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巨款怎么花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喜满鸿福小农女!
没有双方亲族见证。
在和离书送交衙门备案后。
陆青瑶还是顺利同姜云泽和离了。
并且卖了宅子,得到了一笔巨款。
为了这一日。
为了有和离的筹码。
她准备了四年之久。
这要是放在陆家出事那会,她是想都不敢想的。
至于那处宅子,是爹爹十几年前用别的宅子与同僚换的,只为了离陆家近一些。
爹娘的良苦用心,她岂会不知。
就是为了让她有机会时常偷溜回家,也方便爹娘来看她。
嫁出去的女子,常常回娘家是会遭人诟病的。
但不让人发现就成。
为了顾及到姜云泽那可悲的自尊心,她还特地选了这处小宅子。
说起来倒也并未花什么大钱,就是在庭院的布置上花了几千两。
即使过去了这许多年,连本来利,这宅子应该也值不到两万五千两。
算起来,卖给他们至少也多赚了六七千两。
这一点,想来姜云泽和齐采薇自然也是知道的。
姜子宴捧着一匣子并不算重的银票问道:“阿娘,为何爹爹和齐氏愿意花高价买下这宅子?按理他们应该也知道是高于市价的。”
来之前,阿娘就说过不想要这宅子了,若是他们愿意出高价,就卖。
阿娘就是有这样的气度。
膈应什么都是不存在的,有钱不赚才是傻子。
马车在集市口停了下来。
秀秀不好奇,阿姐事先有和她商量过的,所以她这会儿准备下车,去给孩子和阿姐买好吃的。
陆青瑶缓缓道来:“你爹爹和齐氏甘愿当这冤大头,一方面是舍不得挪窝,他做官也做了这许多年,若是搬家的话,必然是要往更好的地段更大的宅子搬,断没有越搬越差的道理。”
“以他们目前的财力,多出个几千两还能承受,但是想要换更大的宅子,可就没那能力了,他们又重脸面,自然是丢不起这人的。”
“另一个原因,就是齐采薇迫切想要成为当家主母,想要我们手中的账目。”
姜子宴点头。
说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天下,恐怕没有哪个儿子像他这般盼着父母和离的。
他那个亲爹,就是心里揣着明白装糊涂。
知道他的事情越多,越了解他,对他的失望就越多。
齐家差点就将他的妻儿劫杀在半路,这人哪怕是心里清楚,却依旧装聋作哑。
不知该说他冷血无情还是胆小怕事。
姜淼淼也盘腿坐在软垫上,杵着下巴,歪着小脑袋仔细聆听。
她虽然是个穿越者,但对于京城的生活,对于这儿的认知,她也就如同自己现在的年龄。
还停留在孩童阶段。
就像你在现代寒窗苦读多年,读了大学,或是有更高的学历。
来到这,照样是半个文盲。
照样要回炉重造。
更别说考个状元什么的,比登天还难。
她即便多活了二十几年,在这儿依旧是小菜鸟。
况且京城不比江州自在,这里有这里的规则,到处都是你惹不起的权贵。
想要在一个地方安居乐业,就得去了解这地方的规则,乃至法度。
否则一不小心,脑袋怎么掉了都不知道。
就比如。
有些朝代不能吃鲤鱼,吃了是要挨板子的。
有些朝代不能穿奇装异服,穿了也是要被抓起来的。
有些朝代,穿奇装异服上街是要被抓起来的。
而在买宅子一事上,有些朝代等级森严,普通百姓房屋不能有彩色瓦片,对台阶的高度和院子的重落都是有限制的。
又比如飙车。
哦不,是跑马。
古时的百姓同样也不能在集市上跑马。
违者是要受以鞭刑,严重者甚至还要被流放去做苦力。
所以这些时日,阿娘一有空就会同他们絮絮叨叨。
而小姑娘也竖起耳朵专心听着。
陆青瑶就是很惊奇的发现,小闺女自从来了京城后,就变得十分乖巧。
别人说话唠嗑,她都静静的听着。
也不知道能不能听懂。
淼淼目光落在装银票的匣子上。
阿娘现在也算是富婆了,但却依旧十分低调。
就连他们的一品居也不曾去过。
全部交由靳掌事打理。
正好奇着,秀秀姨就慌慌张张的回来了。
一上车就让马夫架马车赶紧走。
“怎么了,发生了何事?”
陆青瑶准备掀开帘子看看,被秀秀给拦住了,“阿姐,快回家,别在这待了。”
姨姨的性子,有什么事能让她紧张成这样?
姜淼淼都感觉跟着紧张了。
待到马车走了起来,才听秀秀姨说道:“阿姐,姜云泽和齐采薇想害你。你这才一和离,京城大街小巷就都传遍了,说你是罪臣之女,虽然罪不及外嫁女,但你现已和离,应与陆家同罪论处,怕是明儿的早朝就会有朝臣跳出来提这事了,我担心……”
担心煊帝扛不住压力。
他让陆家父子悄悄前往北地,就是想让他们守边,再打得叛军一个出其不意。
断然是不会现在平反的。
“只能破财免灾,看来这到手的银钱又得马上花销出去了。”陆青瑶无奈道。
这个局面她是有设想过的,只是没想到百姓和朝臣反应会那么激烈。
连她一个小女子都不肯放过。
多少有些替父兄寒心。
幸好她早有对策。
“阿姐,眼下该如何是好?”秀秀面对这样的事,还是有些手足无措。
她都想好了,不行就带着阿姐和孩子们躲起来,待到陆家沉冤昭雪了再出来。
可拖家带口,还有老弱妇孺。
这也没法躲啊。
陆青瑶问:“秀秀,这几日京城的粟米是多少一石?”
“现下正值秋收,粟米价格本应贱价的,但今年收成不好,又逢兵变,朝廷征收粮食,现在粟米已经到五百文一石了。”
去年这个时候阿姐收的粟米都才是三百文一石,今年就涨了这么多。
不过阿姐这几年来,每年都在持续不断屯粮。
稻米和粟米都有囤。
每年秋收囤,春夏卖。
像粟米可存长达九年不坏,远超稻米。
所以每年阿姐都是将南方的优质稻米运往北边卖了,又囤下不少粟米。
现如今军粮征收的大多也是粟米。
而粟米的价格也在水涨船高,想来阿姐今年应该能大赚一笔了。
“阿姐,我今年应该会大赚一笔了。”
“秀秀,咱们如今库房里还有多少石粟米可以调配?”
“五十万石。”秀秀掰着手指头都算不清今年能赚多少了。
但应该是能赚个盆满钵满的吧。
“你去调二十万石粟米出来,送往户部。”
陆青瑶想了想,拿起刚到手还没捂热的银票递给秀秀。
“再添三万两,连同这些银票一起送回江州,告诉靳掌柜今年多屯一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