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外室子的科举之路(女穿男) > 第99章 第99章6000(213-21

第99章 第99章6000(213-21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外室子的科举之路(女穿男)!

吴家在亲事上吃了一大亏。

本想着借着粥铺吃死人这事, 让苏成的铺子开不下去。

谁知道最后来这么一个神反转, 吴家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本想在许城买的地, 一个没落着, 还被人狠狠地参了几本, 说是吴家仗势欺人, 不止许城一个地方强抢民田。

京城周边的几个周府都有人被他们抢过。

这种事情, 景家人也是出了大力。

好好的地, 差点被吴家给吞了,后来卖给苏成,还亏了好多亏,自然心有不甘,再加上邻居的地也被苏成买了去。

均是因为吴家。

两家人一合计,便找各种吴家强抢民田的事。

吴家抢的地,虽说给银子,事实上, 人家都是十两左右一亩, 他们却非要压到二两。

压就压吧, 到了后来这二两都不给。

有景家在这边牵头, 被坑害过的, 立刻联合起来。

这其中还不泛有一些是铺子啊, 银子呀之类的,总之林林总总,一时间,皇上案头参吴家的本子都堆成了小山。

李二老爷趁着年初二, 大家来李家坐客的时间,将苏成叫到书房。

开门见山,“你干的?”

苏成以为李二老爷要说他文章的事,岂知一开口就说这个。

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李二老爷气道:“别跟我装糊涂,吴家的那些折子,全是你干的?”

苏成狂摇头,“我哪有那本事。”

他只不过暗示景家,皇帝想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

李二老爷脸『色』一沉,“别装,好好说。”

苏成也没想瞒着他,索『性』便把自己还了景家与他邻居的地,然后给对方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李二老爷真想抽他两下,“你小子,看不出来蔫坏蔫坏的。”

上次挖坟那事。

据说,还是他找人跟那对夫妻说的,那两人也是赌得『迷』了心智,听了那人的话,结果他一转身,又把主家人给找到。

在大堂上闹了那么一场。

后来曲大人找他吐槽了好久,说什么你这个女婿真是太鬼了。

别看长的老实,这心眼为什么这么多?

苏成傻笑道:“这不是被『逼』急了么,难道还是说,您其实是瞧上文家那小子,想让他给您做女婿?”

李二老爷呸他,“别给老子打马虎眼,你什么时候走?”

苏成立马道:“过了初五便走,不过有一事需要您向皇上说一声。”

李二老爷额角直跳,“说。”

“那地我不是还回去了吗?所以,他前面拨给我的银子,我现在是还不了他了,我前些日子在景大人的推荐下,买了他们那块的一个山头,我觉得那里种些『药』材不错,于是顾了许多人……”

总之,那银子他花了。

还挺理直气壮。

李二老爷拿书砸他,“臭小子,你这个样子,以后会有报应的。”

苏成躲开,同时出手抓住他的书,“所以,我决定去清西躲一躲,在那边休身养『性』三年,到时候待我回来,吴家这事怕是就解决了。”

太后和皇上总归是亲母子。

不是东方压倒西方,就是西方压倒东方。

“那五丫头怎么办?”

李二老爷还是头一次跟他谈李五。

苏成瞬间就被定格了。

李二老爷道:“我知道原先让你娶她,你心里不乐意,如今圣旨已下,你即使再想反悔也不可能了。”

苏成忙道:“没有,没有不乐意。只是觉得,先前什么身份都没有,配不上表姐。”

李二老爷没跟他继续纠缠这事,反而接着道:“四弟在书院设立了女子部,她过去,一是想陪陪祖父祖母,二是想去女子部当先生。”

苏成当时给银子的时候,确实听过这事。

这年头能读书的姑娘不多。

饶是许多有钱人家,也只不过是识几个字。

更深的也不会教,像李五这样的,的确是少数中的少数。

既然李五的目的是这个,那他就没有理由拒绝,“那我再等两日,与表姐一道上路。”

苏成原定的是初三便走。

岂知,如今又多了个李五,便把时间推后了两天。

清西比京城暖和,再加上他现在还在长身体的时候,厚衣裳就带了在路上换的两身,薄的一件没带,轻装上阵。

与他一道走的除了李五,还有李七。

他这次去清西,除了学习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成亲。

李六的婚礼定在今年的五月,苏成是没法参加了。

除了送点自己前面淘到的石头,还画了一幅画做为贺礼。

李七望着那幅『色』彩艳丽,近乎接近现实的油画羡慕不已,“我成亲的时候你也得送我一幅……”

