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离开监牢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大秦:我扶苏绝不狗带!!
“南征军!”
“南征军!”
悠悠的声音回荡在蓝天之下,茅草之中。
依旧不响亮,但是却寄托着众人心中的信念。
在这个茹毛饮血的年代,他们选择了一条新路。
似乎有着更加光明的未来。
张良羽扇一收。
这边的事完成了。
南海郡,大营
韩信没有想到,他一腔热血地回赵佗处表明忠心,结果,却被打下地牢!
那日,他一腔忠心,来到赵佗面前,述说当日的总总疑点。
赵佗本来还心有疑虑,却不想,他最信任的一个官员站出来,指责韩信是两面间谍,说他既是任嚣的人,又和秦朝有联络。
赵佗本就多疑,这时更加对他不信任。
加上那个该死的王诸,不知道和他有什么泼天仇怨,不停的往他身上泼脏水。
加上前线探子回报,他走以后,他带领的军队马上就散了,而且还在往北后,投降了秦朝!
这是最让他无法理解的事!
他走之前明明招呼,让他们等谢飞到来,然后跟着谢飞。
谢飞这个将领虽然水平不怎么样,但是还是稳重,总不会饿着他们。
贸然投降秦朝能有什么好处?比跟着己方的大将还要好吗?
他不会知道,有一个叫扶苏的皇帝,早就已经盯上了他。
有一个叫张良的将领,在暗自对他使用计谋。
士卒中有一群老兵被收买,故意散播谢飞的恐怖之处,吓得大家纷纷逃散。
又恰巧有个士卒,说出家中的一个故事,引得大家都去找粮。
这一系列的原因,最终导致他的军队以最快的速度散去,让赵佗对他更加不信任。
他更不知道,如今他的军队,已经投降大秦了!
这一系列的不可能加在一起,让赵佗最终将他投入大狱。
至于最终要将他怎么样,是打是杀,还等以后做决定。
牢房中。
初春的牢狱,十分阴冷。
这个牢房一看就年久失修了,泛黄的墙壁上裂出一道道细缝,有风从外面刮进来,呼噜噜的,冰冷刺骨。
韩信蜷缩在一张木头床上,床上只有一叠早就冷得像石头一样的被子,一点也不保暖了,被他紧紧地披在身上。
如今已经过了年节,是立春时期,已经不是冬天了。
但这时,就像是黎明前的黑暗,比冬日更冷,冰雪消融,带走大量的暖气,全部扑向天空。
于是地面就更冷,好像全部热量都散发了似的,人类都要在这冰雪之中冻成永恒。
韩信缩在这石床上,默默的看着窗外的天空。
那是一方小小的天,大部分时候都是洁白无瑕的,只有下雨的时候,会变得灰暗。
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好像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苦。
他一直性情洒脱,对许多事情都无所谓,只默默的修行自己的能力,等待有朝一日,战场之上大放光芒,封侯拜相,成就一生伟业!
当年,他吃不起饭时,有老妪施舍他饭吃,他曾说,日后一定报答。
老妪却生气,道:“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当时韩信感觉心中羞愧,但也只是一时。
他知道自己身怀强力,能建立不世之功,只是没遇到恰当的时机而已。
暂时的不能养活自己,那又如何?
待日后他显出光芒,千金万粮都唾手可得!
昔日,有人嘲笑他,说他是个胆小鬼,平日佩剑,只是壮壮胆气,掩饰自己胆小罢了。
还道:“你要是有胆,就拿剑刺我,要是没胆,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韩信笑了笑,没跟他争辩,从他胯下爬了过去。
笑话。
大丈夫的伟业,难道要靠无故刺杀他人来证明吗?
当然,韩信做出第二个选择,更加是因为他知道,一旦刺杀那人,他就要承受牢狱之灾,还要被那人的亲友报复,得不偿失。
韩信依旧在寻找最合适的时机,为此不惜蛰伏,即使忍受胯下之辱,又如何?
对他来说,那根本无所谓,他什么都不会缺少。
他,韩信,性情洒脱,乃至于此!
