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
木匠师父给邹国英打了一个多月的嫁妆还没有完全收尾,春节即将到来,木匠师父回老家过新年去,他要过完正月满灯才能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正月二十,木匠师父又回来继续做活计了。
邹建民也已经长大了一岁,他现在 15岁了,个子长高了很多,声音也变得低沉而成熟。今年是他读初二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决定他能否升上初三的关键时期。如果考不上,他就得像村里其他孩子一样回家种地。
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们都非常重视学生们的成绩,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可能考不上三年级的孩子们。
由于芳村中学、长川中学和下午中学的三年级要合并到长川中学,并且班级数量从五个减少到两个,所以竞争非常激烈。许多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通过考试而被迫回家务农。
在学习方面,邹建民依然对英语课程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他经常被女老师批评,但女老师并没有放弃他,而是经常把他叫进办公室,单独给他辅导功课。
这一天是星期六,学校放假了,邹建民背着书包高兴地回到家中。
一进家门,就看到木匠师傅正在给自家装修房子。他心里暗自嘀咕:“咦?怎么回事呢?”
原来,因为这个木匠师傅的手艺非常出色,而且为人实在,所以邹水金就请木匠师傅帮忙把家里装修一下。双方谈好了工钱,但要到年底分红的时候才支付给他。
邹建民一到家,恰好看到木匠师傅刚刚打好了大板梯,并准备安装它。
此时,邹水金和其他家人已经上生产队干活去了,家里只剩下一些妇女和小孩,没有强壮的男人可以帮忙。而这块大板梯非常巨大,至少有千斤之重。
木匠师父只好叫他的徒弟帮忙,使用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将大板梯顶起来。
然而,就在木匠师父背着板梯向前移动、往上抬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意外!木匠徒弟杨美富手中的撬棍不慎滑落,导致整个大板梯的重量全部压在了木匠师父的肩膀上。
邹建民见状,急忙上前帮助木匠徒弟扶起撬棍,以减轻木匠师父的负担。
只见木匠师傅深吸一口气,大喝一声:“起!”那沉重无比的板梯竟被他一人撑起,缓缓地向前上方移动。这一幕让一旁的邹建民都看呆了,心中不禁感叹:“真是神勇啊!”他对这位木匠师傅的本事深感钦佩。
邹建民连忙上前,帮助木工徒弟从后面将板梯翘起。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终于成功地将板梯架在了预定位置。接着,木匠师傅回头,与徒弟一同将板梯撬到前方,推进去。
木匠师傅的面色涨得通红,显然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他额头上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但仍然咬牙坚持。最终,大板楼梯稳稳地固定在了那里,可以让人安全地爬上楼去。
邹建民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成为第一个尝试爬楼梯的人。他发现新安装的楼梯不仅平稳,而且比旧屋的楼梯更好走,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然而就在这时,木匠师傅突然破口大骂起来:“达你妈操扯来格达!”原来,由于小徒弟杨美富的疏忽,差点酿成大祸,险些将木匠师傅压伤。木匠师傅愤怒地斥责着他,眼中满是怒火。
“虎得老子有两哈子…搓点佬眠吐丢了(好的老子有两下子,差点老命都没了)”接着又骂:“操你妈呸都不古兴…(操你妈逼都不高兴)…”
“锅不是故意该(我不是故意的歪)“小徒弟委屈地解释着。
木匠师父的火气老大老大,心中憋着一口气,看着小徒弟恨不得直接上去掐死他。
也许是因为邹建民在这里,他不敢太放肆,所以只是嘴上骂骂咧咧,没有动手打小徒弟。要是晚上喝那么多酒,以他的脾气,肯定会狠狠收拾小徒弟一顿的。
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邹建民的家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原本那简陋的屋子如今焕然一新,不再是空荡荡的一片,而是被隔成了几个房间。每个房间都装上了门,让人感到格外舒适和温馨。整个屋子总共有四个房间,虽然没有新的衣柜家具,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已经足够了。
