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明血1641 > 第六百四十二章 躲避打击

第六百四十二章 躲避打击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明血1641!

暖阁中,陈新甲单独奏对。

“陛下,这是接下来三年的造船筹划,请陛下御览。”

朱慈烺看了看。

说白了每年还得四五十艘的造船规模。

没法,这是替代用的。

一些缴获的西夷人战船年头已久,船速下降很快,作为军舰已经不合适了。

将会发卖民间作为商船使用。

不过,还得继续建造战舰,实在是地盘是太广大了。

南北过万里,没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无法守护。

如今两洋舰队的战舰三百余艘。

其中一些最初建造的小型战船也不大适合,也需要替换。

接下来的十年间还得不断造船。

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就这样吧,”

朱慈烺叹口气。

一支强大的海军就是一个吞金兽,朱慈烺算是了解了。

但是没有空军之前,海军是最强大的进攻性力量。

大明必须拥有自己的强悍武装。

“陛下,新军新组建的两个战兵营已经完成,还请陛下亲自点阅才是。”

朱慈烺点点头。

为了消灭建奴,大明算是穷兵黩武了。

相信建奴也是如此。

只有一方被彻底摧毁,才能结束这一切。

...

再次来到丰台大营,他有种久违的感觉,他不是昔日的监国太子,而是如今的皇帝,不可轻易离宫,来丰台大营的次数大大减少。

点阅台上,朱慈烺在刘之虞、郑维、周遇吉、李辅明、章镇赫等人陪同下校阅京营。

如今的京营已经分为三千营、炮营、战兵营、防御营、女真营、蒙人营。

其中三千营已经扩大到两万骑军,加上女真营和蒙人营,骑军数量直逼两万五千人。

战兵营在早先凤阳营、钟离营、登州营、旅顺营等五营战兵上扩充了吕宋营、澳门营。

此外还有一营补充营,两营防御营,就是守城军。

八营战兵,只是步军就达到了九万七千余人。

京营如今已经是十五万人的庞然大物。

这可不是朱慈烺执掌京营前的杂兵,而是精兵十万。

可以拉出去可建奴精锐决战的大军。

轰轰轰,澳门营高举战旗,士卒轰轰的齐整踏地,山呼万岁,从点阅台前经过。

战旗飘扬,兵器高举,军卒侧向凝视他们的君王。

朱慈烺不断挥手。

男人嘛谁不喜欢这个调调。

威武雄壮充满荷尔蒙,让人心情激荡。

朱慈烺身边的诸人也是迷醉其中,必须自豪,京营有今日的威势,他们都有不小的功劳在其中。

朱慈烺却是提醒自己,别穷兵黩武。

人啊就怕飘,好大喜功的最要不得,因为往往作出超出自己能力的判断。

一个多时辰才点阅完毕京营新军。

朱慈烺在众人随扈下折返中军大帐。

吏员上茶后,刘之虞向朱慈烺禀报了北部和东北军情。

“陛下,蒙人喀尔喀等诸部和我朝多有联络,希望和我朝达成盟约。”

朱慈烺淡淡一笑,

“他们是想骑墙。”

现在蒙人诸部出了朵颜等少数铁杆部落,漠南蒙古西部中部和漠北蒙古,喀尔喀等地蒙人部落,都是在大明和建奴中间左右横跳。

等待两家中最后的那个胜者。

“他们也是怕了我军的打草谷。”

李辅明嘿然道。

每年大明三千营蒙人营女真营北上扫荡蒙人部落,抢劫战马。

如果没有这个进项,哪里有京营过十万匹战马。

如果都是赎买,怕是这一项就是近千万的开销。

也正因为年年打草谷,把蒙人搞怕了。

如今长城沿线以北近百里成了蒙人的禁忌之地。

即使大的蒙人部落也不敢停留。

“答应他们,前提是每年必须输入三千匹战马,否则只有继续打草谷了。”

朱慈烺淡淡道。

周遇吉、李辅明笑着,

“陛下,他们是乐不得应了。”

朱慈烺哈哈大笑。

大明军的赫赫军威已经足以压服蒙人诸部了。

蒙人诸部其实地域比建奴广大,但是分裂成上千部落才是问题。

以往是建奴小弟,随着建奴入寇肆意抢掠,而现在惊惧大明军,只因大明军打出来的,建奴蒙人数万精锐的尸体惊吓了他们。

刘之虞郑维等人也是与荣乃焉,其中都有他们的功业。

“刘卿,你和阮季商议一下,派出舰队抵达图们江入海口,在那里建立海港,这个地点可以向东窥伺倭人的北海道,向西数百里就是倭人侧后,极为紧要。”