可是,他即使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忍饥挨饿,胯下之辱,他也没到达过如今这个地步!
他的肚子咕噜噜叫着,房间的地上,有一盘发黑馊掉的食物,还被人踩了几脚,等着他去吃。
他现在又冷又饿,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体力的流失,四肢渐渐没有力气。
韩信知道,他快要死了。
他记得自己小时候熟读兵书,喜好兵法,渴望到战场上纵横捭阖,指挥千军万马。
可是,父亲却对他说:“战争无益于黎民,何以得以天下大治,能长治久安否?”
关注到他的喜好,父亲又道:“你的才能,在六国间的小战争中是得不到施展的,必须要遇到天下大乱,你就会成为乱世枭雄,建立不世之功!”
“可是,我的孩儿,我不希望你建立多大的功绩啊,这得会有多大的乱世,要死多少人啊?!”
“我要天下承平,那就是最好的了。”
但是,韩信听他说这么多,却只记得其中的一句话。
你的才能,需要天下大乱,才能施展!
因此,秦朝征兵时,他没有去。
而是南下,来到了赵佗处。
那绝不是因为,秦朝征兵大多从闾左征收,他一个闾右之人,轮不上,只能服徭役……
而是因为,韩信看出来了,赵佗有反心!
一旦跟着赵佗反大秦,那不就是天下大乱吗?
这是整个天下的战争,而他的才能,就要在天下的战争之中施展,日后封侯拜相,名流千古!
他怀揣着巨大的野心而来,投奔了这个造反的第一人,就如同正史中的韩信投奔了项羽一样,如今项羽废了,就有了赵佗。
可是,也如同正史一样,韩信依旧不被重用。
以韩信的高傲,正史之上,劝说项羽不被重用,就离开项羽,劝说刘邦不被重用,就离开刘邦。
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才将他追回来,继续辅佐汉王刘邦。
像他这样高傲的心性,愿意屈居于赵佗手下,老老实实的带领一支残兵败将,去对抗王离,已经是委屈至极了。
也是因为天下承平,实在合了他父亲的心愿,韩信心想,除了赵佗,实在是无仗可打了。
他只能勉强当个小卒,一步步拔地而起。
可是,就这样!
依旧被陷害!
被投入大狱!
韩信心中,有股难以名状的愤怒。
如他之才,已经如此低下于人,竟然受到如今待遇!
赵佗之处,不能留人啊!
他心中叹息,赵佗必然会输给大秦,此人不是明智之主,有才之士会被他气走,无能之士会附庸于他,此人必败无疑!
只是可惜,他看错了人,如今就要死在这里了。
他的满腔抱负啊,他的一身才华啊!他是注定要在战场之上大放光芒的人啊!
如今,一切俱已成沙矣!
韩信的心中一片灰蒙蒙之色,未来的前路已断,他注定要死在这里了。
他现在好饿,好渴啊。
他的目光,看向了地上的那一盘食物。
昔日他能够忍受胯下之辱,如今,竟然不能忍受一盘漆黑的,被踩踏的食物吗?
可是,真的不能。
那盘食物明显的已经发嗖了,无法入口了。
即使吃进口里,吞进肚子里,也是对自己身体的坏处,更大于好处。
他已经就要死了,就不委屈自己承受吞入这种食物的折磨了。
韩信摇了摇头,苦笑一声。
没想到他的满腔抱负,竟折于此!
大丈夫的不世功勋,无穷伟业,都没有机会实现了!
他心里无限悲凉,渐渐落寞下去。
就在这时。
“唰唰!”
一片刀光闪烁出璀璨的光影,映入韩信垂下的眼睑。
“谁?”
韩信猛地站起来,就看到外面一个浑身带血的壮士。
这人长得身材魁梧高大,黑衣蒙面,脸上一片血光,身上也飞溅的到处都是红色,看到韩信之后,眼中亮光一闪而过,就拿手上的大刀猛的劈开牢门。
“走!”
“你是谁?”
韩信迅速走出去,边走边问。
“我是大秦天子派来救你的人。”
“秦朝?”
