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岁寒时(四)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校园侦探司慧珺!
回忆进行到这里,端坐在对面、维持着一脸秉公办事的严肃神情的男人,突然出声打断了我的讲述:
“请问司同学,我可否通过你的描述,得出这样一个推论——即在你和同学们来回搬书的过程中,单独行动且无人监视的方博凯,具备杀害其导师霍宏杰的可能性。”
辅导员办公室里,此刻向我发出追问之人,正是我的“老熟人”:N市刑警队的高钺警官。坦诚地说,我一点儿也不想再见到他,可我偏偏又不幸地卷入了另一起新鲜发生的杀人案件中,不得不以相关人员的身份接受警方的质询。案情正如高钺方才所言,霍宏杰死了。
今天是2025年一月二十一日,正是我们造访霍家的第二天。上午十点,当警察们找到我和曹熙颖,并告知了霍宏杰的死讯时,我们都在彼此的脸上看到了难以言表的极致震惊。
“警方难道是在怀疑方学长吗?”我的言语无异于明知故问,因为这一事实简直昭然若揭。
“同学,现在是我在询问你。”正在奋笔疾书的高钺无奈的抬起了头,“不过我的确可以承认这一点,你的学长方博凯正是本案截止目前最大的嫌疑人。”
“是出于那人尽皆知的犯罪动机?”
“没错,方博凯对死者积怨已久,这可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完全没道理啊。”我为学长开脱道,“就算他怀恨在心,也不至于在我们四人的眼皮子底下杀人吧?何况在我们离开别墅时,霍宏杰还活着,如果学长去而复返,你们警方一定可以查到行踪的。”
“你是如何确定,霍宏杰在你们离开别墅时还活着的?”高钺冷不丁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因为学长临走前和教授有过对话。”我再次陷入回忆,“当时我们都齐聚在客厅,所有的书籍都已经搬完了。方学长站在一楼的楼梯口,向楼上的霍宏杰道别。”
“那霍宏杰有回应他的学生吗?”
“当然,只是依然简短。具体说辞我已忘了,不过大致是好的、辛苦、慢走这类客套话。对了,霍宏杰还提醒学长别忘了把车钥匙留下。”
“所以......”高钺刻意停顿了数秒,“你们在离开别墅时,仅仅只是听到了霍宏杰的声音,没有一人亲眼见到其本尊是么?”
霎时,我一阵哑口无言,没想到侦探小说中的情节,竟然在我的身边再次真实发生了:“警方怀疑方博凯使用了录音诡计?”
高钺点头道:“确切地说,是录音诡计的进阶版——AI语音诡计。”
“这年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很快,市面上早就流通着各类足可以假乱真的修音软件了。何况警方也了解过昨天帮助方博凯搬家的四人,连你这个外院学生在内,所有人都在此前和霍宏杰没有交集,更没机会聆听后者的声音。当然,这得归功于学校根本没有给霍宏杰安排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其手下的研究生也停招两年了,导致曹熙颖、陈冬文和徐冰洁这三位本院学生也对死者的声音很不熟悉。”
“而霍宏杰正好又是个不苟言笑、寡言少语的人。”我接过话茬,“见面之后,他只和我们说了一两句话就上楼了,应该不足以让我们对他的声音留下深刻印象。就算AI语音伪造出的话语有些失真,我们恐怕也分辨不出其中的差异。”
“方博凯作为死者的弟子,自然对其的性格一清二楚,这才利用你们完成了他的杀人诡计。”高钺翻动笔记本,圈出其中的重点内容,“你刚刚说,方博凯让你们四人把书籍从车上搬来,自己则留在别墅里把成捆的书本拎到楼上。因此,他完全可以趁着你们出门的间隙,上到二楼将霍宏杰杀死,再提前设定好AI语音,最后假装无事发生的下楼和你们汇合。从别墅走到车辆停放的位置,步行单程就需要大约两分钟,一个来回便是四分钟;再加上你们打开后备箱、拎上书本等环节的消耗,方博凯便有了至少五分钟的空白时间,足够他从容作案了。退一步来说,就算你们四人运完第一趟后,在客厅没有见到方博凯的话,你们也只会觉得他在楼上整理书本,恰巧错开没有遇见罢了。”
合理的推测,令我无法反驳:“高警官,既然警方都已经识破学长的诡计了,为什么还找我们复述一遍昨天的经过呢?”
