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药浴入门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最牛重生,人生回档在牙牙学语!
王传文等一众工人家庭的人,就品不出啥来了。
唯有于长春说出点东西来:“我大学时候有同学家里就是茶农,喝过不少好茶,这种野山茶一点也不比那些名茶逊色,一口下去,背后感觉微微发汗,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充满惊喜的体验!”
桓真笑道:“我师傅的茶别人可轻易品尝不到,就是我跟颐真,也是缠了老爷子好几天,才讨来斤数,没想到师傅这么大方,一句话就送出去了这好些!我看着都眼红。”
王美芬赶紧表态:“我跟运喜的就算了,多好的茶也品不出味来,给我们是糟践了!”
玄清摇头笑道:“我还有不少存货呢,这一次都带了过来,除了给吕仙祠留下一些,也给二兴单独留了一点,等改天把它邮寄给燕京的董老爷子吧,他跟我徒儿也算是有缘人!他应该是懂茶的,觉出茶的珍贵之处,也等于帮着二兴回报了一下人家的恩情!”
王美芬还要拒绝,王传文抢先说了:“这事我亲自去办,董家不是一般家庭,以后二兴指望着人家的地方多着呢,我们又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就厚着脸皮承道长这份情了!”
玄清微笑着嘱咐他:“王老爷子,记得后面附言,喝着好喝以后还会有,只是数量有限,留着自己喝吧,尽可能的别送人。”
二兴此时转脸望向老妈:“妈,我干妈不是六一节可能过来吗?”
王美芬这才想起这一茬:“对对对,他干妈不到一个月就会来春城,不用邮寄了,让她带回去吧!”
杨运喜低声给玄清解释:“他干妈听说了二兴要学武,不怎么放心,刚好六一节附近有一次到基层演出的机会,她说要过来探望一下他!”
“那我就晚一些出门吧,到时候请她来这里看看,人家是真心把二兴视作亲生的了,我能理解!”
玄清的这番话,一点也不像隐士高人,对世俗里的人情世故显然也很精道。
最难得的是,他似乎很懂得为二兴考虑,也晓得如何抚慰他家里人的担忧跟不理解。
二兴把这些都看在了眼里,喜在了心里。
因为即使是他,也经历过前一世的险恶,多少心里边是没底的。
但随着逐渐跟自己师父的了解越多,他又在暗中鄙视这种矛盾心理的产生。
正是怀着这样复杂的情绪,二兴一个人随着师父在山上待了三天。
这三天里的每一天都是痛苦的,因为每一次药浴全身都会感觉撕裂般的疼痛。
小小年纪的他都忍了下来,他早就想明白了,想成为强者就要忍普通人不能忍之事。
足有五十度以上、普通人进去立马会被烫熟的黑色药水里,若不是玄清时刻守在木桶边,用内气帮他疏导体内的静脉贯通,怕是他再强的意志力也坚持不下来。
而且还要配合着一门叫做《练气养精诀》的内家功法,运行丹田的气,沿着全身经脉不断循环往复。
往往那一刻内气涌动,赤/裸的皮肤从白变红,过程同样是撕心裂肺般的痛苦。
尤其是第一桶药水的沉浸过程,二兴的无意识呲牙咧嘴,伴随着浑身颤抖,汗珠成瀑布似的从脸上滚落,双眼、神智都模糊到几乎晕厥。
但玄清一点也不比他轻松,一边攥着他的手帮其导气纾解痛感,一边还要念诵着功法口诀,引导他通过源源不断的热流和体外的药汁交换,破血行气,活血化瘀。
轰!轰!轰!
直到三天后的第六桶药水变得浑浊不堪,毫无温度,任督二脉彻底贯通,练气入门成功!
接下来玄清吩咐二兴,不要急着提升体内修为,而是只需要每天坚持功法运转,慢慢蕴养体内的内气化劲,等到十三四岁左右化劲完成,才能继续更深入的学习正宗的武道传承。
根据他的解释,二兴才知道,三天的药浴已经让他同步完成了炼血化气、炼精化气、内气贯通三门练气基础阶段的圆满。
这就是师父手里所掌握的早已失传了的那一部分武道传承,不然若依现在仅存的更粗浅内功修炼之法,再有十年连最初级阶段的体内内气生成都很难。
更不用说之后任督二脉的贯通了,现有功法可能辛苦修行一生,也不见得两脉贯通,唯有贯通之后,内气才有能转化为内劲的可能。
所以玄清早就搞明白了,别说真正的传承者,即便是体内二脉贯通后的内劲强者,现如今的华国都不见其踪。
这也是玄清几天前为什么会说,他有可能是唯一的古武传承人的原因。
因为他在几十年间几乎踏遍了东三省的角角落落,没得到半点古武同道的信息。
虽然东三省仅是华国的一角,他的结论未免有以一概全的嫌疑。
但他内心坚定自己的判断,接下来的十几年,他就会逐步踏遍由北向南的道家故址,尽可能多地见识到各地民间的武者,以求验证自己的论点。
不过既然答应了等二兴的干妈一段时间,玄清就决定暂时推延起程的时间。
与此同时,二兴才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护送他回去的是桓真主持的三弟子吕奉翊。
之所以选择他,一是因为他为俗家弟子,不需要顶髻着袍;
二来,他的身份有些特殊,是为军队委托代培的,万一发生了什么事,他拥有世俗的解决能力;
三是,他的家庭环境乃世代中医传承,他是懂得一部分中医医术的。
至于具体身份来由,这些都属于某种秘密,别说他还得称呼二兴一句小师叔,就是他本人家里的长辈们,也无权知根知底。
毕竟当时内地的社会错综复杂,一言难尽,还没有真正让宗教有个健康发展的信仰环境。
所以哪怕吕奉翊的来处正大光明,起码目前为止还不能做到堂而皇之,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帮国家培养人才储备,这一点二兴倒是还能够理解的。
可是懂装不懂是他年龄上的优势,能为他免去很多的繁琐细碎,因而他既不打听也不好奇,只需要表现出四五岁孩子没心没肺的适龄状态就好。
也就是从他下山的这一天起,二兴的日常计划,才算是有了初步得以实施的开始。
六岁半之前,他的日常就是早晨的武术练习,白天读书写字,当然正常孩子的玩耍更不能耽误,他不会因为重活一世,让自己没有了童年的美好记忆。
晚上的时间,则被他分成了两部分,一三五去俱乐部乐器练习,二四六则专攻于足球基础训练,星期天学习安排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