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三眼神探系列作品 > 第九章激起涟渏

第九章激起涟渏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三眼神探系列作品!

黄确的话音一落,无啻于一粒石子落在水面上,激起了层层涟渏。待水波散尽后,会议室里的侦查员仍感到疑虑未尽,将探寻的目光齐聚在他的身上。

终于在短暂的沉寂后,看到黄确还没发声,陈一波扭了扭酸痛的颈椎,说道:“既然你能说得出,知道五年前崔健被杀案真相的其中一个人是凌岩,你有什么根据,也别再掖着,跟大家说说吧。″

“好,″黄确轻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道,“当晚在案发现场,让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发现杜昂死亡的其中一个报案人,竟然是我读初中时的班主任凌岩。更让我意外的是,他在退休后,还成了一名作家。

我对怎么写小说很好奇,就问起他和杜昂写的是哪一方面题材的小说,他告诉我,杜昂擅长写的是悬疑侦破推理类小说,而他写的都是时下年轻人爱看的言情小说。

从凌岩那里我才知道,他和杜昂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杜昂在大学毕业后分配在***门,并在十年前曾经获得过文学界的小说创作新人奖。而他读的是师范大学,到了十五中当老师。得知杜昂获奖后,凌岩也想圆了从小学时就有过的作家梦。″

对于黄确冗长的介绍,陈一波听得有点不耐烦,看他仍有意往下说,忍不住从旁边用手肘轻碰了一下他,似乎是想提醒他这一部分尽量简洁省略一些。

黄确却不为所动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凌岩对我说过,杜昂是少数几位悬疑推理小说的畅销书作家之一。我想了解杜昂是怎么写我们刑警破案故事的,凌岩就向我推荐了这本《火之墙》。″

黄确随手拿起放在桌上的那本书,扬了扬说道:“我是听了崔晓颖对杜昂写这本书的疑问后,就看了这本书,从中发现了里面的内容写的是五年前崔健被杀案,并根据这本书怀疑到了杀崔健的凶手,也许就是欧阳倩。″

“可现在欧阳倩已经因为交通事故死了,你也只是根据那本书才怀疑到她有可能是凶手。真正杀崔健的人是不是她,你也不敢断定,对吧?″

“对,但问题又来了。我曾经向交警部门了解过,欧阳倩发生交通事故的当晚天下大雨,她是在外出买药的途中,在一条岔路口被大卡车撞倒后,当场身亡的。

这就让我感到事故很蹊跷,如果欧阳倩真的是杀害崔健的凶手,那她的死亡,就有可能是在大仇得报之后,了无生趣,有意撞向大卡车,而采取的自杀行为。

如果她没有杀崔健,那天晚上发生的交通亊故,就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她死亡背后的原因了。那么,在欧阳倩和崔健三十多年未联系的情况下,她又是在什么时候和崔健遇见,并能在崔健公司二十周年庆典上和他在包房里约会的?″

“呃,你说出的欧阳倩因交通死亡的问题确实值得怀疑。但也因为五年前发生的这件交通事故,使案情变得更加迷离和棘手。那么,你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解决的办法呢?″

“杜昂在这本《火之墙》的小说里写的是,这个女人是由于杀人后的负罪感,而变得精神错乱,经常做噩梦惊醒,患上了抑郁症。

事故发生的那天晚上十一点左右,从家里撑着雨伞出去买药时,由于视线不佳和病情复发,才与横穿岔路口的大卡车撞上。对于这一点,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黄队,你是怀疑欧阳倩的死亡另有原因?″老郭听到黄确这样说,接着问道,“或者是欧阳倩不可能在雨夜出去买药?″

“是的。如果真是欧阳倩杀了崔健,由于恐惧造成了情绪低落,甚至感到痛苦不堪,而患上了精神抑郁症,这是有可能的。但也许是因为杜昂对这种抑郁症不了解,在描写这个过程时造成了漏洞,这就使我感到不正常了。″

“哦?说说为什么?″

“试想一下,在风雨交加的雨夜十一点,患抑郁症的欧阳倩是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撑着雨伞越过车流来往的街道,到远处的药店去的。这一点,我也从交警部门那里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欧阳倩在事故发生前曾经服用过安眠类药物。

如果当时欧阳倩是自己服用的安眠药,还能在雨夜十一点撑着雨伞去附近的药店,那就说明她不是像杜昂书里写的一样,患上了抑郁症。她当时的头脑应该是清醒的,根本不可能和岔路口开来的大卡车撞上,而造成交通事故。″

“你说了那么多,是想说明欧阳倩的死亡不是自杀,而是谋杀?″陈一波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是的,我是有过这样的推测,也是我最想了解清楚的一点。不然,我们就无法将五年前发生的崔健和欧阳倩离奇死亡案串联在一起,从而找出杜昂是被什么人杀害的真相。″

