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回:玄德进位汉中王,孙曹谋算荆州事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三国演义通俗!
且说曹操退兵到斜谷,诸葛亮料定他必定会放弃汉中逃走,所以派遣马超等众多将领,分兵十几路,时不时地进行攻击劫掠。因此曹操无法久留,又被魏延射了一箭,便急忙班师回朝。三军的锐气丧失殆尽。前队才刚出发,两边就燃起大火,原来是马超的伏兵在追赶。曹兵人人胆战心惊。曹操命令军士急速行军,日夜不停地奔走,一直到了京兆,才放下心来。
再说刘备命令刘封、孟达、王平等人,去攻打上庸各郡。申耽等人听说曹操已经放弃汉中逃走了,于是都投降了。刘备安抚百姓完毕后,大大地犒赏了三军,人心十分欢悦。于是众将都有了推尊刘备为皇帝的想法,但不敢直接启奏,便来禀告军师诸葛亮。诸葛亮说:“我的主意已经确定了。”随即带着法正等人去见刘备,说:“如今曹操专权,百姓没有君主;主公仁义之名传遍天下,如今已经拥有两川之地,可以顺应天命和民心,登上皇帝之位,名正言顺地去讨伐国贼。这件事不能拖延,就请选择个吉利的日子吧。”
刘备大惊道:“军师的话错了。刘备虽然是汉室的宗室,但也是臣子;如果做了这件事,就是背叛汉朝了。”诸葛亮说:“不是这样的。当今天下分崩离析,英雄纷纷崛起,各自称霸一方,四海之内有才能和品德的人,舍弃生死去侍奉他们的君主,都是想要攀龙附凤,建立功名。如今主公躲避嫌疑、坚守道义,恐怕会失去众人的期望。希望主公仔细考虑这件事。”
刘备说:“要我僭越地居于尊位,我一定不敢。可以再商议长远的计策。”众将齐声说道:“主公如果只是推辞,大家的心就会散了。”诸葛亮说:“主公平生以义为本,不肯轻易称尊号。如今拥有荆襄、两川之地,可以暂且做汉中王。”刘备说:“你们虽然想要尊我为王,但没有天子的明确诏令,这是僭越啊。”诸葛亮说:“如今应该权宜行事,不能拘泥于常理。”
张飞大叫道:“异姓的人都想要做君主,何况哥哥是汉朝的宗派!别说做汉中王,就是称皇帝,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刘备呵斥道:“你不要多言!”诸葛亮说:“主公应该权宜变通,先进位做汉中王,然后上表奏明天子,也不算晚。”
刘备再三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了。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在沔阳修筑祭坛,方圆九里,分布在五方,各自设置了旌旗仪仗。群臣都按照次序排列。许靖、法正请刘备登上祭坛,进献了冠冕、玺绶之后,刘备面朝南而坐,接受了文武官员的拜贺,成为了汉中王。他的儿子刘禅,被立为王世子。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军国大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其余的人都按照功勋确定爵位。
刘备成为汉中王之后,就写了一道表章,派人送往许都。表章上说:“我刘备凭借微不足道的才能,承蒙担当上将的重任,总督三军,奉命在外;却不能扫除贼寇的灾难,匡正王室,长久以来使得陛下的圣教衰落,天下四方,混乱而未得太平:我心中只有忧虑不安,痛苦得像头痛一样。从前董卓,制造了祸乱的开端。从那以后,众多凶徒横行,残害剥削天下百姓。幸亏陛下圣德威严地统治,臣子们一同响应,有的凭借忠义奋力讨伐,有的是上天降下惩罚,那些叛逆之徒都被消灭,逐渐地像冰雪消融一样。只有曹操,长久以来没有被铲除,他侵犯并擅专国家大权,肆意妄为,扰乱朝纲。我从前与车骑将军董承,谋划讨伐曹操,因为事情机密没有保守好,董承被陷害。我漂泊流离,失去了依靠,忠义之事没有成功,于是使得曹操穷凶极恶,大逆不道:皇后被杀,皇子被毒杀。虽然我纠集同盟,一心想要奋力讨伐;但因为我懦弱没有武略,多年来没有成效。常常担心自己死去,辜负了国家的恩情;日夜叹息,时刻警惕,如临危境。如今我的群臣认为:从前《虞书》中强调亲睦九族,使贤能的人得到勉励和辅助;帝王代代相传,这个道理不能废弃;周朝借鉴夏、商两代的制度,分封众多姬姓诸侯,实在是依赖晋国、郑国的辅佐之力;汉高祖兴起,尊崇皇室子弟,大规模地分封九个诸侯国,最终消灭了诸吕,从而安定了汉室大宗。如今曹操厌恶正直的人,他的党羽实在很多,包藏着祸心,篡权夺位的意图已经很明显;又因为宗室力量微弱,皇族没有地位,斟酌古代的制度,依据当前的权宜之计:推举我为大司马、汉中王。我自己再三反省:受到国家深厚的恩情,担当一方的重任,贡献的力量没有成效,得到的却已经超过了应得的,不应该再忝居高位,从而加重罪责和谤议。群臣以大义相逼,我退一步想,贼寇不被消灭,国家的灾难就没有结束;宗庙面临危险,社稷即将倾覆:这实在是让我忧心如焚、肝脑涂地的时刻啊。如果能够顺应权宜,变通行事,来使圣朝安宁,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我就顺从众人的建议,接受了印玺,来尊崇国家的威严。向上思考我的爵位名号,地位崇高,受到的恩宠深厚;向下思考如何报效国家,忧虑深重,责任重大。我惊恐不安,像面临深谷一样。怎敢不竭尽全力,献上忠诚,激励六军,率领众多忠义之士,顺应天命和时势,来使社稷安宁。恭敬地奉上表章,让陛下知晓。”
表章送到许都,曹操在邺郡听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大怒道:“织草席的小子,怎么敢如此!我发誓要消灭他!”当即传令,发动全国的兵力,前往两川与汉中王决一雌雄。这时一个人出班劝谏说:“大王不可因为一时的愤怒,就亲自劳驾远征。我有一个计策,不需要张弓射箭,就能让刘备在蜀地自食其果;等他的兵力衰弱耗尽,只需要派一员将领去征讨,就可以成功。”曹操看这个人,原来是司马懿。曹操高兴地问道:“仲达有什么高见?”
