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1 章 终于见到了,那人的庐山真面目!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祸害大明!
一想到打开这道门的后果,如同带上全家老小和族人一起曲阜黄泉路。
一向胆小怕事的王安顿时打起了退堂鼓,他说道:“马公公……我,我,我现在,还能反悔吗?”
马承恩呵呵一笑,“王公公,你现在才反悔,是不是有点太晚呢?”
马承恩指着地道的出口,威胁道:“只要出了这个门,咱家保证你跟你家人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而且你家后山的那一块坟地,已经被山西的锦衣卫做了标记。”
“王公公,像你这样的孝子贤孙应该不想自己的先人们死后还落得个不安生,让他们饱受日晒雨淋之苦吧。”
听到这话,王安欲哭无泪,心想:“不光要杀人全家还要刨人祖坟,你们到底是锦衣卫还是赤眉军啊?”
跟那位爷一比,洪武爷那个杀人魔王都成了慈眉善目的厚道人。
因为得罪了皇上,最多不过是让你的九族遭殃,要是得罪那位爷,搞不好自己的祖宗都得从地底下挖出来鞭尸。
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王安最终决定还是把皇上得罪个死,谁叫洪武皇帝跟那位爷一比,终究还是老实本分的那一个呢?
于是王安哭丧着脸上前,身材矮小的他踮着脚,十分吃力地转动着密码锁上面的每一个字。
好消息是密码锁发出了咔嚓一声,只要转动把手就能打开门了。
坏消息是马承恩没有骗他,密码是真的,比真金还真。
一想到这,王安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泪水,这一下,反贼的帽子算是焊在他的脑门上了,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不然,他要如何向万岁爷解释,我王安不是故意要拿着您的母亲,淳皇后来开涮的呢?
看着他犹犹豫豫的样子,马承恩上前,用两只手上下拨动着轮盘式把手。
随着铁链上下拉动的声音响起,这道沉重的铁门发出了吱呀一声。
铁门终于打开了,里面是一道雕花的木门,檀木做成的房门上面还雕刻着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象征着天子冕服的十二章纹。
看到门板上面的图案雕刻的十分精美,而且上面排列组合的每一个图案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
王安实在想不通那位爷究竟无聊到了什么程度?才会有闲情逸致在一块木头上面作画呢?
随着房门敲响,里面传来一阵沙哑又饱经风霜的嗓音。
“请,进。”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那声音说的沉稳又有力。
对方的声音,让王安有些耳熟,听起来年纪很大的样子。
王安在脑海里面苦苦思索了大半天,也没想出里面的人身份究竟是谁?
马承恩推开了门,一回头看见他还傻傻的站在原地。
于是马承恩催促道:“别杵在那儿发呆,赶紧跟上来。”
听到这话,王安回过神来,默默跟在他的身后。
马承恩刚一进门,回头就看到王安局促不安的表情,他笑着安抚道:“王公公,别紧张,既然来都来了,就当成自己家一样随意就行了。”
“自己家?”王安举目四望,好奇的打量着四周。
跟外边儿的地道狭窄不同,里面的石室别有洞天。
不仅十分的宽敞辽阔,而且里面的装潢只能用两个字——极尽奢华来形容。
石屋有两丈多高,穹顶上还挂着一幅用蜀锦针绣的巨大星图。
这幅星图不仅有一丈多长,七尺多宽,上面绣着的北斗七星,第七星的位置还镶嵌着一颗鸽子蛋一样大的鸡血石。
地面是一整块剜空的汉白玉,云母纹路间还嵌着零落的棋局,黑子乃西域的黑曜石,白子竟是和田玉做成的。
西墙整面墙嵌着一个巨大无比的紫檀木做成多宝阁,格间错落着天青色的汝窑玉壶春瓶,作为乾清宫的头号保洁员,王安自然认得御案上也摆放着一个玉瓶,跟眼前这个一模一样。
只是眼前这个玉瓶体积比乾清宫那个,足足大了一倍有余。
像眼前这个玉瓶一样的古董和珍玩,在多宝阁的格子里数不胜数,摆放的满满当当。
东壁上挂着一幅《韩熙载夜宴图》,北面立着十二扇黄花梨嵌螺钿屏风,屏风的正面雕着昭君出塞图,北面却刻着一幅月光斜印下的匈奴帷帐。
十二扇屏风上面的画各不相同,把王安的眼睛都看花了。
他一扭头正好看见了一张黄花梨木的书案,宽大的书案四面,两边雕刻着海水江崖,海水上面雕刻着五彩祥云。
祥云中间刻着两条行龙,有双龙戏珠之意。
案边有一个书架,书架是小叶紫檀做的,散发着浓郁的香味。
上面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书籍,都是一本本线装的孤本。
最让王安吃惊的是书架的两边的石壁上,左边的石壁上挂着的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右边那面石壁挂着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那幅画足足有五米多长,画的长度接近两丈。
上面画着的市井人物有一千六百多个,看的王安目不暇接。
当他一转头,目光正好撞见了摆在书案前的一张太师椅,确切的说太师椅上面躺着一个人。
那人穿着一身青色长衫,瘦骨嶙峋的身材让袖袍显得特别宽大。
胸前挂着五绺长须,修长的胡须一直垂至锁骨,灰白里掺着几缕焦黄,像是常年埋于案头,被那终年不息的桐油灯熏染过了一样。
右眉骨有道寸许长的旧疤,将眉毛劈成了两截,上截剑锋斜挑入鬓,下截却颓然垂落,恰似他的大半生仕途一样,先是高耸入云,然后急转直下。
最摄人的说他的那双眼睛,眼窝凹陷犹如幽潭,瞳仁黑的发亮,当他眯着眼睛看人的眼光,就好像是主审官在审问堂下的犯人一样,一样的高高在上。
一见到王安,那人冷峻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
可是他的语气却冷冷冰冰的,“你一个天子家奴见到本相,为何不跪?”
眼前之人,王安自然认得。
十六年前,他还是奉天殿前,一名负责洒扫广场的小火者。
每天一大早醒来,天都还没有亮的时候,正是眼前这人走在最前面,第一个带领着大明朝的文武百官去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