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祸害大明 > 第 816 章 当然,老夫说的都是汉朝的事!

第 816 章 当然,老夫说的都是汉朝的事!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祸害大明!

骂完了杨士奇,刘伯温问道:“论学问,翰林学士杨士奇自然不在老夫之下,可是你知道我为何会骂他迂腐吗?”

小胖子满脸犹豫,刘伯温是他的启蒙恩师。

在他六岁之时,尚未出阁读书,是眼前的刘伯温为他开蒙,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他诵读《三字经》与《千字文》。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边是自己的启蒙恩师,一边是自己的授业老师。

这让年幼的他心里左右为难,一时不知道该站哪一边呢?

正在小胖子万般犹豫之时,他的脑海里鬼使神差想起了父王在临行之前,拉着他的手,对他说的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此可见,圣人也是肉体凡胎,并不是无所不知的神。”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尚能有这样的觉悟,父王对你只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事多看、多听、少妄言,识物、识人、识大体。”

“八斤,你记住了吗?”

一想到父王对他的嘱咐,恍如隔日,犹在耳边。

小胖子徐徐起身,离开座位,对着刘伯温郑重一拜,行了一个师礼。

“学生不知,还请夫子教诲。”

听到这话,刘伯温那张严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世子言重了,老夫刚才之所以会说杨学士的言论说腐儒之言,盖因理学的核心要义在于三纲五常。”

“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老夫看来,不过是子不言父过,臣不彰君恶。”

“一言以蔽之,就是为尊者讳。”

“为尊者讳?”听到刘伯温的话,朱高炽的眼前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

他的心里有了一丝明悟,于是朱高炽问道:“恩师的意思是杨先生把巫蛊之乱的罪责归咎于江充等人,是为了避讳汉武帝这个君王?”

刘伯温轻轻点头,笑着说:“孺子可教也。”

朱高炽又问:“学生有一点不明白,杨先生早已言明巫蛊之祸,起因是汉武帝年老昏聩,恩师为何会说杨先生是在为尊者讳呢?”

听到这话,刘伯温发出一声冷笑,“呵呵,他的话表面上是在骂汉武帝年老昏聩,实则不过是掩人耳目,为汉武帝犯下的罪行开脱。”

看到朱高炽疑惑的表情,刘伯温解释道:“人吃五谷杂粮,孰能无病?自然衰老乃是人之常情,老夫猜你一定是这样想的,对吧?”

朱高炽轻轻点头,算是承认了刘伯温的说法。

刘伯温又说:“若是那寻常之人,世子这般想倒也无妨。可是汉武这样雄才伟略的君王,跟世间凡夫俗子根本不一样。”

“汉武在位之时,不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推恩,解决了分封之患。还多次派兵北击匈奴,为大汉扫清了边患。

还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南平百越,经略西南……”

“若论功绩,汉武帝不逊于统一天下的始皇帝,远胜于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汉武这样的帝王,称之为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说到这里,刘伯温故意停顿了一下,问道:“在巫蛊之乱发生时,汉武帝已经御极天下五十载有余,你觉得这样的君王会是一个昏聩之人吗?”

朱高炽轻轻摇头,想了好一阵,他才反问道:“恩师是说巫蛊之乱,汉武帝是故意的吗?”

刘伯温眼带笑意,微微颔首。

“没错,以老夫的个人之见,巫蛊之乱不过是汉武帝假借江充等人之手,有意为之。”

朱高炽又问:“虎毒尚且不食子,学生想不明白汉武帝又为何要假借他人之手,去除掉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刘伯温回答道:“这一切的原因要从汉武帝的早年经历说起,汉武帝刘彻原本不是东宫太子,而是王美人与馆陶大长公主联姻。”

“馆陶大长公主又是窦太后最宠信的女儿,可以说刘彻能取代刘荣成为太子,窦太后是那一槌定音之人。”

“汉武帝刘彻十六岁登基,重用儒生,推行建元新政。这让崇信黄老学说的太皇太后很不满。”

“于是窦氏逼迫年轻的汉武帝下旨罢免了丞相卫绾和御史大夫直不疑,将武帝重用的儒生赵绾和王臧悉数诛杀。”

“又任命外戚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是以武帝的建元新政被全部废除。”

刘伯温讲述的陈年往事,朱高炽早就听老师杨士奇提过,而且提过不止一次,他早就烂熟于心。

于是朱高炽问道:“学生有一点不明白,窦老太太是刘彻的祖母,又是经她同意才立下的太子。”

“一个祖母为什么会跟自己的孙儿过不去呢?”

刘伯温耐心解释道:“这就要说到汉朝的立国之本了,自汉文帝设《孝经》博士,录入官方典籍以来,以孝治天下就成了汉朝的国策。”

“再加上有吕后临朝称制的例子在前,汉朝太后居住的长乐宫在朝政上的话语权甚至不亚于皇帝。”

“出于孝道的原因,太后的地位甚至要在皇帝之上,尤其是太皇太后窦漪房是刘彻的祖母,他们中间隔着两代人。”

“这场儒道之争,实际上是长乐宫与未央宫的两宫之争,这祖孙二人争的是在国家大政上面的主导之权。”

“亲政失败之后,刘彻选择了韬光养晦,他以任命窦太后的侄子窦婴丞相为条件,换取他的舅舅田蚡担任太尉。”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刘彻把国家大事扔给了窦家人,终日躲在上林苑里面游猎。”

“刘彻名义上在终日游玩,不过问朝政,实则在秘密训练士卒,编成羽林卫等待着有朝一日,反戈一击。”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太皇太后窦氏驾崩之后,刘彻借着田蚡之手,以窦婴的好友灌夫对丞相田蚡出言不逊,借口将灌夫处死。”

“看到昔日的好友死在了政敌的手上,魏其侯窦婴一时气不过,就上书揭发田蚡与淮南王刘安暗中来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