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这个夫君有点野 > 第248章 248、大事

第248章 248、大事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这个夫君有点野!

这个回答,也算是求生欲满满了。

但显然张敏不是很满意,追根究底道。

“如果一定分个胜负呢?”

“……”

舒涵微垂下眸子,耳根发烫,声音低颤。

“你……”

这个答案,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但被人夸好看,心中难掩愉悦,张敏眼睛弯了弯,“没在骗我?”

舒涵摇头。

他历来不会说谎,这个答案也是真心实意。

倒不是说程桑长的就不如张敏,两人都是豆蔻年华,面容姣美清丽,各有风味。

不过是他更欣赏张敏这款罢了。

绥知看着自家公子微红的脸颊,眼珠子转了转,高声道。

“我知道我知道!”

张敏好笑的看着他,“你又知道什么了?”

见识过乖巧可爱的程域之后,她对这般年纪的小孩子也多了许多耐心。

绥知仰着小脸,眼神得意。

“我听人说了,公子这叫情人眼里出西施!”

舒涵只是微红的脸,瞬间红的透底,这种话怎么可以乱说,张姑娘还是个小姑娘呢!

他又羞又恼,难得肃了脸呵斥道。

“胡说什么!退下!”

张敏也被这话弄得一阵怔愣,虽知这只是小孩子的无心之语,心头却忍不住一阵悸动。

“哦。”

绥知被凶有些委屈,可怜兮兮的看了眼张敏,行礼退下了。

绥知一走,舒涵松了口气,刚想说些什么,便对上张敏满是水光的眸子,他脑中止不住升起绥知刚刚的话,到嘴边的话一噎,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张敏也尴尬的厉害,一时间,两人竟有些相顾无言。

好在,舒涵还记得正事。

一连缓了好几口气,他道。

“你在这坐一会,我去拿花盆来,帮你把兰花移植好。”

张敏怔怔点头。

没一会儿,舒涵就来了,移植的工具都是平常要用到的,就放在院子里,没几步路。

反而花盆要去小仓库里拿。

一连往返两趟,舒涵将所需的东西都备齐了,开始蹲在亭子外面移植。

好奇的张敏也忘了之前的古怪氛围,跟着站了过去。

她不是很懂他们专业人士的移植手法,只看到他在花盆里填了土,又将兰花栽进去,又覆盖了一层土,最后浇了些水,便完成了。

过程简单的令人发指。

“好了。”

舒涵将几盆兰花放在一旁,洗净了手。

“这种兰花十分好养,你将它放在院子里,每日浇上一些水即可。”

言罢,他又问。

“这里一共有六盆,我帮你搬上车吧?”

搬花的意思,是代表着她也该走了?

张敏看了一眼天色,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在桑域阁待了一个多时辰。

该移植的也移植完了,她的确没理由再继续待在这里。

这般一想,她点头。

“搬吧。”

舒涵搬起两盆,回头叫绥知,“绥知,过来搬花。”

远远的,绥知清澈的孩子气嗓音响起。

“来了公子。”

他还未到,张敏突然道。

“等等。”

舒涵疑惑的看着她。

张敏抿了抿唇。

“其他不用搬了,就放在你这吧,我院子里也放不下这么多。”

舒涵迟疑了一会,倒没有觉得这话有什么不对。

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在院里多种些东西的。

“……也好。”

“那它们……我帮你照顾。”

张敏笑着点了点头,声音也轻松起来。

“没事我会常来看它们的,你不要不欢迎我就行了。”

舒涵急忙摇头,回答的又快又干脆。

“才不会,我这永远欢迎你!”

张敏一怔,扑哧笑出声来,愣了愣,舒涵也笑了。

只搬两盆花,舒涵没再让绥知帮忙,独自一人将花盆送上了张府的马车,站在门口目送着马车远去。

身后,不知何时绥知跟了过来,正跟着他一起眺望。

眼看着自家公子许久都没有回神,绥知眨了眨眼,捂着嘴偷笑。

他的笑声,终于惊动了舒涵。

一想起这小家伙之前乱说话,害的他十分尴尬,舒涵屈指在他额间惩罚性的敲了一敲。

“因何发笑?”