苏成笑道:“那是自然,等到了清西我就开始画。”

李六这一幅,他是到了京城开始入手的。

送这个,还是因为李六当时在阮庆之那儿瞧见阮庆之画的猫,很是喜欢,苏成便想着有机会也送他一幅。

如今刚好当新婚的贺礼。

按照老规矩,在考试前大家都要蹭下苏成的好运气。

尽管离考试还有一个月,但不防碍李六提前蹭,苏小妹见大家都『摸』苏成的头,瞪着大眼一幅跃跃欲试的模样。

苏成将她举了起来,苏小妹立马便在他上拨了两下。

苏成:“……”

他家妹妹为什么像是在『摸』狗。

苏成这次离开没带虎子,带的是大牛和小山。

京里的铺子交给虎子和三丫打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赵大树他不太放心,既能被人古『惑』一次,便有第二次。

铺子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李六和他爹都能在这边看着,他倒是完全可以放心。

上了船,一路南下。

温度一日高过一日,苏成站在船头望着滚滚奔腾的江水,顿时豪情满怀,张口便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七都被他这诗震惊了。

一旁的素韵听得两眼直冒光,回头便跟李五汇报去了。

李五正坐在窗边看外头的风景,听了这话,微微一笑道:“他本来就挺有才华的,只不过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素韵:“……”

我怎么记得,您以前天天说他的诗狗屁不通,还不如卖油郎。

苏成他们到清西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底了,中途几个人还在船靠码头的时候,走走停停,买点什么新奇的玩意,一路玩着过来了。

到了清西,苏成直接就将东西搬到了书院。

刚好四房的小八和小九也在,他们四个人拼了一个院子。

收拾好,第二天一早起来,便跟着李七去见李老太爷。

老头子刚回来,在家休息了两年,如今越来越闲不住,索『性』在书院教书,因为他身份不同,起初向他请教的都是当地的举人。

后来,老头子索『性』开了个班,每周来讲一次课,慕名而来的举人倒是还有不少。

苏成都不用去李家,直接在书院就能见到他。

李老太爷望着比前两年见面,又长高了不少的苏成,再瞧瞧比前两年又胖了一圈的李七,好笑道:“你怎么不知道吃?”

李七这身材本来以为在船上颠上二十来天,定能瘦身成功。

岂知,大家都瘦了,而他却胖了几斤。

如今腰带刚好卡住,一直抱怨都怪苏成带他吃好吃的。

说完了身材,李老太爷又问了下苏成跟李五的婚事,皇上下旨赐婚,不是什么小事,说到亲事,就扯到了苏成干的那些事儿。

李老太爷跟李二老爷不太一样。

问清了情况之后,只跟苏成道:“你知道赚钱,比起你那几位舅舅可是强多了,比起老夫也强了不少。”

他们家人除了会读书。

全不懂经营,到了后来离开京城,才发现手头没多少钱。

苏成大窘,“我就是闲来没事,瞎弄。”

李老太爷笑道:“我听说你在岳城那铺子生意很好,无论是借着老师的名头,还是选址都很不错,主要是价格公道,能抓住一部分客户。”

苏成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那我在您这边开个铺子,您不选对吧!”

李老太爷:“……”

这孩子怎么一门心思想赚钱?

苏成手头上还有从小皇帝那儿得的一些银子。

清西就一个小县城,人口少,有钱人更少,他就没往大的整,只让小山去找了间二三十平的小门店,连鸡汁面都不卖,只卖一些简单的粥。

至于配菜,那就更简单了,这年头主要还是运输不方便。

否则,孙嬷嬷的那些酱菜,配粥最好不过。

他说干就干,李老太爷都被惊到了,晚上回去跟李老太太把这事一说。

在一旁绣花的李五,脸瞬间就烧了起来。

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李老太太笑道:“他爱折腾就折腾呗,左右又不是什么犯法的事,年轻人嘛,再说了他以后也要娶妻生子,多些生财之道,也是好的。”

李五的脸快要埋到绣蓬里去了。

李老太爷道:“话虽如此,可他现在不是更应该好好学习吗?小六今年都去考会试了,他倒是不急,却把心思都放在别的方面了。”

李老太太好笑道:“你倒是没别的心思,你儿子一个个娶媳『妇』的时候,你能拿出多少银子来?”

