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李承乾的荒唐事,李世民天塌了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看到这里,李世民又是满头问号。
他在即位之初,便立年仅八岁的李承乾为太子,更是对其寄予厚望。
不仅命大儒陆德明、孔颖达等人为东宫师保,更是亲自挑选《贞观政要》中的治国篇章悉心教导。
他还时常将李承乾带在身边处理政务。
毕竟李承乾是嫡长子,是他认定的“贞观之治“的继承人。
如果李承乾能顺利继承他的治国理念,不管太子之位被不被废,那都必定是位贤明的储君。
可为何后人说,承乾当皇帝对大唐是个灾难?!
......
【评价一个人,不能光看其能力,更要看其底线和分寸。】
【李承乾做事是没有什么分寸感的。】
【有句老话,君子看迹不看心。】
【单说李承乾和那善歌舞的男宠一事,咱就不细说了,那可谓是相当之离谱。】
......
男宠?!
相当离谱?!
李世民的顿时满头问号,紧接着是内心疯狂叫嚣。
乐童属贱籍。
贱籍的男宠?!
这确实离谱啊!
李承乾和贱籍之人做了什么啊?!
......
永乐年间。
朱瞻基思考了一会之后,缓缓说道:
“其实李承乾宠爱乐童称心这事,细细想来也是个悲剧。”
朱棣对朱瞻基这个说法饶有兴致,于是问道:
“哦?”
“此话怎讲?“
“李承乾与乐童同寝同食,甚至为之立冢祭奠。”
“这般行径,难道还不算荒唐?“
朱瞻基不疾不徐地解释:
“李承乾为何会宠爱乐童称心?”
“只因太宗对他要求太过严苛,指派孔颖达等大儒整日整夜监督,连写字笔划有误都要立即谏诤。”
“那称心不过是太常寺一个乐童,却是李承乾唯一能完全掌控的“所有物“。”
朱瞻基轻叹一声:
“乐童身为贱籍,既不敢违逆太子,最终也难逃沦为政治牺牲品的命运。”
“称心被李世民处死后,李承乾执意为其举行胡式葬礼。”
“表面看是荒唐的“突厥化”行为,实为对父亲偏爱李泰的抗议。”
说到此处,朱瞻基意味深长地看了朱棣一眼:
“世人总借此说太子失德,却无人敢说李世民在立储问题上的责任。”
“比如,纵容李泰组建“文学馆”,与东宫对抗。”
朱棣听罢,隐约觉得孙儿所言确有道理。
可细细一品,又觉这话里话外,似乎是在内涵他。
......
【这位太子行事不仅荒诞不经,更透着一股狠厉之气。】
【李承乾从小跟自己的叔叔李元昌的关系贼好。】
【为啥关系好呢?】
【因为臭味相投。】
【这叔侄俩经常带着一群人,分成左右两军,李承乾和李元昌各领其一。】
【这两队人用毛毡当甲胄,竹子当兵器,布好战之后互相对打。】
【这就是二位爷的日常娱乐项目。】
......
李世民有些欣慰。
李承乾的日常爱好是模拟两军对垒吗?
身为太子,自然是要文武兼备才行。
这般习武演兵,倒也是桩好事。
不过,李元昌此人,他持有谨慎态度。
毕竟李元昌生母孙嫔,与隐太子李建成生母郑观音交好。
所以,他对李元昌虽然看似宠爱,实则暗中防范。
不过,李元昌若是能陪着李承乾对垒。
那他也是乐见其成。
......
【但是这个对打,必须是认真玩命的那种。】
【不认真玩命的人,会被吊在树上活活打死。】
【李承乾甚至对叔叔李元昌说,假使我当了天子,就要在苑中设置万人营,和你分别统领,观看他们互相厮杀。】
【有胆敢进谏者直接杀掉,弄死几百人,看谁还敢觐谏!】
......
李世民脸上的欣慰瞬间消失不见,脸也随之垮掉。
接着,他心中又生出无数问号。
打死不玩命之人?
观看万人厮杀?
打死觐谏之人?
李承乾为何要做如此残暴之事?!
......
【除了残暴,李承乾还做过很多荒唐的事儿。】
【他命人制成了铜炉和大鼎,专用来煮从民间偷来的牛马。】
【还必须要亲自当厨师,吃的时候还贼有仪式感。】
【他会让自己和手下穿上突厥的服饰,说突厥语。】
【还会挑选长得像突厥人的五个随从,组成一个部落。】
【自己也梳起突厥长辫,甚至会穿上羊皮衣服去放羊。】
【为了进一步增强仪式感,他还做了一面五狼头旗,自己则是坐在正中间抽出佩刀切肉吃。】
【他甚至还公开对下人表示过,一旦他得了天下,他将率领几万骑兵到金城西面去围猎。】
【然后散开头发,变成突厥人,委身于思摩可汗。】
【如果自己能在突厥人手下当个大将,也是不错的。】
......
李世民瞬间如遭雷击。
他打突厥。
他儿子演突厥?!
解发为辫,着羊裘,设穹庐?!
片刻之后,李世民便是勃然大怒。
他指节捏得发白,一巴掌拍在龙椅之上。
“荒唐!”
“胡风夷俗,岂可效之?!”
更何况,东突厥的仇,他到现在都还没报!
他如今对东突厥,可谓是恨得牙痒痒。
而李承乾呢,作为他亲手选定的储君,大唐未来的继承人,直接就在东宫扮演上了突厥!
这不是在时刻提醒他所遭受过的耻辱吗?
这不是挑战他的权威吗?!
......
【以上这些言论,是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
【有人问,李承乾的这些混账话,史官是如何得知的?】
【大家别忘了,李承乾谋反后,党羽是被一网打尽的。】
【李家人为了抵罪,全都撂了。】
【李承乾的两个老师,左庶子于志宁和右庶子孔颖达,曾多次劝谏太子服饰逾制。】
【甚至孔颖达还曾因反对突厥仪卫,被罚俸禄。】
【唐太宗听说这事后,就嘉奖了这二位老师,并且提拔于志宁为詹士。】
【结果李承乾却因为这两位老师告密而记恨,事后居然还派人去暗杀自己的老师。】
【这就是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