“因为我们无法对其证实,却也无法证伪。”
高钺的双手在身前交握,手指烦躁地轻轻摩挲着,目光变得有些黯淡:“由于你是本案的相关人员,我在权责之内向你透露一些案情吧。”
“昨天下午一点十九分,消防局接到火警电话,报警人声称自己是沁竹雅苑的物业负责人,小区内的一幢别墅二楼起火,并且火势很大、伴有蔓延趋势。”
“下午一点十九分么......”我喃喃道,“我记得我们五人近十一点半才到达霍宏杰的别墅,半小时后完成搬运工作,并于十二点左右离去。也就是说,火灾很有可能发生在我们离开别墅后的一个小时以内。”
“没错,现场鉴定证实了这一点。”高钺继续讲述,“消防员到场后,很快扑灭了火情,随即在火场中发现了一具烧的不成样子的尸体。经法医鉴定,死者正是屋主、贵校的退休教授霍宏杰。你们五人,很有可能就是他生前见到的最后一批人。”
“原来霍宏杰是被烧死的?”这一信息让我大感意外,“学长选择了火刑作为自己杀人的方式?”
高钺狠狠的摇了摇头:“不,尸体的鼻腔和气管内没有烧灼的伤痕,这说明霍宏杰在火灾发生前就已经死亡了。法医在他的胸前发现了若干圆形或椭圆形的穿刺伤,应该是某种尖锐物体刺入胸部造成的。凶器突破了肋骨间隙,进一步刺入胸膜腔造成气胸,继而令死者瞬间失去了反抗能力。其中最深的伤口深度达到了8厘米,因此霍宏杰真正的死因其实是大量失血导致的休克。”
“你不用形容得这么细致的,真的......”我拍了拍脸颊,试图让这些可怕的字眼从我的脑海中远去,“可学长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的引发火灾呢,他应该知道只要霍宏杰没被烧成一把灰,现代刑侦技术总能在尸体上发现些什么吧?”
“关于这个问题,警方的猜测有两种。”高钺竖起两根手指,“第一是借助火焰,破坏死者的手机。结合我上述的AI语音诡计,不难发现其发声装置正是霍宏杰的手机,而这种东西是无法被带离现场的。因为一旦发现手机遗失,警方很快就能意识到这玩意儿在本案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用途,而没有什么是能比一场大火更加方便的清除重要物证的了。”
“第二,警方没有在现场发现凶器,但据我们推断,它应该是某种长约30至40厘米的细长锥形物,司同学,你觉得生活中的哪些工具符合这一描述呢?”
我沉思半晌,最终迟疑的报出三个答案:“我能想到的,就只有工地和装修现场常用的铁钎、用于家庭维修和电器维修的长柄螺丝刀,以及户外烧烤时串食物用的烧烤叉了。”
“是的,警方也倾向于这三种解释,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太可能存在于霍宏杰的别墅里。”
“这最多说明学长不是就地取材,而是蓄谋已久,和引发火灾又有什么关系?”我仍然不解其意。
“还能说明凶器是外来物,即方博凯带到别墅的。可这种形状和长度的物品,既放不进他随身携带的腰包,也很难藏进衣服里。”
“对啊,我记得昨天在客厅里,学长当着我们的面把羽绒服脱下了。就算把凶器裹在内衣里,只要稍一活动就肯定会被发现。”
“所以,方博凯没有把凶器放在身上,而是藏在了书里。”高钺言之凿凿。
听闻此言,我虚起眼睛:“你以为这是在上演《肖申克的救赎》呢,在我印象中工作室可没有那么大部头的书,长度不足以容纳一根铁钎或者螺丝刀。”
“那电影我看过,不愧是影史经典。”高钺神秘兮兮的笑了笑,再道,“但我可没说方博凯把凶器横着放进了书本里,他可以竖着放啊。”
“在工作室时,方博凯让你们四人去搬运书本,自己则孤身一人留在房间里给书籍打包。这样一来,他完全可以趁机把若干本书从封面到封底打通。只要把这些中间多出一个孔洞的书籍层层相叠,便会连接形成一条由书洞组成的‘通道’。我想,大约十本左右的厚度就足够藏匿凶器了。再将两本正常的书籍放在这摞书的最底部和最上面,以此作为遮掩,最后即可用包装绳固定,这样仅从外表上看,谁也看不出其中暗藏玄机。出于这样的需求,方博凯才选择了造型罕见的工具,就是要借你们之口,证明他没有夹带凶器的‘事实’。”
“的确是个暗度陈仓的好办法。更妙的是凶器藏在一摞书本里,重量的轻微变化不足以使人察觉到手感上的不对劲。”此时,我已知晓方博凯必须纵火的理由了,“除了死者的手机,那些被钻孔的书籍也得处理掉。不同的动机二者合一,这才致使火灾的发生。”
“正是如此,应该说,方博凯的小伎俩已经被警方完全识破了。”高钺收敛起笑容,微微正色道,“但我们一时还缺乏证据将他定罪。我们队长的意思是,不如请你们几位亲历者仔细回忆下昨天的情形,看看能否找出方博凯露出的马脚。”
“明白了,我会尽力。”
我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