两人目前手上并没有多少东西。

就连办书院的钱,还是一家人东拼西凑的。

那两年,家里的孩子一个个大了,光是结婚就一笔不少的花费。

李老太爷不说话了。

扭头就瞧见李五在那儿偷笑。

“你个鬼丫头,你笑什么?”李老太爷一把将她手中的绣蓬给夺了下来。

上头绣了两只圆滚滚的团子,旁边还配了一首小诗,简单的极有情调。

李老太爷瞅了一会,见李五耳朵都红透了,也不好逗她,只清了清嗓子道:“那小子,还真有一套,瞧这画画得怪好看的。”

李五一把夺过绣蓬,吱吱唔唔道:“谁说这是他画的,这是我自个儿画的。”

李老太爷:“你知道我说的谁?”

李五:“……”

她居然被她爷爷给耍了。

见小姑娘一溜烟的跑了出去,李老太爷抚着胡子哈哈大笑。

李老太太白了他一眼,“你就知道逗她,这两日你可看了小七和阿成的功课?”

说到这个,李老太爷就来了精神。

苏成的文章他看了,简明扼要,但是又戳中要害。

这么一说,突然觉得跟那两只团子似的,看起来简单,却神魂俱全。

至于李七,他也不知道怎么形容。

你说他身边一个个都中了,而且全是数一数二的好,就他偏偏不用心,到了现在连典故都能用错,李老太爷差点拿砚台砸他的脑袋。

光记着吃了。

苏成在清西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铺子的事情交给小山去办,到了三月初全部整装好,选个吉日就能开业。

他自己则在书院里教大家书画和算学。

平时没课的时候,他就去李老太爷那里上课,除了时政之外,每三日还得交一篇文章。

日子不知不觉迈进了四月,铺子试营业了一周,终于正式开业,生意不好不坏。

京城那边的信件也寄了过来。

李六会试成绩不错,排在前二十名。

文如南的成绩也不算太差,比李六差了几名。

苏成看到这成绩单的时候,脑袋有点犯抽,“七表哥,你说我要是去考了,是不是也能中?”

李七最近被李老太爷利令减肥。

今日好不容易趁着李老太爷跟朋友出去钓鱼,躲苏成这儿啃个鸡爪,听了这话,颇为敷衍地回道:“能呀,你跟六哥不都是解元么,他能中二十多,你肯定也不差。”

苏成还在看名单,想在中间找自己熟悉的人。

还真找了两个。

会试结果一出,就该等殿试了。

苏成这边日子照旧,吃饭、睡觉、上课。

被他停了一年多的话本也捡起来重新写了,其中最开心的应该是李七,搂着苏成的胳膊欢呼道:“终于可以又催更了!”

苏成好笑道:“你还是担心担心明日怎么把自己的文章拿给外祖看吧!”

李七:“……”

还能不能愉快地做朋友了。

苏成这边日子过得很是悠闲,却在收到殿试结果的同时,收到了文如南这个殿试二甲十八名,被科举除名的消息。

李二老爷信里的内容很简单。

吴家强抢民田的事,告的人太多,皇上压不住了了。

而文如南先前欺负过的那些人,其中有一家被他打死的,父母不死心告到皇上面前了。

当时太后也在场,于是,皇上直接将其除名,交给大理寺审问。

强倒众人推,更何况文家平时嚣张至极,如今文如南出事,大家不火上浇油就不错了,谁还会手下留情。

原先在周城被扣压的案子,一件件被翻出来。

文如南这次是被钉得死死的了。

苏成看完,惊得半天合不拢嘴。

李七道:“怎么了,吓傻了?”

苏成扭头看他,“他倒台的太快,我还没动手呢!”

李七呸他一口,“你这还算没动手,要不是你当时在周城那么一闹,文家能倒的这么快?”

苏成:“我不是有意的!”

“少装了,举头三尺有神明!”

