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122章 第 122 章

第122章 第 122 章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七零年代青云路!

前往服装厂的路上, 宋恂与魏臣详细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其实,整件事很简单。

去年十月份,市商业局的同志在广交会上与日本客商签订了一份一万打,也就是十二万件小人衫的合同。

商业局的同志回到海浦以后, 正赶上地区要将外贸业务剥离出来, 所以这份合同也就顺理成章地转交给了新成立的外贸局。

外贸局综合考虑了全地区所有服装厂后, 将这份订货合同交给了海浦服装总厂。

而服装总厂那边因为种种原因, 拒接了这份订单。

“为什么非得让这家服装厂生产小人衫?定山县那边的纺织厂服装厂那么多, 另外找一家不行吗?”宋恂又建议,“南湾县团结公社前两年也成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服装厂, 可以生产出口衬衫。”

这家不行就换一家,没必要跟他们死磕。

“生产这种小人衫对设备是有一定要求的, 如果设备水平跟不上,很可能无法通过质检。服装总厂是市服装公司下属最大的服装厂, 设备也是所有厂子中最先进的。”

宋恂又简单问了厂里几位领导的情况,便让他们在外面稍等, 自己到传达室进行登记。

“师傅, 陈副厂长在家吧?”

“你是哪个单位的?有预约吗?”

“没有预约,但我是陈厂长的熟人。您可以打电话跟他确认一下, 就说我是南湾县团结公社工业办的宋恂。”

传达室的师傅给厂部打了一通电话, 隔了两分钟后,让宋恂做了登记便将人放行了。

小刘刚与厂长吵过架, 给传达室师傅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没有被放行, 魏臣倒是跟着混了进来。

陈副厂长就是那位将合同退回来的生产副厂长, 这会儿正在厂房门口等着他们。

见到宋恂后, 陈副厂长与他客气地握了握手说:“宋主任, 好久不见了,听分厂的樊金枝说,你调任去县里了?”

“呵呵,昨天还在县里,今天刚去地区外贸局报到了。”

陈副厂长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便懂了,“你不会是为了那一万打小人衫来的吧?”

魏臣在旁边介绍:“宋副局长今天刚来报到,办公室还没进,就来了服装厂。”

“该说的我已经跟你们那个刘同志说过了,还有什么疑问你问他去!”提起小刘,陈副厂长的脸色就不好看,当面给小刘告了一状。

“宋主任,既然你现在是外贸局的领导了,那有件事我

得跟你提一提。你们外贸局年轻同志的口气也太大了!我们退了一个订单就说我们不顾大局,影响全省外贸发展的大计?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省外贸局长呢!这订单又不是我们签的,签之前也没问过我们能不能生产。退单的责任不能全算在我们身上吧?我老陈是什么样的人,你也是清楚的,我这个人吃软不吃硬!他要是好好跟我说话,我还能心平气和地跟他谈,要是不顾我们厂的面子,那就对不起了,我也不能给他面子!”

宋恂打着哈哈说:“小刘那边回头我会批评他的,我今天来主要是想问问咱们厂退单的原因,看看还有没有商量&a;ap;ap;303

40;余地。陈厂长,你还是陈工的时候咱们就认识了,已经是老朋友了。你不会让我第一天上班就惨遭滑铁卢吧?我这三把火还一把也没烧呢!”

陈副厂长将人请进了厂房门口的办公室,叹着气说:“我也想赚这个外汇,但是现实情况不允许呀!”

“有问题咱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你先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陈副厂长拿过魏臣带来的那份小人衫的合同,从其中抽出一张相片说:“订单上签的是这种‘32支精梳浅色镶胸花三角领’儿童衬衣,你看看这合同上写的要求……”

宋恂已经提前看过了,没觉得合同中提了什么苛刻的要求。

“简单总结下来就是,工艺高、批量少、难度大。”陈副厂长说,“小宋局长,咱们之前合作过,团结公社的分厂是怎么生产衬衫的,你应该是有印象的。分厂的整个厂只生产一种衬衣,年产量两百万件!”