木匠师父心灵手巧,不仅帮邹建民家房间的隔间和楼板做好,还额外制作了一张独特的两节床。这张床设计巧妙,可以拆卸,与常见的大板床大不相同。
虽然家中贫困,但邹建民一家对生活充满期待,所以并未给床涂上油漆。
就大厅中的八仙桌、两张椅子以及四条长板凳都被精心涂上了油漆,展现出独特的光泽。
但这些油漆来自于邹国英油嫁妆多出来的,油漆师傅慷慨地将多余的油漆送给了他们,并在夜晚加班加点完成了油漆工作,令人感激不尽。
木匠师父在邹水金家辛勤劳作了近两个月,尽管他技艺精湛,但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邹水金担心无法支付木工师傅的工资。
因此,楼上的楼板只铺设了一半多一点,木匠师傅便离开了,前往其他人家干活去了。
尽管如此,木匠师傅仍然选择住在邹水金的旧房子里,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
在新房子里,在邹水金安排下。邹建民住在右侧前面的第一个房间,而里面的房间则留给邹风英和邹伟英居住。
邹伟民住在左边前面的房间,这个房间原来是邹建民住的那间。
而里面的房间则是邹水金夫妇带着小儿子邹华明一起居住,此时的华明已经两岁了,付晒花的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小弟弟。
原本老房子中的大房间让邹森田夫妇搬了进去,而他们原先的房间则变成了客房,这也是木匠师父暂时居住的地方。
邹建民房间的泥土墙似乎穿上了一件白白的衣裳,土墙变得白白的。明亮的窗户也用新的熟料皮钉遮盖好了,白天时里面显得格外亮堂。当然,所有的窗户都使用塑料皮代替了玻璃,这样的房子在西山地区算得上是最好的,也是最时髦的。
因此,汪土法和邹家法他们也很喜欢到他的房间玩耍。
邹国英结婚的日子越来越近,大家都开始倒数着天数。邹水根一家正在积极地筹备大女儿的婚礼事宜。
宽敞明亮的大厅里,那些漂亮的嫁妆摆放得整整齐齐,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让人眼前一亮。
嫁妆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上乘,令人赞叹不已。其中,那台脚踏缝纫机更是格外引人注目,它可是当今最紧俏商品,只有凭借票据才能购买到。尤其是邹国英手上戴着的那块上海牌女表,也同样彰显出她的品味和身份。
没过多久,家里开始有客人陆续前来拜访。他们带来了各种礼物和祝福,使得整个氛围变得热闹非凡。
终于迎来了迎娶的前一天,虹桥送彩礼的队伍早早地来到了家中。
他们挑着担子,里面装满了丰厚的彩礼和新鲜的猪肉。这些彩礼比其他人家的都要多出许多,让众人纷纷感叹:“老南瓜真是好福气啊!你看看她家的婆家人送来这么多彩礼……”
“是啊,西山嫁出去的姑娘中,就属老南瓜的婆家给的彩礼最多……”
大家议论纷纷,对邹国英的幸福生活充满了羡慕之情。
有人说道:“听说老南瓜的婆家在村子里算是最富有的一家,她嫁过去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另一个人附和道:“我也听说过,他们家在村里确实很有钱,而且他们家待人接物都非常客气,老南瓜去了一定会被好好对待的。”
“可不是嘛,老南瓜这一嫁可真是掉进福窝里了!”
“哎,真希望自己也能像老南瓜一样找到一个好婆家。”
大家一边说着,一边用羡慕的目光看着那些丰盛的彩礼。
邹国英听到大家的议论,心里也感到十分开心。
另一个人附和道:“我也听说了,她老公非常勤劳,每次来西山都会主动帮忙干活做事。他不仅会帮助自己的父母,还会照顾到女方的伯父、叔叔们。这样的好男人真是难得一见。”
人们纷纷夸赞老南瓜找了个好归宿,同时也祝愿她未来的生活能够幸福美满。
妇女们碰见就七嘴八舌的议论,像一群欢快的鸟儿叽叽喳喳。
亲朋好友基本上都到了,皇岸大姑夫大姑妈彩花,河塘姑夫显贵姑妈彩云,河塘大姨大姨夫一家三个,棺山口姑夫方家炎姑妈翠红一家五个,际头山娘舅外公外婆三个,际头山姑夫正元姑妈月红一家五个,桐声的小姑夫姜论标小姑妈小红一家三个,际头山的舅公麦粒,表舅炳元,道沃源老屋两个娘舅。
这些亲朋好友的到来,让整个婚礼现场充满了喜庆和热闹的氛围。他们都是老南瓜的亲戚朋友,见证着她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大家相互问候,分享喜悦,共同祝福这对新人。
姜论标从部队回来后被分配到区政府上班,这次结婚他也赶回来了。
晚上,大家围坐在爷爷奶奶的大堂上,听着姜论标讲述上海大前门香烟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浪漫和传奇色彩,情节引人入胜,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大家眼前。
据说,在上海大前门香烟厂里有个女职工长得特别漂亮,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般迷人。她的美貌吸引了许多人的追求,但她自己却不知如何选择夫婿。于是,有人给她出了个主意:将写好的纸条放入香烟中,如果谁有幸抽到这包烟并前往上海找到她,她就会嫁给他。