司马懿说:“江东的孙权,把妹妹嫁给了刘备,却又趁机把妹妹接了回去;刘备又占据着荆州不归还:他们彼此都有切齿的仇恨。如今可以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带着书信去劝说孙权,让他起兵夺取荆州;刘备必定会发动两川的兵力去救援荆州。那时大王起兵去夺取汉川,让刘备首尾不能相顾,形势必然危急。”曹操大喜,立即写了书信,让满宠作为使者,星夜前往江东去见孙权。
孙权得知满宠来了,就和谋士们商议。张昭进言说:“魏国与吴国本来没有仇怨;之前因为听信了诸葛亮的话,导致两家连年征战不止,百姓遭受苦难。如今满伯宁(满宠,字伯宁)来了,必定有讲和的意思,可以以礼相待。”孙权听从了他的话,命令众谋士迎接满宠入城相见。行完礼后,孙权以宾客之礼招待满宠。
满宠呈上曹操的书信,说:“吴、魏两国向来没有仇怨,都是因为刘备的缘故,才产生了嫌隙。魏王派我到这里,约定将军攻取荆州,魏王出兵到汉川,首尾夹击。打败刘备之后,共同瓜分疆土,发誓不相侵犯。”孙权看完书信后,设宴款待满宠,送他回馆舍休息。
孙权与众谋士商议。顾雍说:“虽然这是曹操的说辞,但其中有一定的道理。如今可以一方面送满宠回去,和曹操约定,首尾相击;另一方面派人过江去探听关羽的动静,才能行事。”诸葛瑾说:“我听说关羽自从到了荆州,刘备给他娶了妻室,先生了一个儿子,又生了一个女儿。他的女儿还年幼,没有许配人家。我愿意前往为我们主公的世子求婚。如果关羽答应,就和关羽商议共同打败曹操;如果关羽不答应,然后再帮助曹操夺取荆州。”
孙权采用了他的计谋,先送满宠回许都;然后派遣诸葛瑾作为使者,前往荆州。诸葛瑾入城见到关羽,行完礼后。关羽说:“子瑜(诸葛瑾,字子瑜)你来有什么事?”诸葛瑾说:“特地来请求两家结为姻亲之好:我们主公吴侯有一个儿子,非常聪明;听说将军有一个女儿,特地来求婚。两家结好,合力打败曹操。这实在是一件美事,请君侯考虑一下。”
关羽勃然大怒说:“我的虎女怎么肯嫁给犬子呢!要不是看在你弟弟的面子上,立刻斩下你的首级!别再废话了!”于是唤来左右把诸葛瑾赶了出去。诸葛瑾抱头鼠窜,回去见孙权;不敢隐瞒,就把实情告诉了孙权。孙权大怒道:“怎么如此无礼!”便叫来张昭等文武官员,商议夺取荆州的计策。
步骘说:“曹操早就想篡夺汉朝天下,他所惧怕的就是刘备;如今派使者来让吴国起兵吞并蜀国,这是把祸事转嫁到吴国身上。”孙权说:“我也想夺取荆州很久了。”步骘说:“如今曹仁现在屯兵在襄阳、樊城,又没有长江的天险,从旱路就可以夺取荆州;为什么不夺取,却让主公出兵呢?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的心思。主公可以派使者去许都见曹操,让曹仁从旱路先起兵夺取荆州,关羽必定会调动荆州的兵力去攻打樊城。如果关羽一动,主公可以派遣一员将领,暗中夺取荆州,一下子就可以得到了。”
孙权听从了他的建议,当即派遣使者过江,给曹操上书,陈述这件事。曹操大喜,打发使者先回去,随即派遣满宠前往樊城协助曹仁,担任参谋官,商议出兵的事情;一面飞速传檄东吴,让他们领兵从水路接应,来夺取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