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渭水之盟背后的情报对决。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叶枫:“渭水之盟的过程很简单,突厥趁着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政局不稳,突然南下兵临渭水。”
“李世民单刀赴会,几十万的突厥大军不敢轻易动弹,李世民痛骂颉利可汗不讲信用,最后双方斩白马为盟。”
“李世民选择花钱解决这件事情。”
叶枫说完之后,叶诗琪疑惑道:“我听的怎么有点假,李世民就这么胆大敢直接单刀赴会。”
“突厥十几万大军就当摆设了。”
一边的观众道:“渭水之盟的过程相当的神奇。”
“就连当时的大臣见李世民轻而易举化解了这场冲突也震惊不已,连忙追问李世民询问为什么。”
“我都不知道李世民哪来的勇气,就不怕突厥突然进攻吗?”
“李世民根本不怕,他安排的李靖等人包围突厥,打算前后夹击突厥,要不是大唐的底子太薄了。”
“李世民也不想老百姓再一次陷入战争之中。”
叶枫看着观众,道:“各位心里肯定有疑惑,今天我来揭秘渭水之盟的情报战,看看李世民的勇气来源于哪里。”
“任何一场战争,哪一方得到的情报越多,心里越有底气,打起来越简单。”
“比如,天津战役当中的103雷公爷有底气说出30个小时解放天津。“
”离不开天津地下组织冒死送出来的详细情报。”
“情报战一直以来都被我们忽略,但是,情报对于战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知己知彼,百战不胜,知己知彼玩的就是情报战。”
李世民:“为了演好这场戏,我可是把所有人骗过去了。”
房玄龄,高士廉等人,“原来陛下不是带着我们去浪啊!原来在突厥之中有人。”
“间谍应该就是那个小子了。”
叶枫:“渭水之盟的敌方突厥,如果单单看渭水之盟过程,突厥大军居然被李世民一个人吓到了。”
“是不是突厥大军比较弱,颉利可汗是不是不行。”
“恰恰相反当时突厥的势力堪称第一。”
“这个阶段的东突厥是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之有也。”
“东突厥对于中原学习了杨坚的手段,那就是让中原大地始终保持一种相互争斗的状态。”
“扶持,拉拢,打压各种中原手段被突厥在实践当中一点点学会。”
“隋末时期东突厥主要是想要弄死杨广,灭了隋朝。”
“谁叫之前的隋朝太欺负人了。”
“突厥扶持的对象之中,刘武周为定杨天子,梁师都为解事天子,郭子和为平杨天子。”
“只要是反隋的势力,突厥都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拯救隋朝的势力突厥大军立刻压上教其做人。”
“东突厥对隋朝是真的恨。”
“李唐能起来还真要感谢李渊柔软的身子。”
“李唐通过对突厥臣服和贡献大量的金银财换得了较为柔和的外部条件。”
“送钱的同时,李唐也没闲着利用金钱和封官的诱惑在突厥势力之中发展间谍。”
“兄弟,你看你在突厥这里什么待遇,来我这里,我给你更好的待遇。”
“突厥给你多少钱,我给你五倍。”
“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你是间谍。”
“我不强求你来我这里,如果哪一天在你突厥混不下去来找我,我依然给你好待遇。”
“姜还是老的辣,李渊的政治手段值得称赞。”
“这为渭水之盟提供了情报来源,让李世民能够准确判断突厥的想法。”
“为后面的大胆行动有了底气。”
“史书上隐藏了这段历史,导致李世民的行动看起来非常的令人匪夷所思。”
“考古挖掘给我们揭秘更多的细节。”
这样一说,观众越加好奇了,间谍到底是谁,居然能在十几万大军之中送出情报。
改变了战场的局面。
叶枫:“玄武门之变之后,还在玩命苟住的梁思都察觉到了机会,立刻跑去和突厥联系。”
“梁师都:突厥老大,好机会啊!李世民前不久刚杀了自己的兄弟,囚禁了父亲。”
“大唐朝廷政治处于混乱之中,李渊一党,太子一党,齐王一党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唐朝现在人心不齐啊!这是进攻的好机会啊!”
