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汉武帝追求长生的秘密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这道长能处,算命就送女朋友!!
“因为它们是真人转化而成的。”方阳语出惊人,虽然两人早有预料,但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不是你们想的那样,邪术仪式,或者刑罚什么的,这是汉代少府研究的一种特殊防腐技术,叫做金石同寿术。”
“金石同寿术?”俩人异口同声的惊呼。
方阳点了点头指向祭台壁画:“画中描绘的正是实验过程。”
“汉代方士发现,用特定配方的矿物溶液浸泡人体,可以在保留组织形态的同时,让人体逐渐矿化。”
“看这矿化程度,他们使用的配方应该包含四种核心材料,第一是朱砂,用来杀菌防腐。”
“第二是曾青,产生蓝色溶液促进金属离子渗透。第三是金箔,利用金的稳定性延缓组织分解。”
“最关键的是第四种,从巴蜀地区运来的特殊泉水,含有大量趋磁细菌。”
“这些石像的痛苦表情,是因为矿化过程中肌肉收缩导致的,眼球能保存下来,是因为使用了特殊的树脂处理技术。”
“实验前会用麻布包裹受试者,只露出面部和双手,用来观察变化。”
“汉书中记载,七日成石,就是指麻布包裹的周期。”
“那为什么要做这么残忍的实验?”工头不解的问道。
方阳轻轻一笑:“秦始皇知道吧...但凡权力达到顶峰的帝王,都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汉武帝也不例外。”
“2000年前,汉武帝在泰山封禅后,对长生之术的追求达到癫狂。”
“为了长生,一开始的时候是把希望寄托在蓬莱仙岛的,可是后来没了希望,他甚至为了长生,把公主嫁给了方士。”
“再后来又成立了一个少府研究部门,研究肉身不朽之术。”
“而这些石像,也就是研究对象,都是自愿的死囚,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永生。”
“那刚才他们动了又是怎么回事?我亲眼看见他们动的,那绝对不是幻觉!”摄影师疑惑的问道。
方阳笑着点点头:“没错,我也看见了,确实动了。”
“那是温度变化导致的。”
“我们进来后,体温和呼吸让室内温度升高,这些矿化组织产生了微小的热胀冷缩。”
“再加上金线的传导作用,看起来就像在动一样。”
随后指着祭坛上的凹槽:“这些也不是什么血槽,而是用来收集渗出液的装置。”
“汉代医者已经懂得观察体液变化来判断实验进展。”
“少府考工室试图将这种技术用于制造刀枪不入的士兵。”
“你们看这上面有着记录,元狩二年,少府考工室奏:以曾青涂刃,入肉不腐。上令试以死囚,七日肤若金石。”
结尾最后面还有一句:“公孙卿谏曰:化人为石,非...遂止”
方阳笑着解释道:“表面上是因为人伦的问题最终停止了实验,而实际上,是因为细菌感染!!”
“现在科学已经证明了有一种细菌可以让人体发生矿化,而这种细菌正是前面所说的趋磁细菌,能在体内合成磁铁矿纳米颗粒。”
“汉代方士虽然不懂微生物学,但他们发现这种地脉精泉水能让铁器表面产生特殊光泽,就用人体进行尝试。”
“这些方士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也不小心感染了细菌,导致大量人死亡,最终不得不停止了这个实验。”
听完方阳的解释,工头和摄影师感觉像是上了一堂历史科普课。
直播间的网友也听的惊呆了。
——【当年上学的时候,要是能这么上历史课,我保证此次历史都能及格。】
——【太有代入感了,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当年汉武帝为了求长生的画面,强烈建议方道长到大学讲一堂历史课,我保证班级位置全部坐满,没有一个人打瞌睡。】
——【你在逗我,全满?怕不是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你信不信但凡方道长愿意去大学讲课,整个学校都能被人围的水泄不通。】
——【真的无法想象,2000年就有这样的技术,能把一个活人硬生生的给变成玉石,这不比木乃伊还要高级的多?那玩意就跟腌咸菜一样,挖空内脏,抹盐巴,再用布包裹,哪有这个高级啊!】
...
努力消化完方阳的讲解后,工头好奇的问道:“那照道长这么说的话,这里应该是他们当年研究的一个基地,那算不算文物?”
方阳笑着点了点头:“这些石像...每一个都是无价之宝。”
“而且所有文物,最值钱的不是看它精美程度或者大小,而是看有没有文献。”
“这个祭台上面完整的记录了2000年前汉武帝为求长生的完整记录,可以完美的填补历史空白,对历史研究有着巨大的贡献。”
“更何况这个山洞有着一整套的流程,绝对算得上顶级国宝文物了。”
嘶~~
两人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不知不觉中,他们对这里的恐怖画面没那么害怕了,反而是充满了好奇,四处打量起来。
不过在知道这些东西都是顶级文物后,走路都小心翼翼的,生怕磕着碰着。
要是不小心弄坏了什么,那真的是罪过了。
可就在几人在里面逛着逛着,竟然在角落处发现一个不起眼的陶瓮。
在灯光的照射下,陶瓮通体漆黑,表面布满细密的裂纹,瓮口用某种暗红色的胶泥密封着。
“这是什么东西?”摄影师好奇的问道。
方阳快步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检查这个陶瓮。
从表面看,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从造型上来分析,却不像是古代的东西,更像是近代的产物。
这让他心里不由一沉。
难不成这里不是从古代封存到现在的?
而是有人曾经进来过?
为了弄清楚陶瓮是干嘛的,方阳用手轻轻的敲了敲,发出一种奇特的金属回响。
工头好奇地凑过来:“这玩意儿看起来比那些石像还古老...”
方阳摇摇头神色凝重:“不,恰恰相反。你们看这个封口材料...这中红色胶泥是现代环氧树脂和朱砂的混合物,年代绝不会超过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