儿,这是你做的?”朱祐樘看着儿子的表情,哪儿还能猜不出来。

“嗯。”

“父皇你快尝尝怎么样?”朱厚照赶忙说道。

“好,父皇尝尝。”朱祐樘笑着回应。

然后拿起筷子浅尝了一口。

“不错。”朱祐樘笑着夸赞。

虽然说不上好吃,但毕竟是儿子亲手做的,不能打击。

“嘿嘿,这可是儿臣今天刚学的。”朱厚照骄傲道。

“父皇要是喜欢的话,那儿臣以后天天给您做。”

“哈哈,我儿有孝心了!”

“不过,照儿啊,做菜有御厨,不用你天天做。”朱祐樘哈哈一笑,转而说道。

“父皇,俗话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儿臣这是在学治国之道。”朱厚照道。

“这应该不是杨学士教你的话吧?”朱祐樘看着儿子,问道。

“当然不是,儿臣认识了一个朋友,是他告诉儿臣的。”朱厚照道。

“他知道你的身份吗?”朱祐樘问。

“不知道,儿臣也没有说过。”朱厚照回答。

“嗯,既然是照儿的朋友,那什么时候引荐给父皇看看?”

“若是有才能的话,父皇就给他一个官。”朱祐樘笑着说道。

“他当然有才,只是不喜欢当官!”

“儿臣正在想办法说服他。”朱厚照说道。

“这世上还有不喜欢做官之人?”朱祐樘有些诧异。

“嗯。”朱厚照点点头。

“照儿,你交朋友,父皇不反对,但还是要擦亮眼睛。”

“一般这种人,要么是沽名钓誉之徒,要么是真正的高人。”朱祐樘提醒了一下,害怕儿子被人骗了。

毕竟儿子还小。

“父皇您就放心吧,儿臣是不会看错人的。”朱厚照自信道。

他不这么说还好,一这么说,朱祐樘就不得不担忧起来。

只是当着儿子的面,他不好直说。

“嗯,既然照儿觉得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有空就让父皇见见。”朱祐樘笑着说道。

“嗯。”

“父皇,你快点吃,再不吃,菜就要了凉了,这可是儿臣专门给父皇您做的。”

“好好,父皇这就吃,吃的干干净净。”

在朱厚照的监督下,朱祐樘将一盘番茄炒鸡蛋吃的干干净净。

朱厚照看的很开心,心中涌起满满的成就感。

接着,朱厚照便开心的离开了御书房。

“萧公公。”

“你让人多注意一下,看看太子出宫,都接触了些什么人?”

“可别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接近太子。”朱祐樘看着萧敬,缓缓吩咐道。

“是,陛下!”

没两天时间,杨轩的名字便出现在了朱祐樘的御案上。

“杨轩,倒是和老祖同名同姓!”朱祐樘看着查到的信息,心中暗道。

他并没有将杨轩联想到老祖身上去。

毕竟老祖下葬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到了。

他只是觉得这只是一个巧合罢了,毕竟世上同名同姓的人多的是。

“萧公公,让人多多关注这个杨轩,打听打听他的品性如何!”

“是。”

……

接下来的日子,朱厚照隔三差五就往杨轩那里跑,在这过程中,他也跟杨轩学了不少东西。

经常在课堂上顶撞杨廷和,反驳他的观点。

气的杨廷和不止一次的向朱祐樘告状,说这书简直没法教了。

不过最终还是被朱祐樘给安抚了下来。

杨廷和是有本事的人,他还想让杨廷和以后好好辅佐儿子呢。

不过儿子的变化朱祐樘还是看在眼中的。

说起国事来,头头是道。

这也让他对这个和老祖同名同姓的人越来越感兴趣了。

到底是什么人能让儿子成长这么快。

只是他太忙了,一直没有时间。

很快,弘治十五年就这样结束了。

弘治十六年正月,朱厚照跟着自己父皇来到太庙祭祖。

太庙中不仅有历代先帝的画像,还有历代功臣的画像。

当目光扫过其中一幅功臣画像的时候,朱厚照明显有些诧异。

“照儿,怎么了?”朱祐樘察觉到儿子的异样,问道。

“父皇,那个人是谁,为什么没有名字?”朱厚照指着那幅画像问道。

朱祐樘顺着儿子所指的方向看过去,知道了儿子说的是谁。

“他啊,正是曾经的摄政王,杨轩。”

“你啊,得叫老祖!”现在太庙中就只有他们父子,所以朱祐樘也就不避讳的说道。

“我知道他,也知道他的功绩,可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呢?”朱厚照道。

“因为他晚年做了错事。”

“按理说,他是不能配享太庙的。”

“父皇也只能将他的画像挂在这里,而不能将他的名字也写上去。”

“就像汉朝的霍光,他的功绩没有人否认,但是名字却鲜有提及。”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