韩信停住了脚步,惊疑未定的问。
“没错,你与王离对峙一月之久,秦王怜惜你的才能,不忍心你死在赵佗的地牢中,因此派我来救你。”
听到这里,韩信冷笑:“秦王连赵佗的地牢都能随意来去,为何不打不过我一支小小的残兵败将呢?”
“这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大抵是练兵吧。”
壮士没有多说,只管往前走去。
练兵……
韩信想起对面王离那稚嫩的脸庞,心中愤怒渐起。
想他不世之才,都只能领导一支残兵败将,苦苦对抗支撑秦朝大军,连养活士兵的粮食,都要低声下气才能要到。
可是对面那年轻将领,什么都不懂,打起仗来跟过家家似的,居然能让秦朝出动大军厚粮,随意练兵!
对方连一只残兵都推不下,一直被阻隔在长沙郡之北,到后来甚至时时战败,秦朝竟然都未曾对其稍加训斥,只是为了磨练那稚嫩将领?
呵!草木之质,凭何享皓月之光!
金石之质,又凭何被粪土掩埋!
想到这里,韩信的心中蓦然生出一种悲怆之感。
时运不济啊!
“愣什么,快走!”
满脸是血的壮士回头,没想到这事还发起呆来了,猛的一巴掌拍到他肩上。
韩信抹了一把脸,赶紧把心中的杂念去除,拼命向外跑去。
他得离开这里,才有机会延续生命,继续那未创的事业。
王离小将,得到这一切,你根本不配!
两个人一路往地牢外跑,外面,无数被关押的犯人伸出手,哀嚎着想让他们带他们一起出去。
两个人通通没有理会,只管往最外面跑去。
一路上,许多玉竹都被杀死,倒在地上,外面有人接应他们,看到他们以后,纷纷指引道路。
终于,一群人离开地牢。
韩信终于看到了外面的月亮,月光稀疏的照下来,映照在他苍白的脸上,也映照在旁边人浑身的血际之上,映照在作为茂密的草丛中。
“哈哈!”
“哈哈哈!”
逃出生天,韩信一时感慨顿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笑什么?快跑。”
救他的壮士一脸看傻子似的看着他,喊道。
韩信笑声顿止,抹了把脸,继续跟着往更远方跑去。
终于,一群人离开赵佗方的地牢,都坐在地上呼呼喘气。
救韩信的壮汉来到一条小溪边,捧了把水洗干净脸,道:“真不知道长史为什么让我们来救你,你这个人,真看不出有什么稀奇的。”
“长史?”
韩信听到这两个字,忽然感觉心中一阵悸动。
他想起一直以来自己的遭遇,好像抓住了一条什么线。
从一开始,任嚣的运粮队来冤枉他,到他离开以后,他的军队莫名解散,投靠大秦。
一切都显得无比的奇怪和诡谲,仿佛在暗中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操纵着这一切。
但是,他韩信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又有谁特意将目光投放在他的身上呢?
现在,这个人似乎要出现了。
长史。
秦朝的某位长史吗?
他又是奉谁的号令,是秦王扶苏吗?
韩信不知道,他此刻已经猜中了真相。
但是,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他就无语的摇了摇头。
在心中否决掉了这个想法。
秦王扶苏是什么人?是九五之尊,是天下之主。
天下之主,国事操劳都忙不完,怎么会将目光放在他这么一个小小的无名之卒身上。
他最大的功绩,也就是抵抗过秦将王离一个多月,那也是对面为了练兵,因为对他动真格的。
并不代表他就有多么强大。
他那样一个小人物,怎么可能引起扶苏的注意呢?
所以,那位长史,很大可能是王离的一个智囊,使用了反间计,来离间自己吧!
王离和自己对峙了一个多月,但是却无法突破防御,被阻击在长沙郡一个多月不能南下,恐怕难受之极,着急无比。
于是,动用谋士方略,采取反经济,釜底抽薪,从赵佗处离间自己!
想到这里,韩信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总算渐渐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