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撑伞!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隐世村长,满朝文武为我打工!
“这个叫猴车!”旁边的墨家监工说道。
高圣元捋了捋胡须,人坐在吊座上,倒真像是攀爬的猿猴,名字也很形象,“那把煤炭运输上来的叫什么?”
“这个叫运输机!”
“那为什么还要往煤炭中浇水?”
“降温,刚挖出来的煤炭容易着火。”
“还有那个烧水的大家伙是什么?”
“蒸汽机。”
“做什么的?”
“老伯,你啰嗦了!”
墨家监工烦了,他就没看过这么啰嗦的老头。
高圣元有些委屈,不懂才要问,他问身边的侍卫,“我很啰嗦吗?”
侍卫先生点头,然后拼命摇头。
高圣元哼了一声,“我告诉你们,这些东西,可了不得,有大作用!”
他眼光何等毒辣,不论是候车,还是运输机,亦或者是那个烧水的铁炉子,他都闻所未闻。
而挖煤本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眼下却变得犹如吃饭饮水一样简单。
将大大降低挖掘成本。
他的好好研究一下。
而另一件,一号流民村,杜丰年亦是灰头土脸。
秦牧让他负责厂区督造,然后,就陪着一群工人,在这里就地造窑。
挖土,拓土,烧窑。
大量的煤炭被运送过来。
填充进去,然后封窑。
等到下午开窑,监工抻着脖子大喊:“开窑咯!”
一帮光着膀子的汉子打开了窑门,滚烫的热气扑面而来。
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六七千块砖!
看到这一幕,杜丰年惊呆了。
而这样的小炉,两天时间造了七八个,出炉就是几万块砖。
也幸好,这里是皇庄,其他地方再旱,皇庄也会提前截水,蓄水,所以,不缺水用。
而等到热气散去,便有人入内搬砖,将一块块坚实大块的红砖搬运出来。
“全都送到村民聚集地去,马上让建设部开工建设,再把拓好的土坯放进来,准备开第二炉!”监工手里拿着喇叭,大声喊道:“坚持就是胜利,兄弟们,雄起!”
“雄起!”
“雄起!”
“雄起!”
做工的流民都高举拳头,说不出的有干劲!
他们知道,朝廷,没有放弃他们!
陛下,也没有放弃他们!
一车车砖被拉走,络绎不绝。
那临时开垦出来的小道上,尘土飞扬,每个人汗流浃背,都像是从泥里捞出来一样,却无一个人喊累!
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
这一刻,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杜丰年被震撼了。
他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秦牧敢说一个月内修建三万套居所,也明白,为什么陛下如此信任他,秦达愿意站出来替他背锅。
因为,这小子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甚至,他也不由自主的高举拳头,跟着众人一起喊道:“雄起!”
而流民村内。
朱渐离腰都要跑断了。
一天时间,他跑了三四个流民村,从图纸确定到开工,他亲力亲为。
秦牧让他负责下水设施和公厕,他还以为是看重自己的能力,现在他知道是什么了,在心里把秦牧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个遍。
忍不住询问监工为何要花费如此大力气修建地下工程,监工的解释让他沉默了。
因为,一个好的地下排水设施,可以保持地面的干燥,可以让地面上的人住的更加舒服。
碰上大雨天,也不会积水被淹。
也不容易滋蛇虫鼠蚁。
一开始,他以为这些人浪费时间,在瞎搞。
可现在,他明白,秦牧是真的希望这些流民住的好,住的踏实,能长长久久的居住在这里。
而不是像施舍一样,给他们建造一套勉强住人的房屋。
他脑海中闪过两个字:尊重!
像尊重勋贵一样,尊重这些流民。
他又想起了秦家村那句口号:以人为本!
什么叫以人为本,这就是了!
流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在自发的帮忙。
因为他们亦是能感受到尊重,而不是施舍!
朱渐离感动了,或许,这就是秦家村,为什么能在五年间脱胎换骨的原因。
他看到了临时搭建的棚子,那边躺着很多生病的人。
有很多身着白色大褂的男女在哪里给病人问诊吃药。
他们丝毫不嫌弃这些流民有多脏,有多臭,只是一遍遍细心温柔的询问。
他们同样来自秦家村。
这并不属于秦家村支援的一环。
他们是响应秦牧的号召,自愿过来。
他问为什么。
领头的中年男人叫秦瘸子,他左腿是瘸子,生下来就这样,他也是当年秦家村唯一会抓药的土郎中,他是这么回答的,“村长说,我们秦家村曾经淋过雨。所以,现在我们想为这些灾民撑伞。”
朱渐离想过无数种可能,甚至阴暗的想,会不会收取高昂的治疗费。
但在听到这一句话后,彻底破防了。
秦牧的形象,蓦地在他心里拔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
有多高?
大概三四层楼那么高吧。
在他心里,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屈指可数。
从一开始的不爽甚至是厌恶,到现在的心服口服。
他自问自己算是君子,却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难怪陛下如此在意他,这是真正的济世大才!”朱渐离心中暗想,“可惜,已经成了陛下的内定女婿,要不然,我家闺女倒是挺合适的......”
他有一女,唤作采薇,年方二八,相貌可人,连陛下都想做媒将其许给皇子。
不过,他这个闺女,却是眼高于顶,谁都瞧不上。
以她那性子,若是嫁入皇家,日子肯定难过,所以就委婉拒绝了。
秦牧倒是合适,身世清白,长得一表人才,虽然傲了点,但.....有能力人都傲。
“不过,这秦牧,以后可以多接触一下,但陛下,似乎没有让他入仕的想法,或许是想打磨一下他的秉性。”
朱渐离暗暗揣测一番,随即将流民村内的所见所闻,都写了下来,让人递进宫内。
李玄明今天没有出宫捉虫,京师不稳,他必须坐镇紫薇城。
但京兆各地的情况他都一清二楚。
城内百姓得知抓虫有赏,也去了不少人。
一天时间,二十二县抓捕的蝗虫总数,超过了四十万斤(大型蝗灾数量甚至能达到四千亿只)。
而且内卫上报,蝗虫数量并没有明显的下降。
他人都麻了。
他看着秦达递上来的条子,决定冒险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