绥知摸着一点都不痛的额头,依旧笑嘻嘻的。

“公子,你是不是喜欢刚刚那位姐姐啊?”

舒涵脸唰的红了,不管何时,他都是那个容易害羞的少年。

“别胡说。”

“我才没有胡说呢!”

绥知人小鬼大,“公子认识的姐姐就那么几个,也没见公子对哪个姐姐这么不舍,我虽然小,知道的可不少。”

被一个小孩子打趣,舒涵脸更红了,偏生绥知句句说的都对,他想反驳都不知道怎么反驳。

喜不喜欢,他不知道。

但张姑娘,是他印象最深的一位姑娘。

不同于阿桑姑娘的那种知己,而是另一种感觉。

“看,我说对了吧?”

绥知笑眯了眼,“公子,你现在的表现,就跟沈哥哥看阿桑姐姐时一样,嘻嘻。”

他跟着公子来桑域阁也有一段时间了,沈洵安和程桑平常都是一起来桑域阁,他自然见过两人间的相处。

舒涵被他说的全然没了脾气,无奈的拍拍他脑袋,叹气道。

“小孩子不要管大人的事,去陪钟大师聊天去吧。”

绥知哦了声,嗒嗒嗒的转身跑了。

桑域阁后院里,住的除了桑域阁的小二和侍女外,就只有舒涵和钟师傅两人。

钟师傅年纪大了,虽然院子里有人伺候着,但平常依旧难掩寂寞。

绥知来了之后,便时常去钟院玩耍,一来二去,倒跟钟师傅聊上了,这一老一小,如今关系好着呢。

*

沈府。

程桑回来时,时辰还早,程域去清河先生那上课去了,她本想去找沈洵安,却听府里的下人说,沈洵安在忙。

昨日踏春玩乐了一整天,今日忙也是应该的,程桑便没再去打扰他,而是去了主院找沈夫人聊天。

两母女关系亲近,一个是真年轻,一个是心态年轻,什么事都能聊几句。

城里最近有什么好吃的点心,有什么好看的衣裳、首饰,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一聊起来,便完全停不下来。

没一会儿,时间便到了中午,程桑顺势留在主院吃了午饭。

同一时刻,沈洵安却遇上了烦心事。

“我要你查的事,如何了?”

昨日回来时,时辰已晚,但尚青还是将白日在西元湖边听到的消息,禀告给了主子。

沈洵安一听,便十分重视,一大早就让尚青去查了,眼下尚青刚刚回来。

“公子,月息城那边,消息还没传回来,不过通过一些渠道了解,事情好像是真的。”

沈洵安眉头紧拧,俊容也变得严肃。

“不要好像,立即给我查!我要确切消息!”

月家把临州城这边看的这样重,连月枭都给派了过来,不至于突然放弃。

能让月枭悄无声息,慎重赶回月息城的,一定是大事。

如果月家真的出了什么事,有能耐对付月家的人,又会放过其他势力吗?

最近的临州城,好像是太平静了些,这么多势力云集,按理说多少有些摩擦,不应该的。

沈洵安神色越发郑重。

“庆氏、付家、常家,你都去查一下,还有其他外城势力背后的人,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

尚青也察觉到了不对劲,忙道。

“是。”

*

就在临州城陷入平静之时,京城一连发生了数件大事。

第一件事,宫宴上,一位刚有孕的妃子,遭人算计,当场落红,最后查出的凶手,是另一位嫔妃。

那位嫔妃最后被盛怒的皇上打入了冷宫。

这是宫中之事,本来顶多造成宫中动荡,与其他人无关。

可很不巧,这位被打入冷宫的嫔妃,姓月。

第二件事,武阳郡王府的大公子,出门时遭遇刺杀,现在还昏迷不醒。

老郡王求到了宫中,皇上一连派出了数十个御医上门救治。

第三件事,译王和庆氏女定亲了,婚期都定好了,就在年末。

译王风流历来有名,府中美妾无数,如今,终于要娶妻了。

只是,他的妻子不是什么重臣之女,而是庆氏女。

一时间,庆氏水涨船高,无数人趋之若鹜,上门攀好。

就在全京城都在议论译王和庆氏女的婚事之时,武阳郡王府里一片愁云惨淡。

沈询平面色苍白的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床前是一众御医。

外间,沈家老爷子,沈家老妇人,沈筑闽夫妇,沈询宁都在此候着。

见御医出来,一群人连忙围了上去。

“王御医,我家孙儿如何了?”