“这是前往长安的详细地图,不用谢我。”
“突厥高呼:南下,南下,南下。”
“很快,突厥的两位可汗联合率领十几万大军借道梁师都从庆州南下,出其不意洗劫关中。”
“李世民察觉到突厥的异动之后,让尉迟敬德前往泾州带兵阻挡。”
“尉迟敬德挫败了突厥的先锋部队,不过,面对突厥的十几万大军无力反抗。”
“突厥一路顺推到长安渭水,大军将长安包围了。”
“这里很多人会把突厥南下的黑锅背到世家身上,说是为了给李世民一次教训,不敢随意打压世家。”
“说实话太高估了世家,突厥可汗的十几万的兵马当摆设啊!”
“世家哪来的兵马能和突厥玩游戏,十几万大军南下过程之中,一路上有钱有粮食的世家基本上被抢完了。
“难不成突厥双标啊!”
“放着有钱人不抢,偏偏去抢穷人。”
世家:“没事,他们恐怕都不知道梁师都还活着,或许他们感觉我们确实很牛逼,我们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感觉可悲。”
“毕竟,有什么事情都是我们的错,黑锅都背习惯了。”
叶枫继续道::“突厥这一次突然南下打了李世民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长安只有数万士兵,李世民来不及调动其他地方的部队来保卫长安。”
“最关键的是李世民不知道突厥这一次南下的目的是什么。”
“是和大唐开战,还是要金银财宝。”
“敌人的目的不同,所对应的手段也不同,谈判的底线也不同。”
“李世民还在分析突厥南下的目的,这个时候突厥使者执失思力前来拜见。”
“执失思力接到欯利可汗命令前来试探唐军的虚实,吓一吓李世民让其臣服在突厥的兵锋之下。”
“执失思力见到李世民直接吹牛逼,欯利,突利可汗率领百万大军已到城下。”
“大臣焦虑不安,李世民面容不屑,道:你们突厥不讲信用,违背盟约。”
:当年你和你父亲也率领突厥军队一路到长安。”
“大唐赏赐给你们的金银财宝极多,为什么你们不讲盟约道德入侵大唐京都。”
“你们虽然是异族,也要讲人心。”
“如今自夸强盛,信不信我先杀了你。”
“闻言,执失思力立刻求饶,李世民将其关押稳定朝中恐慌的人心。”
“随后,李世民带几个人单独去直面突厥大军了。”
“那么,谁是间谍呢?”
间谍这就出来了,似乎里面就两个人有名字,一个李世民,一个执失思力。
叶诗琪惊讶道:“突厥使者,执失思力。”
“我靠,他是间谍,突厥可汗派出的使者居然是间谍,这不是直接送情报到李世民上手吗?”
“李世民还得谢谢突厥可汗。”
“不要小瞧他,他可是一个精唐分子,全程配合李世民演戏来迷惑朝中大臣,达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执失思力可是大功臣。”
叶枫颔首,道:“间谍,执失思力。”
“不要看在史书上执失思力前恭后倨引人发笑,衬托出李世民临危不乱。”
“都是在演戏,事实上执失思力是渭水之盟的关键人物,没有他李世民不会那么顺利解决突厥。”
“执失思力告诉了李世民突厥这一次来是为了金银财宝,而不是和大唐开战。”
“突厥各部落之间并不团结等等详细情报。”
“李世民心里有底了。”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执失思力的告密内容。”
“但是,1976年考古挖掘从执失善光的墓志铭上面得到了情报,执失善光是执失思力的侄子。”
“他的墓志铭上详细记载执失家族4代人如何和大唐手牵手过好日子。”
“执失善光的祖父执失淹在太原起兵之后被李渊封为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
“李渊派刘文静去和突厥谈合作,执失淹就在突厥谈判队伍之中。”
“执失淹的儿子执失武被封为大将军,安国公等。”
“而执失思力就是执失武的儿子。”
“看看他们一家子身上的这些官职,李唐给他们的待遇要比突厥好多了。”
“执失思力:并不是我不喜欢突厥,而是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李世民和执失思力之间的对话在演戏,稳定人心并且将自己人骗过去才万无一失。”
“万一,朝中也有突厥的间谍怎么办。”
“私底下,臣,执失思力参见陛下。”
“李世民连忙搀扶,一脸欣慰道:爱卿请起,爱卿辛苦了。”
“执失思力丝毫不敢居功,道:为陛下解忧,乃是臣的荣幸。”
“两人上演君臣和睦的戏码。”
“执失思力之后赏赐金券,娶了公主,赠武辅国大将军。”
“还是跟着李唐混更加有前途,在突厥能有这待遇吗?”