魏臣插话说:“陈厂长,12万件也不是小数目了,外贸局信任服装厂的生产能力,才把这么大的单交到你们手上……”

陈副厂长对他就没那么客气了,呛声道:“你们签单的时候,为什么不问问我们厂里能否生产?为了赚钱,什么订单都往回接,根本不考虑工厂的实际情况。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外贸局的工作也太好做了……”

他们这些生产出口商品的厂长已经给外贸局的工作找到规律了——生产工厂干,销售靠口岸,上下管不了,只在中间转。

这些人整天不干什么好事,只剩了一张嘴和一双腿,交付的日子一到,就跑来厂里催单。

安抚住还想解释什么的魏臣,宋恂问:“陈厂长,‘工艺高、批量少、难度大’并不是合理理由,外贸商品几乎都有这个共同点。您还是说说退单的具体原因吧,我们也好对外商有个交代。”

陈副厂长直言:“首先就是原材

料的问题,这款小人衫要求的是32支精梳棉纱,对棉纱的要求非常高。我们平时生产的衬衣大多是的确良的,基本用不到棉纱,所以目前储备的精梳棉纱并不足以应付12万件小人衫的生产。我们倒是有大量的普通棉纱储备,但是人家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要求使用精梳棉。”

“原材料的问题好说,我们外贸局做的就是为企业服务的工作,‘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基本原则。只要咱们厂能开工,外贸局就能想办法帮厂里调剂来一批精梳棉。”

陈副厂长摇头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们打板设计一次,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而且童装的颜色花哨,需要特殊的配饰和特殊领型,虽然用料少,但缝制工艺复杂。生产一件这种小人衫的成本比成人衬衫高30!价格却与成人衬衫差不多。”

成人衬衣都是同色的,一块大料全部搞定,而这种童装至少需要四种不同颜色的面料,缝制过程复杂很多。

虽然服装行业的利润高,但小人衫是真的赚不到什么钱。

宋恂问:“陈厂长,合同早就送来了服装厂,这些问题也是早就存在的,你

们既然不满意这份订单,为什么不早说?早点沟通的话,也能让我们寻找其他企业进行生产。”

“用时用料这些事都不是什么大事,我们当时想的是,这只是第一笔订单,虽然会吃点亏,但是如果后续订单能跟上,提高产量以后,这种小人衫还是有得赚的,薄利多销嘛。”陈副厂长却突然气愤道,“但是,我们厂被你们外贸局的同志欺骗了!”

“什么意思?谁骗的你?小刘?”宋恂都快听糊涂了。

“不是小刘,是另一位同志,我记得是姓孙的。”陈副厂长皱着眉毛说,“这次的订单其实只是一锤子买卖,后续订单根本就跟不上!我们厂已经给小人衫打板了,也找到了精梳棉的货源。但是上个礼拜,我们的业务员带回来一个消息。跟咱们签单的这位日本客户原本有一个固定合作的服装厂,这次不知出了什么问题,突然将订单转给了海浦的企业。但是据可靠消息,上周人家已经将下季度的订单又重新签给了之前的服装厂。”

“为了一万打小人衫,特意空出一条流水线,影响其他产品的生产进度,实在得不偿失。我们不能赔本赚吆喝吧?”

魏臣没想到这里面的问题还挺复杂的,但还是尽量争取道:“你所谓的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外贸局一定尽量配合着解决。但是,如果服装厂在当下退掉合同,那么退掉的就不只是合同了,还退掉了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

陈副厂长当场就黑了脸。

“你们外贸局的同志是怎么回事?一个个的都爱给人扣大帽子,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我们当然会支持,但是不能以牺牲集体利益为前提。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这笔订单会让我们厂亏本!你要是厂长你能干吗?”