为首的王御医叹息着摇头,“伤势很重,不太好治,特别是,那一剑伤在了肺腑,即便日后好了,也会留下病根。”

“病根?”

这可不是什么好话,老夫人顿时一阵天旋地转。

“老夫人!”身边的丫鬟连忙扶住了她,为她顺气。

老夫人一把将她推开,“什么病根?就不能根治?”

王御医直摇头。

“很难,伤及肺腑,十分凶险,日后即便好了,也不能剧烈运动,不能受寒受惊,要时常休养。”

这位大公子是武阳郡王府日后的接班人,王御医也很郑重,但他能力有限,有些事实在是做不到。

本还抱有期望的沈老夫人和沈大夫人,一听这话顿时悲从中来。

不能运动,不能受寒受惊,还要时常休养,这几样加起来,跟废人有什么区别?

武阳郡王府大公子之名,在京城何其出众?

沈家上下对他寄以厚望,都等着他日后继续振兴武阳郡王之名,他怎么能废?

沈老夫人突然就落下泪来,狰狞着呵斥大儿子。

“我就说了不让询平出去,你非得说武阳郡王府的孩子经受的起磨练,这是磨练吗?那些人是想要他的命!”

“现在我孙儿废了,你满意了?”

“你个混账东西!”

她一边呵斥,一边对儿子拳打脚踢,沈大夫人既想帮忙,又对儿子的事痛苦不已,一时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还是沈老爷子一把拽住了沈老夫人。

“胡闹什么!”

沈老夫人只是呜咽的哭。

“有什么好哭的,人没死就是好事!”

沈老爷子又呵斥了几句,眉眼间难掩痛色,床上躺着的是他最看重的孙子,他当然也伤心,可伤心有什么用?

还是那句话,人活着就一切都有希望。

“老大,你写封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去临州城,让老二他们一家回来吧。”

被母亲拳打脚踢半响都没有喊一声的沈筑闽沙哑的应了声,转身走了出去。

沈老爷子又道,“老夫人身体经不住闹,你们送她回主院歇着吧。”

“是。”

伺候老夫人的丫鬟们,连忙将老夫人扶了出去。

一切人走完了,沈老爷子才叹了口气,对王御医等人道。

“还请诸位多尽些心,老夫必有重报。”

王御医连连摆手,“老郡王说哪的话,我等是奉皇上之命前来为沈大公子救治,哪能要老郡王的报酬,我等自会尽力。”

“就是就是。”

沈老爷子也没多说什么,只说了句多谢。

数十个御医,经过详细的探讨过后,定下了救治方法,之后,便只留了一位御医在此进行后续,其他御医尽皆回了宫复命。

皇上从众御医口中得知了沈询平的病情,不禁感叹起武阳郡王府这一代的命运多舛,大孙子废了,日后只能静养着,什么重要事都干不了。

而小孙子则是从小就有什么盲女症的病,当初沈老郡王也来宫中请了御医诊治,却没人有办法。

这一连两个出事,武阳郡王府以后谁人来挑起大梁?

皇帝对武阳郡王府还是上心的,叹息过后命人赐下了无数珍贵药材,用作沈询平的救治。

……

武阳郡王府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中,忙着救治沈询平,但这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其他动作。

沈询平遇刺之事事态严重,老郡王以京城安危为由,进宫求皇上严查,一番痛哭流涕下,皇上指派了数人调查。

老郡王还不满意,又跑去京都府尹要人,四处带兵查找线索。

除去这些,与武阳郡王府交好的势力也纷纷出手,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有刺客有关联的人,抓了一波又一波,查了一遍又一遍,无数人被牵扯进来,也搅坏了不少人的好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