朱慈烺命道。

刘之虞领命。

这是早有筹谋的事情,现在也可以施行了。

这个地点,朱慈烺记得是日后俄罗斯远东什么鲁港,是瑷珲条约后被割让出去的,让日后的吉省失去了珍贵的入海口。

现在朱慈烺先行占据。

重要的海港必须先行占据。

何况这里向西就是东野女真诸部。

这也是被女真压榨的部落,也是可能的争取对象。

对建奴的围猎算是正式拉开帷幕了。

“绕行不便,可以就近在朝鲜港口取得补给,想来朝鲜王不会拒绝吧。”

朱慈烺霸气道。

朝鲜现在真是大明的小弟了。

必须依仗大明存活。

大明甚至可以影响朝鲜王位的更迭。

众人又是会心一笑。

大明如今又恢复了中原宗主的无上地位,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一切都是打出来的。

没有强军,一切都是虚幻。

朱慈烺折返宫中。

三日后,圣旨下,刘之虞晋为大明兵部尚书,暂领新军赞画司。

这是朱慈烺为刘之虞征倭之功。

也是为刘之虞日后的入阁平添资历。

必须有六部和左都御史的资历才能入阁,这也是朝廷惯例了。

而郑维也晋为兵部右侍郎。

这也是酬功东征。

如果是以前,两人都是秀才出身,举人都不是,哪里可能登上如此高位,只是朱慈烺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学历。

...

姚辉云手拿着京师旬报,脸上直冒冷汗。

如今的京师旬报,已经成了官场官员必读的报纸。

这家礼部发行的报纸,是陛下钦点,其中信息最后大多都落实了。

新政诸多举措,都是这家报纸报出的。

如果还想在宦海经营,必须好生观看揣摩,姚辉云也不例外。

这期延后多近月才在广州出版的京师旬报,刊登了陛下在皇家庶务书院讲课的原文。

其中谁才是毁约者,论平衡,家国之念,都是陛下新提出的治国之念。

士绅肆意破坏租约,士绅才是不平等租约的缔造者。

有家才有国,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国泰民安,而五六成的租约让佃户忍饥挨饿,根本无法安居。

等等这些言辞,透漏出的信息真是让姚辉云心惊肉跳。

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是站在士绅一边,维护所谓不平等租约的,想来他的名字已经简在帝心了,当然是另类的。

陛下已经将其打入另册,相信只要有一个机会,会毫不留情的处罚他。

“东翁,此事不妙啊。”

幕僚脸色难看。

姚辉云起身来回踱步,心里烦躁不安。

他如此做,江南士林满意了,陛下定会不满意。

这可如何是好。

“东翁倒也不必过于忧虑,毕竟陛下言称租约不可轻易废立,大人您也没有做错,最起码这个罪名不成立。”

幕僚劝道。

“你懂什么,信不信堵胤锡南下处置这些官吏,不会用处置租约不利的罪名,而是用别的罪名。”

姚辉云斥道。

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下的官吏九成以上都有灰暗,想要抓住把柄不难,难道用明晃晃的租约的罪名,给士林留下把柄吗。

就如同他打压下属,找个名义发落了,让其他人知道他对此人不爽就行了。

他笃定堵胤锡必然会用这个法子,而不是直接点明因租约问题。

毕竟有个租约不可轻易废立的名头在那里。

幕僚哑口无言。

“可惜我今年才四十三岁,就要致仕了。”

姚辉云叹道。

幕僚张了张嘴,结果却是一句话没说,到这个局面好像只有致仕才是最好的法子,难道等堵胤锡到广州吗,还不如提早离开呢。

实在是堵胤锡这个煞神名头太骇人。

他所到之处官吏是最大的受害者。

姚辉云本来想得是知天命之年没有继续晋升的可能,再行致仕,现在只能提前上书乞骸骨了,心里当然憋屈。

...

堵胤锡一行人乘船抵达了苏州港。

有了大沽海船,海上行船较为安全,也比陆上快的多。

堵胤锡为了快字,选择了海路。

他刚抵达苏州港,当地锦衣卫已经提前候着,递上了陛下的信札。

堵胤锡一一看过,不禁好笑。

陛下转来的是颇多的臣子的致仕书,这些东南官员乞骸骨了。

他们有个共同点都是处置过租约之事。

其中就有苏州知府宋富文。

朱慈烺没有说什么,但是堵胤锡如何不清楚,这些官员是借机逃离,避开可能的打击。

堵胤锡冷笑着登上甲板向码头看去,果然,没有看到苏州府的依仗,而是苏州推官王榷的依仗,还有苏州镇守参将等官吏军将。

用这个招式逃避罪责,难为这些聪明人了。

也算是壮士断腕了,其中一些官员正是年富力强,仕途看好,为了此事致仕,心里很是不舍吧。

堵胤锡也明白这也是他的恶名恫吓的这些官吏。

只是,致仕真能躲避这次打击吗,想得太简单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