亏本的买卖确实做不得,宋恂也没为难人,起身与对方握手说:“陈厂长,基本情况我了解了,咱们搞外贸工作,不可能保证每一笔订单完成后还会有后续订单跟上。外商跟咱们签单的时候也没保证下次一定会合作。当然,可能是我们外贸局的同志表意不清楚,让您误解了。这样吧,我们也回去核实一下外商那边的情况,咱们厂要是确实有难处,我们也不强求。”

从服装厂出来,魏臣就有些着急。

全地区也就服装总厂有这个生产能力,如果真的让他们把这份合同退回来。

这个外贸任务八成是完不成了。

小刘在大门口等着,听说了宋恂的处理结果后,不理解地问:“宋局,外贸任务哪是他说不想干就不想干的?这是硬指标,让他们厂生产就行了!”

宋恂已经很多年没见过这种没眼色的愣头青了,偏头将他打量一番问:“你以前在什么单位工作?”

“商,商业局。”小刘下意识缩了一下脖子。

“商业局能管得到工厂的生产任务吗?”

小刘:“不,不能吧。”那是工业局和计委的事。

“那你为什么觉得外贸局就可以指挥工厂完成生产任务?”

“外贸局跟商业局又不一样。”

“没什么不一样,一个负责内贸流通,一个负责外贸流通。咱们都管不到人家企业身上,

”宋恂偏头一字一句道,“地区外贸局成立时,对外贸局的定位很明确,为全地区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相关服务。重点在‘服务’这两个字上。”

你跑到人家厂里,颐指气使地发布生产任务,还指望人家厂长给你什么好脸色?

“工贸团结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咱们不是企业的上级单位,企业用不着对咱们负责。”

小刘不服气,但也不会当着领导的面反驳。

他心里想的是,不强制要求企业,那最终为难的就是外贸局,完不成任务就是局里的问题了。

重新返回单位以后,宋恂跟魏臣交代了两件事,一是查找全地区范围内其他愿意生产这款小人衫的企业,二是核实一下陈副厂长所说的,日本客商是否真的已经将下一季度的订单交给其他工

厂了。

宋恂今天刚来报到,就被喊去开会,开完会又跑去了服装厂。

他回来的时候,再有两个小时就该下班了,但自己的办公室在哪,他还不清楚呢。

办公室主任曲涛一直关注着宋恂这边的动静,听说他回来了,便赶紧带着他去了提前准备好的办公室。

“宋局,这间办公室我们这几天一直打扫的,我跟南湾县那边的同志特意打听过了,听说你爱养花,我还特意弄了两盆君子兰摆在窗台上。”

宋恂:“……”

他哪有心思养花?只是偶尔将裴主任那里快被淹死的花,挪到他办公室里渴上两天。

“你看这间办公室还可以么,要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咱们可以再换。”曲涛语气真诚。

宋恂简单睃巡一圈,就将整间办公室的情况尽收眼底了。

不大的小单间,办公桌和文件柜就占了大半空间,唯一的亮点就是窗台上两盆绿油油的君子兰,以及不错的采光条件。

外贸局只有这么几间办公室,现在都被占着,即便他不满意,恐怕也没有备用的。

“挺好的,让曲主任费心了。”宋恂笑着道谢,又提了一个要求,“另外再帮我挂一张咱们海浦地区的地图就行了。”

“哎,我马上去办。”

根据曲涛这些年在办公室的工作经验,他就怕那种什么要求也不提,一副高深莫测,让人摸不透心思的领导。像宋恂这样主动提出明确要求的,才是他乐于打交道的。

他掏出笔记本,很认真地在上面做了记录,又问,“宋局,你对秘书人选有什么要求吗?”

宋恂对秘书没什么要求,他甚至从没奢望过单位会给自己配秘书。

整个单位才二十来人,三个局长再配三个秘书,这就用掉六个名额了,五个科室再有五个科长,那这单位里还能剩下几个大头兵?

