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9 章 王安误入夸夸团,地道深处有玄机?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祸害大明!
王安只能弓着身子,回答:“万公公过奖了,过奖了。”
没想到万安却认真的说:“咱家可不是随口胡说的,你跟了秦王爷,跟了皇后娘娘,那你可就跟对了人。”
“你王公公的好日子还长着了。”
王安受宠若惊的说:“谢谢公公指点,属下受教了。”
万安说完,让开了,把机会留给了其他人。
“咱家刚才跟你开个玩笑,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赵用上前,拍着他的肩头,鼓励道:“跟着秦王爷好好干,争取早日让你爹娘搬到城里来,一家人都住上大宅子。”
王安回答道:“谢谢赵公公,卑职一定尽力,一定尽力。”
赵用说完,印绶监掌印太监赵成说道:“我听说你也是一个读书人,秦王爷当年是这样跟我说的,不要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缺而感到自卑,像咱们这样的读书人到了哪里都是金子,都能有发光发亮的那一天。”
听到这句离谱的话,王安哭笑不得的说:“卑职不过刚读了两年书,不敢跟赵公公这样有功名的读书人相比。”
赵成摇了摇头,认真的说:“古人云有志不在年高,你还年轻,总会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那天。”
看着刚刚五十出头,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赵成,拍着他的肩膀,说他还年轻。
王安苦笑道:“赵公公实在是太抬举我了。”
赵成连称“没有,没有……”等到赵成走后,剩下的十四位大太监轮流上前,对着王安一通乱夸,他们五花八门的表扬方式令王安感到哭笑不得。
有人夸他长得仪表堂堂,王安有自知之明,他最多算得上五官端正而已。
更可笑的是居然还是针工局的那位张公公,拉着王安的手跟他说针工局里的绣娘很多,要给他做媒介绍一桩婚事。
题外话:洪武年间,虽然确立选秀入宫的制度,但是宫女的数量,大概只有数百人。主要来源于罪官之后,还有一部分勋贵的女儿进宫担任女官,这一部分,主要是为了给皇子婚配。参加民间选秀入宫的女子数量极少,据说洪武五年,由马皇后把关的,第一次选秀就刷掉了各地来参选的几千人,最终只有品貌端正的十四名女子入选。
这十四名女子之中,大部分成了朱某人的嫔妃。
是以,在刚开国的洪武朝还没出现太监跟宫女结对食的情况。
王安有种做梦一样的不真实感,以前这些内廷里的大太监都不用正眼瞧他一眼,包括他的顶头上司万安。
估计这老家伙都忘了直殿监的衙门里面,还有自己这么一号人物。
这群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大太监们对着王安猛一顿夸奖,让王安都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想法。
王安心想:“我连秦王的面都还没有见着,他们就这样高看我一眼。”
“要是我能成了秦王面前的大红人,他们岂不是要一起来巴结了我吗?”
人一旦有了野心,就跟开始泄洪的大坝一样,根本关不上闸门。
正在王安胡思乱想的时候,那群太监冲着马承恩抱了下拳。
“既然已经跟王公公打过招呼了,以后大家就是自己人了。”
“我等还有要事,就先告辞了。”
等到这群大太监跟马承恩一一拜别后,马承恩走到墙角,搬开了一个空的酒坛子。
下面露出一块铁板,铁板上面挂着一个铜锁。
马承恩用钥匙打开了门,露出一条地道,狭窄的地道只容一人通过。
马承恩走了下去,冲着他招了下手。
王安心知进了这条地道,他这一辈子就彻底回不了头了,余生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跟着秦王一条道走到黑了。
王安犹豫道:“马公公,下面是你们的秘密据点,我一个外人跟你进去,这有点不,不太好吧……”
看到他还在犹豫,马承恩扭头,冲着他笑道:“其实王公公跟着我来的时候,你的心里不是已经有了决定吗?”
听到这话,王安面色一怔,回想起刚才发生的一切。
王安心想:“我王安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应该是为了那五十两金子……才来这里的吧?”
想到这里,王安连自己的想法都不确信了,或许是为了家人的安全着想,又或许是为了秦王的恩义之举而感动?
于是他义无反顾跟在马承恩的身后,走进了那条深不见底的地道里。
王安跟着马承恩,走过了一条一条错综复杂的隧道,最后来到了一间暗室。
马承恩熟练的打开了暗室里的三道锁,看着那三道锁没有任何锁孔,只有一串串密码,而且密码锁上面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王安不认识的阿拉伯数字。
最重要的是三中下,三道锁打开顺序还不一样。
王安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猜出来了一些门道。
只要有一道锁开错了顺序,这一道铁门就会从里面彻底锁死。
令王安想不明白的是秦王为何要花这样的大力气,在这宫里建造这么复杂的一间暗室?
随着铁门哐当一声的打开,王安心里的谜底终于揭晓了。
铁门的背后,是一道与墙面浑然一体的石门,上面还挂着一块牌匾。
上面是银钩铁画的四个大字,“三味书屋?”王安情不自禁的念出了声,他皱着眉头,心想:“这书屋中的三味,又该是哪三味?”
似乎是看穿了他脸上的表情,马承恩笑着解释道:“我刚来的时候,跟你一样的困惑。”
“原本以为这三味书屋,应该是指国医里的桂枝、芍药、甘草三味,取自博采众长而能融会贯通之意。”
“结果不幸的是这三样,我一个都没有猜着。”
“马公公,竟然全都猜错了?”
王安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马承恩这个人跟马皇后是同乡,他的身上虽然没有功名,好歹是赵成之前的印绶监掌印,掌管着古今同集库。
加上马承恩本人勤奋好学,在古今同集库里面沉浸了十多年。
就连赵成这个前朝的举人都有不懂的地方,要时不时来找他来请教。
王安曾经听干爹宋全德为马承恩感到可惜,私底下是这样说的。“如若不是身体残缺,以马公公的学问,一个进士出身是绰绰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