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深山林场:重返83打猎发家 > 第154章 首富

第154章 首富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深山林场:重返83打猎发家!

至于鱼塘里放什么鱼苗,李良生决定完全听从张二强的建议。

毕竟张二强在养鱼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自己对这门技术并不熟悉。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合作伙伴,李良生深知专业的事情应当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他选择信任张二强,将鱼塘的具体事务托付给他。

同时也会给张二强提出自己的发展建议。

但不会过多干涉张二强的决定。

这是他们合作的基础,也是李良生对未来成功的信心来源。

在这段时间里,李良生忙得不可开交。

既要照看鱼塘,又要兼顾养猪场的运营。

他每天骑着摩托车穿梭于鱼塘和猪舍之间。

两个地方都有各自需要他操心的事情。

不过,虽然辛苦,但他却感到特别充实。

特别是当他注意到猪的生长速度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成就感。

他的猪群长得非常快,甚至超出了预料。

初入秋时购买的幼猪,如今已经长得膘肥体壮。

李良生观察了一下猪舍的情况,猪群的食欲旺盛,似乎每一顿都能将料槽舔得干干净净。

他一边给猪群添加饲料,一边满意地点着头,心里暗自计算着出栏的日子。

李良生最近也开始密切关注市场上的猪肉价格。

他每天都会浏览当天的报纸,特别是关于农产品市场的动态。

他发现,猪肉的价格正在稳步上升。

报纸和广播里也总是在讨论,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春节的临近。

市场上的肉类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猪肉。

猪肉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李良生心里明白,这一波价格上涨并不是短暂的波动。

而是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的必然趋势。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养殖户,李良生非常清楚。

每年春节前夕,猪肉的价格都会迎来一波大幅度的增长。

这是市场的规律,物以稀为贵。

而今年,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

人们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这就意味着,他养的猪不仅价格会上涨,而且销售也不会成问题。

有鉴于此,李良生已经与当地的几个主要肉类批发商进行了多次洽谈。

这些批发商对李良生养的猪非常感兴趣,纷纷提前与他签订了供货合同。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即逝,李良生的猪舍再次迎来了出栏的日子。

这次的猪群比上次更加肥壮,每一头猪都长势喜人,毛发油光发亮,显示出它们良好的生长状态。

这一天,天空湛蓝,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一大早,肉联加工厂的王老板就派来了三辆大卡车停在猪舍外,等待着装猪。

王老板亲自领队,他对李良生养的猪非常满意。

尤其是这些猪精肉多、肥肉少,这样的肉质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能够卖出好价钱。

王老板一见到李良生,就笑容满面地说道:“李老板,真是辛苦了!这些猪长得真是太好了,质量绝对一流!”

李良生笑了笑,谦虚地说道:“王老板抬举了,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回过头,指挥着工人们开始装猪。

工人们熟练地将猪赶上车,虽然猪群有些躁动。

但在工人们熟练的技巧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周围的邻居们也早早地闻讯赶来围观。

他们站在猪舍外,看着一头头肥壮的猪被赶上车,脸上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有人忍不住赞叹道:“李老板真是好本事啊!这些猪养得这么好,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另一个人附和道:“是啊,这次出栏的数量这么多,质量又好,李老板肯定要挣得盆满钵满了!”

李良生听着周围的议论,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这次的出栏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上也比上次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预计,这次的纯利润应该比上次还要高。

很快,三辆卡车装满了猪。

王老板满意地拍了拍李良生的肩膀,说道:“我这就把猪送到厂里,价钱咱们按之前说好的来,回头我马上给你结款!”

李良生点点头,说道:“好,王老板,您慢走,下次咱们再合作!”

送走了王老板和卡车,李良生转身回到了屋里,心中充满了喜悦。

他知道,这次的出栏将会为他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他迅速计算了一下,这次的总收入达到了整整五万块钱。

扣除掉银行贷款、饲料成本以及其他各项费用,剩下的纯利润足足有两万块钱。

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商店的收入,他的净资产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个年代,万元户是一个极其罕见的称号。

只有那些依靠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赚到钱的人才能获此殊荣。

李良生心中清楚,他已经成为了村里的“万元户”。

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必然会在小镇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

李良生成为万元户的消息如同一阵风,迅速传遍了整个小镇。

在这个没有通讯工具的时代,人们靠的是口口相传,消息传播的速度却丝毫不慢。

很快,附近的村民们便纷纷议论起来:“听说了吗?李良生这次卖猪挣了好几万块钱,简直是村里的首富了!”

“是啊,他的商店也挣了不少钱,真是厉害!”

“他那个鱼塘也快搞好了,听说要养鱼呢,看来他这是要大干一场啊!”

在这个时代,万元户的地位是极其显赫的。

个体经济刚刚起步,农村人的思想尚未完全开放。

大多数人仍然选择传统的生活方式,要么种地,要么外出打工。

对于那些选择打工的人来说,一个月能够挣到两三百块钱已经算不错了。

然而要攒到一万块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别人看来,能够成为万元户,已经是人生的巅峰。

然而,李良生却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自己的事业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的目标不仅仅是眼前的成就。

经过这次卖猪的成功,李良生的口袋里已经有了厚厚的几万块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