不过他还不知道另两个局长的情况,便只说:“我这边好办,先让韩局挑吧,他刚从省里下来,需要有个本地人帮衬一下。”

曲涛秒懂,很贴心地说:“岑局和韩局的秘书已经就位了。”

“我最近可能会去下面的工厂做调研,往外跑得勤,你帮我安排一位年轻男同志就行。”

“呵呵,”曲涛不好意思道,

“咱们局办公室加上我,目前只有两男一女,三位同志,我暂时给岑局充当秘书呢,闲着的只剩一位叫孙静的女同志。你看……”

“哦,既然人手这么紧缺,就不用给我配秘书了,办

公室得留出机动人员。有什么事我去跟几个科长直接联系。”宋恂也不是非得用秘书。

曲涛其实也觉得给年轻男领导配一个年轻女秘书不太妥当,但是他们这边什么都是新的,人员还没到齐,他这个办公室主任还得身兼数职呢。

“要不我从下面科室给你调一个人临时用着吧?等办公室进新人了,我再帮你物色一个秘书。”

“办公室还要进新人?”

“对,咱们局里是35人的编制,办公室还可以进一个。”

宋恂想了想说:“那我跟你推荐一个人吧。”

“行啊,求之不得呢。”他们这边是冷衙门,有点门路的都不乐意来。

“南湾外事办有一位叫齐麟的年轻同志,外事工作做得不错,外语也说得很好,局里如果没有其他合适人选的话,可以对这位同志考察一下。”

宋恂给曲主任推荐了一个秘书人选后,便猫在办公室里看地区外贸工作的资料。

此时的外贸工作就是由地区的外贸公司组织出口货源,然后调拨给省城的专业进出口公司转运出口。

其实地区的对外贸易公司就是地区外贸局,这会儿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宋恂还兼任着外贸公司副经理的职务。

而外贸公司的商品收购业务是完全按照国家批准的计划执行的,具有指令性,不能随意变动。

他们去年在广交会上签的这份合同已经报给省外贸局了,所以这份合同就是他们今年的计划任务之一,在执行中如果遇到意外情况需要修改的话,是需要报国家批准的。

是以,这个退合同的行为,并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外贸局如果确定无法完成这项计划任务,是需要提前上报的。

刚成立外贸局,就先来个退单,哪怕宋恂同意,岑冠寿也不会同意的。

临近下班的时候,方典敲了敲办公室的门,晃悠着走了进来。

他打量着宋恂的办公室说:“你不是副局长嘛,怎么只分给你一个这么小的办公室?你去楼上看看我们副局的办公室是啥样的!”

“我们是小衙门,能给我单独匀出来一间办公室就不错了。”

方典背着手在小办公室里品评了一番,扭头问:“宋局长,可以下班了吧?老吴打电话说,今天去你那边吃饭,顺便干活。”

宋恂瞄一眼挂钟,将还没看完的文件塞进包里,起身说:“你们轻工局下班都是踩着点的?我还想去机关托儿所看看呢,这个周末我家那两个小子就该被送过来了。”

“不用

看,托儿所就在咱们这栋楼旁边,特别近。我们办公室的窗户正对着托儿所的院子,每天一早一晚都能被叽叽喳喳的孩子吵死!快走吧,听说活不少,不知道几点才能干完呢!”