“那你既然这样说,是不是已经在这三个人中有了目标呢?″

“陈队,说实话,我目前还不能说找到了确定目标。在这三个人中,似乎每个人都有着不在场证明。可从当天他们离开后的时间推算来看,最值得怀疑的人就是凌岩,也是我至今还没有搞清楚他去向的人。“

“凌岩不是当晚和叶小秋一起报案的其中一个吗?难道他四点钟左右从杜昂那里出来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崔晓颕和叶小秋走后,又返回去过杜昂那里?″底下有人低声问道。

“应该是的。我和古一明计算过,凌岩从杜昂家里出来后,如果开车直接回家,在路上最多需要二十多分钟,可他回到家里时,已经是快五点了。这三十几分钟他去了哪里?

还有,据他说在五点多时,朋友高楚平在他家里看小说稿件,他曾经接到过杜昂打来的电话,让他过去一趟。在五点半到八点之前这段时间里,是不是像他说的一样,一直到高楚平回去后,做饭洗澡,再也没有出去过?″

“除了这些以外,你还有什么地方对他是有怀疑的?″陈一波饶有兴趣地问道。

“案发当天晚上,我在杜昂的电脑里,发现他已经把《散乱的密码》小说的结尾部分在六点二十就发出去了。可凌岩告诉我的是,杜昂并没有写完这结尾,要赶工才能完成。″

“黄队,你发现电脑里的稿子在六点二十已经发出。那就表明杜昂是在死亡后,才由其他人帮他发出去的?″小胡头脑反应快,立马追问道。

“对。″黄确看着小胡,若有所思地说道,“在六点二十分时,杜昂已经死亡,他不可能再把稿件发出。除非这个人是凶手,如果不是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在杜昂死后,曾经有人到过他家里。″

“杜昂需要赶工才能发出的稿件,却在他死后的六点二十分发出了,你认为杜昂在崔晓颖走后,这一个钟头里,他有没有可以做得到呢?″黑脸大叔发问道。

“杜昂死亡的时间是五点半到六点半之间,崔晓颖从他那里回去是四点五十左右。就算杜昂和凌岩说的不是真话,结尾部分是他在崔晓颖走后的五十分钟就写好的,那他就会马上发出去,而不会等到六点二十才发出。″

“你怀疑是凶手把杜昂杀了以后,在清理现场时,看到打开的电脑里有这部分稿件,就帮他发出去的?″陈一波似有意识地问道。

“这种可能性极小。从案发现场杜昂在重伤后,仍能爬到门口前就可以看出,凶手用羊角锤在他头上砸了他一下,看他仍未死去,心里恐惧,应该就会慌忙逃跑了。根本来不及清理现场,更不会有心看他电脑的机会。″

“那你是怎么推测到,是另外一个人帮杜昂把稿发出去的?″

“我和古一明到出版社找到负责杜昂作品的编辑李斌,是他告诉我,这本《散乱的密码》的结尾部分确是在那天晚上六点二十分就收到了。

当我追问到这本小说是不是出于杜昂之手时,李斌也不能肯定地作出答复,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他也有过怀疑,是杜昂背后的影子作家替他写出的这本小说。″

“那就是说,这本小说有可能是凌岩写的。在崔晓颖走后,杜昂给凌岩打电话,就是想让他把结尾部分送过去?″

“应该是的。可能因为当时高楚平还在凌岩家里,他一时抽不开身,不能给杜昂送去,或者是结尾部分还没有写完,他才没有马上给杜昂送过去。″

“这样啊,那你刚才说过,凌岩回家前的那段时间,就是想等崔晓颖走后,他再把结尾那部分给杜昂?″

“我也是这样想的。″黄确咧嘴笑了笑。“前提是凌岩早就把结尾写好了。不然就只有在高楚平来了以后,他才有时间抽空写完。″

“既然李斌编辑收到稿件的时间是六点二十,并且是经由杜昂的电脑发出的,那就说明凌岩有可能在六点钟左右去过杜昂家里,是这样吧?″

“对,我在杜昂的电脑里,发现了他写的长篇连载小说《散乱的密码》,看到的并不是像凌岩所说的结尾部分并没有写完,而是已经整本书都已经完成。他对我说杜昂那天晚上可能要赶工的话就矛盾了。″

“你发现了那本小说连结尾都有了,也有可能是在案发前杜昂已经写好,准备将结尾部分发给出版社,是这样吗?″小胡又发问道。

黄确看着小胡,默默地点了点头,淡定地说道:“正是看到整本书已经完全发出,我才给出版社编辑李斌打了电话,他答复稿件已经在当天六点二十收到,我感觉这就解释不通了。″

“你认为还有什么问题解释不通呢?″

“我问过凌岩,以杜昂在电脑上的写作速度,从五点开始,到六点时能写出多少字?他告诉我,如果边写边改的话,最多只能写出五百多字。

问题就是,杜昂的死亡时间在五点半到六点半之间。如果杜昂在崔晓颖四点五十走后,就马上开始写作,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除非他只差一千左右字没写完,否则根本不可能将这本小说的结尾部分写完。″