最终,这包烟被一个来自乡下的穷小子买到了。尽管历经波折,他还是成功地找到了这位女职工,并与她结为连理。
姜论标所讲述的这个故事属于新派风格,充满了浪漫和传奇元素,博得了全家人的一致好评。
第二天清晨,所有的妇女们早早起床,开始忙碌地洗菜、做饭、帮忙准备婚礼事宜。男人们则负责搬桌子,而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帮忙背凳子,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筹备这场盛大的婚礼。。
还有去每家借碗碟,付正元和方家炎帮忙削吃饭的筷子。姜论标则负责写对联并张贴对联。
“嘭啪…”“嘭啪…”随着一声声清脆响亮的鞭炮声响起,迎亲的队伍终于到来了。这支队伍沿着山路缓缓前行,吹吹打打的声音一直传到了西山。他们一共有七八个人,由汪小丽的丈夫张孝保带领着。张孝保住在郭德生家的隔壁,和邹连坤来自同一个生产队。汪小丽和邹国英是堂姐妹关系,这样一来,邹连坤和他就可以被称为“大小乔”了。
“嘭啪…嘭啪…”鞭炮声此起彼伏,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吹喇叭、敲锣鼓的人都使出浑身解数,营造出一片欢乐喜庆的氛围。这场婚礼可谓是西山上最热闹非凡的一场婚礼。
酒席大约摆了 18桌,但这还不包括厨师们的桌子,如果算上的话,应该有 19桌左右。
邹水金的新房和老房子里,以及邹水根自己家里,甚至门口都摆满了酒席。
“嘭啪…”此时已经到了中午十二点整,终于开始上菜了。客人们纷纷入席,每张桌子都坐得满满当当。
在邹水根家的正桌上,坐着道沃源的两个舅舅,他们坐在主位上,等待着婚礼的正式开始。
而新娘邹国英,则独自待在自己的房间里,默默地抹着眼泪。她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但同时也夹杂着离别的悲伤。
她即将离开父母、姐妹,前往一个陌生的家庭开始全新的生活。想到这里,她不禁感到一阵酸楚,泪水也不受控制地滚落下来。
按照客家地区的传统习俗,女方出嫁时需要哭泣表达对娘家的不舍之情。
邹国英回想起自己即将远离父母,远嫁到他乡,心中涌起一股无尽的酸楚。她情不自禁地低声啜泣起来,眼中泛红,泪水顺着脸颊流淌而下。她的心情时而欢喜,时而忧伤,这种复杂的情绪正是女性在出嫁前所经历的过渡阶段。
当大家尽情享受美食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嘭啪”声!原来是张孝保点燃了一枚催亲炮,表示男方正在催促女方赶紧出门。
听到催亲炮声后,邹国英匆匆忙忙地吃了几口饭菜,却毫无食欲。她的心思完全放在即将到来的离别上,无法平静下来。泪水不断涌出,仿佛永远也流不完似的。
“啊…我的魅啊…”邹国英开始哭嫁了,跪在爸妈面前,那哭声犹如断了弦的二胡,又似那被秋霜打过的残荷,让人心疼。
邹水根也“凄楚…凄楚”地哭着,哽咽着吩咐女儿:“我的老南瓜啊……乖……不哭……好好的……”他边说边掏出一个红包,塞进了女儿手中。
方素月抱着女儿,泪水如决堤般涌出,她哭道:“啊,我的老南瓜啊……你去婆家一定要听婆婆的话呀……要孝敬公公婆婆滴呀……”说着,她也递给女儿一个红包。
这时,邹森田和付金香也走进了孙女的房间。邹国英见状,立刻跪地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再次跪地,双手撑地,额头贴手背。
邹森田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大孙女,看到她这样,心里别提多难受了,眼眶瞬间湿润,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他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安慰道:“艾屋了(不哭了……)……多多心酸啊……国英乖啊……”说完,他将一个红包放在了孙女的手上。
付金香则温柔地抚摸着大孙女的秀发,声音带着哭腔,轻轻地叫了一声:“国英……”
邹国英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奶奶,哽咽着回答:“多多假啊(爷爷奶奶啊)……”
付金香强忍着泪水,嘱咐道:“艾屋了(不哭了),虎虎滴住撇银锅部酿(好好的做别人的媳妇)……虎虎听噗锅伐(好好的听婆家话……)”说着,她递出了一个红包。
就在这时,舅舅、外公和外婆纷纷走进了房间里。
邹国英再次下跪,带着哭腔喊道:“啊,外婆……”
老外婆用道沃源话安慰着邹国英,声音充满慈爱与心疼:“吖滴艾孙女啊(我的外孙女啊)……你贝嫂咬了啊(你不要哭了啊)……”说完,老外婆拿出了一个红包递给了她。
告读者,耐心的往下看,越后面越精彩…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下集更为精彩…每天都有更新,谢谢!真实故事作者:天外小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