宋恂没申请单位的住房,打算直接住进先锋路的小洋房里。不过,那房子只大致做了清扫

,许多地方还需要修补。

尤其是地板,一楼有几块地板早就折断露出下面的青砖了,对于有两个皮小子的人家来说,不太友好。

另外,浴室的浴缸也需要重新疏通管道,等到那两个小子来了以后,就可以洗澡了。

要干的活确实挺多,宋恂也歇了去考察托儿所的心思,先带着方典回家搞基础装修了。

宋恂在城里为双胞胎的到来做准备工作,而宋吉安和宋延安这两个当事人,早已经把他们辛勤的老父亲抛诸脑后了。

县委大院的房子退了,市里又暂时没有安顿下来,这两天双胞胎就跟着妈妈在生产队里生活。

不用上托儿所,又有姥姥姥爷小姑小叔带着玩,这俩孩子早就玩儿疯了。

项小羽下班回来的时候,正看到她队长爹挑着两个水桶进院门。

“爹,我们自己打水就行,你别忙了。”说着就要过去帮忙把两个大桶从扁担上取下来。

然而,还没等她走到近前,便有两颗脸蛋通红的小脑袋突然从水桶里探了出来。

“妈妈!”延安嘎嘎笑着喊,就差问一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了。

“……”项小羽在他脑袋上摸了一下问,“你俩跟着姥爷干嘛去了?”

项英雄赶紧给两个外孙使眼色,结果媚眼抛给了瞎子,这俩崽根本就没看到,齐声回答:“坐船啦!”

“!!!”项小羽不可置信地看向亲爹,“你带他俩上船了?他们才多大呀,你就敢带他们上渔船!”

项英雄在两个藏不住话的脑袋上一边拍了一下,强辩道:“这么大的男娃了,上船待会儿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你二哥小时候也上过呢!”

“所以他一辈子也不敢下海打渔!”项小羽气得想翻白眼,“我儿子要是被你弄出心理阴影了,我就跟苗玉兰同志告状!”

“不至于不至于!”项英雄讪讪地笑,“他俩嚷嚷着要坐船的!不信你问他们!”

小哥俩看出妈妈不高兴了,赶紧附和着点头。

项小羽心说,小宋哥说得对,还真得赶紧把这俩孩子送去市里上托儿所。

会不会变成纨绔子弟尚不好说,但是他们回村才

几天啊,整天在外面玩,小脸都被海风吹出高原红了!

本来打扮得挺洋气的两个娃,在姥爷手里呆了一天,彻底变成农村土娃子了。

宋恂还不知道自己儿子已经变成土娃子了,他还在操心一万打小人衫的生产问题。

魏臣跟整个海浦地区的大型服装厂都一一联系过了,可惜没人乐意接下这个订单。

海浦服装总厂那边发生的事,不是什么秘密。

连全地区最大的服装厂都是赔本赚吆喝,那其他小工厂就更没什么赚头了。

这些厂长互通有无的结果就是,魏臣这个生产科长起了一嘴的泡。

这件事是由生产科直接负责的,完不成任务,他作为科长难辞其咎。

“宋局,该找的服装厂我都找过了,真的没有能接单的工厂。”

宋恂抬头问:“其他城市的工厂你问了吗?”

“咱们是海浦外贸局,别的城市的工厂跟咱们也没关系呀!”

“怎么没

关系?生产任务是下到海浦外贸局的,我们只要能按时完成计划任务就行了。没有哪一条规定说咱们不能跟其他省市的企业合作。”

魏臣从来没想过还能这么玩,心里有些动摇,盘算片刻又摇头说:“这个订单连咱们本地的工厂都不做呢,人家外地工厂就算是有生产能力,也未必乐意做赔本买卖。”

“我这两天也了解了一下咱们外贸局的业务,其实在创汇分成这部分还是可以做一些文章的。外汇管理局给地方和创汇企业的外汇分成是每家5-7,其他的上交中央。咱们可以与那些急需外汇去购买进口设备的企业合作,从咱们的外汇分成里拿出2-3个点补贴给接下订单的企业。”

“这能行吗?”魏臣犹豫。

外汇那可是硬通货,哪是说给就能给的?

“岑局已经同意了。让出一半的外汇分成,总比一分钱也拿不到,还要被上级批评好多了吧?”

闻言,魏臣瞬间挺直腰板,来了精神,“这就好办了!有些企业那是宁可赔本,也要多换外汇购买进口设备的!我这就给那几个比较有名的大厂打电话。”

宋恂叫住他:“你还是先问问服装总厂想不想要这几个点的外汇分成吧,要是他们能接下这笔订单,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肉烂在锅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