“正因为是这样,你才怀疑是有人早就帮他写完了结尾,还在六点二十通过杜昂的电脑替他发送出去了?″陈一波仍然有点困惑地看着身旁的黄确。

“是这样的。″黄确微翘的嘴角露出笑容,“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和古一明又去找了凌岩,直截了当地向他提出了时间对不上这件事。″

“那他是怎么回答的?″

“凌岩的脸上看似有几分尴尬,只能推说不知道,并问我出版社有没有收到稿子。当我告诉他后,他的答复是,可能杜昂其实在李斌三点打电话给他时,在到来时就已经基本写好,只是因为崔晓颖的到来,就想检查过一遍后再发送。“

“依凌岩的意思,如果杜昂已经基本上写好结尾部分,想在四点五十崔晓颖走后,检查一遍后再发出去,也有这样的可能啊。″老郭边点头边说道。

“可这结尾部分的发出时间是六点二十分,那时的杜昂已经死亡,又是谁帮他把稿子发出的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那你的意思是怀疑凌岩在六点二十分时,他就在杜昂家里,并用杜昂的电脑帮他把稿发出去了?″

“是的。可问题是,凌岩曾经说过,高楚平离开时已经是六点半,那就是他故意撒谎,隐瞒了他去杜昂家里的时间。这就使我不得不怀疑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了。″

“所以,你才要把凌岩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去杜昂那里的时间搞清楚?″

“对。如果凌岩是在六点左右那段时间去的,即使他没有杀人,也有可能会看到凶手从杜昂家里出来,上楼后看到杜昂已经死亡的场面。″黄确肯定地说道。

“这似乎也有点说不通,如果杜昂不是凌岩杀的,难道他六点左右时去那里,就只是想把稿件发出去?″

“从我对凌岩这个人的了解来看,既然那本小说是他写的,他这样做也有可能。我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就算他没有看到凶手从那里出去,,也许从现场的鞋印,也可以猜得到是谁杀了他。不然,他不可能镇定地在清理现场后,把小说结尾部分给出版社发出去。″

“黄队,你既然这样说,是不是你已经掌握了凌岩这么做的证据呢?″

“在询问凌岩时,他曾问到杜昂死亡的情况,当古一明说到他是被钝器所杀时,凌岩脱口问了钝器是不是铁锤。为了掩饰这一失误,只好以小偷入室盗窃杀人来圆场。这就让我和古一明对他有了怀疑。

那把羊角锤是夏晓兰在案发后,搜索杜昂家里时,从储物间里找到的。八点半以后,凌岩和叶小秋两人就是在工作室里发现杜昂死亡的。可那时,室内地下并没有那把羊角锤,他又是怎么知道钝器就是铁锤呢?“

“还有呢?″陈一波见他有意在这节骨眼停顿下来,深知黄确说话的节奏,不会把话一下都说完,笑着追问道。

“从工作室的烟灰缸,我发现那里只有一个烟头。特意问过叶小秋,她说杜昂抽烟很厉害,每天两包多。在崔晓颖来之前,她曾经给杜昂倒过一次烟灰。

那就说明杜昂在和崔晓颖谈话时,出于对她的尊重并没有抽烟,可能是在崔晓颖走后才抽过一支烟。可第二天一早,我和古一明到达那里找叶小秋时,在大门的花坛前,却发现了地下有两个同烟灰缸里牌子一样的细支烟头。″

“啊?你是说杜昂曾经到过门口外面抽烟?″

“是啊,当时我也以为是那天晚上八点半时,凌岩在等待叶小秋来开门前抽的。可是在问到凌岩时,他告诉我,杜昂抽的是细支烟,而他那天晚上抽的是刚从烟店买的烟。这一点也得到了烟店老板娘的证实。″

“也就是说,杜昂在门口是在等人?″

“对。叶小秋走后,肯定会把大门关上。杜昂也许就是在等待凌岩那个时间给他打了电话,并在那里抽了两支烟,才重新回到工作室。″

“黄队,你说过从凌岩家到杜昂那里需要二十多分钟,况且电话里也知道他来不了。说不定杜昂等的人不是凌岩,而是其他人呢?小胡张口就来。

黄确表示赞同地笑了笑,“你这个想法是对的。不管杜昂当时是不是在等凌岩,也极有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个熟人来到了那里,杜昂陪他一起回到了工作室,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就发生了那宗杜昂被杀的案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