李世民:“委屈爱卿了,在史书之上没有留下记载,你是大唐的功臣。”
执失思力:“情报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陛下的能力才让情报有了价值。”
叶枫:“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接下来我们去看李世民的表演就更加的通顺了。”
“李世民已经知道对方来的目的不是开战而是求财,内部还不稳定也不知道长安有多少兵马。”
“那么,李世民就可以制定方针,来打对方一个信息差。”
“著名的金刀计本质上就是信息差,才能完成看似不可能的操作。”
“李世民表现的越加强势,越能吓到突厥可汗并在后续谈判之中掌握一定主动权。”
“李世民非常高调带着房玄龄等六个人直接来到渭水南岸,对着颉利可汗怒骂,违背盟约的小人。”
“突厥一看李世民不但没有害怕,反还非常的嚣张。”
“单单七个人就敢来前线,而且怒骂可汗。”
“可汗派过去的使者难不成不仅没有吓到李世民,反而让李世民觉得可以打败我们。”
“一想到李世民的那些战绩,突厥的各部首领纷纷骑马来到李世民面前,下马对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更加相信情报的真实性,颉利可汗心情有点不好了。”
“而这个时候,长安的精锐部队也来到李世民身后整齐列阵,给了突厥巨大的军事压力。”
“明明是老子包围了他们,为什么他们丝毫不害怕,他们的皇帝还跃跃欲试想要打一场。”
“颉利可汗也得到了执失思力被关押的坏消息,又看到其他部落酋长对李世民恭敬的样子。”
“心里更没有底了,他本身也不想开战。”
“毕竟深入大唐,一旦短时间内无法打下长安,大唐各地的军队很有可能反包围自己。”
“到时候就麻烦了。”
“颉利可汗的心思被李世民揣摩出来了。”
“在颉利可汗邀请李世民单独会谈,李世民不顾大臣反对亲自和对方密谈。”
“完成这次神奇的演出。”
“如果,李世民不知道突厥这次来的目的是什么。”
“可能李世民刚到前线突厥就敢全军出击弄死李世民,到之后大唐就完蛋了。”
“那李世民就有勇无谋了。”
“顶级的政治家做任何一件事情内心当中都需要有把握,没有把握的事情尽量避免。”
“失败的后果可能要由整个国家来承担。”
赵匡胤:“这就合理多了,配上军事实力在一边助阵,让突厥可汗不敢轻易动手。”
“大唐的兵力确实少于突厥,可是长安的城墙摆在那里,突厥又不擅长攻城。”
“和谈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了。”
叶枫:“李世民回去之后萧瑀一脸震惊询问为什么,他们也没想到突厥千里迢迢来长安打都没打就撤了。”
“什么城下之盟,不打一架怎么签!”
“从这些大臣的反应来看,他们确实不知道执失思力是间谍。”
“李唐间谍工作做的相当不错。”
“李世民也不会完全依赖于情报,情报能发挥多大作用还是要看手上的牌。”
“这就好比斗地主,对方明牌了,你手中的牌要是不好那也打不过。”
“李世民让李靖和长孙无忌在幽州埋伏兵力,一旦真的打起来了,李世民也不畏惧。”
“顶多两败俱伤。”
“李世民本身也不想和对方打起来,开战一时爽,怎么结束战争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了。”
“如今的大唐能陷入战争的漩涡之中吗?这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但你也不能让对方看出你不想打。”
“你要用实际行动告诉敌人,你要打我奉陪,随时做好最差的准备。”
“心理博弈,情报博弈,军事威胁诸多原因导致了渭水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