文家一倒,吴家那边便像被人打开了缺口的堤坝似的,又闹了起来。

除了强抢民田,欺男霸女,诬陷忠良之外,还参杂了好几条人命,这瓜苏成吃得目瞪口呆……

甚至还有人提出太后应该自省云云。

总之,后宫再也不许干政等等……

饶是苏成在清西这边的消息慢些,可依旧一波又一波的瓜被挖了出来。

吴家还没文家的事情中将自己解脱出来,反而生生将自己给捶死了。

这一年度大瓜,从年初闹到了年末。

吴家该削的权,该夺的爵全给夺了,吴太后一夕之间成了孤家寡人。

苏成坐在小凳子上看李五和李老太爷下棋,怎么也想不通,太后跟她亲儿子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非要跟自己的孩子抢权利?

李老太爷见他心思根本不在棋盘上,伸手敲了他一记道:“昨日布置的那篇文章写得怎么样了?”

苏成嚎了一声,“大过年的,您就不能让我休息两天?”

李老太爷道:“你年纪轻轻休息什么?到老了,有你休息的……”

苏成被他说得无地自容,只能把这两天写好的文章拿了过来。

李老太爷放下棋子,帮他看文章。

苏成觉得自己现在每天都在进步,可奇怪的是,每篇文章,老爷子都能提出许多问题,苏成每次都拿个小本子,坐在一旁,将他提的问题例出来。

回头再将这篇文章整理一下,再拿过来。

比起在京城时李二老爷那种只帮看他,再提出个人看法的指导方法更能让人进步。

今日李老太爷看完没提出什么建议。

反而望着苏成道:“你六表哥如今进了翰林院,听说他媳『妇』儿也怀孕了,你七表哥上个月也成亲了,说起来五丫头比小七还要大一些,你就没想到过成亲的事?”

苏成头皮一麻。

这一年来,他跟李五朝夕相处。

不说能培养多少感情吧,起码小姑娘对他已经不像小时候一样严厉了。

小时候她教他习字。

如今他教她书画,也没先前自己觉得那么别扭。

两人的关系更像朋友、同学、亲人。

嗯兄弟、闺密……

想了想便道:“待我中了进士,娶她不是更好?”

李老太爷掰着手指头一算,“的确更好,她那个时候都二十了。”

苏成:“……”

刚到法定年纪。

见李老太爷面有不愉,他没敢再继续这个话题,“我年后想去岳城看看,师兄前些日子来信,让我过去看看账本,而且有几个人想做粥,打我们铺子的招牌……”

李老太爷听他说过。

说他这种什么满地开花的,叫什么连锁店,还能给周边的农民增收。

李老太爷当时就想,这小子以后不去户部就可惜了。

见他一说起自己的铺子双眼放光的模样,李老太爷脸就黑了黑。

“把你七表哥也带上。”

通过一年的努力,李老太爷深深地发现一件事情,饶是他们家的基因再好,李七也只能到这份上。

能不能中举要看天意。

不过想想也是,他们家这些孩子当中,就没有一个有赚钱天分的。

若是李七将来能跟苏成学着管理庶务也不差。

到了他这个年纪,想太多似乎已经有点不合适了……

人设要绷住。

趁着过年期间书院还没开课,苏成带着李七便匆匆赶往了岳城。

时隔一年多再回来,他的铺子又扩大了一些,把隔壁给盘了下来,翻着账本,苏成有点吃惊,一年的营业额,在两千两左右。

也就是他前期的投资已经赚回来了。

而且这两千两是净收入!

再算上现在盘下来的铺子,事实上他还是赚了。

年前他也收到了京城的账本,怎么说呢,京城铺子贵,他主打的是送货□□。

但是那边的食材都是自家产的,所以整体算下来,赚得钱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与他想象中的差不多。

可岳城这边的净利润,他就有点搞不懂了。

阮庆之道:“我加了两道海鲜粥,其实岳城离京城不远,你若是觉得可以,咱们可以运送海鲜去京城,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为一个货源,卖给其他酒楼。”

苏成倒是没想过这个,默了一会道:“那咱们是不是得组一个商队。”

阮庆之黑线,“你想太多了。”

阮庆之喊他过来,一是看账本分钱,二是想跟他说说有人想开连锁店的事。

粥的配方他们不能给,但是他们可以配送食材,一份食材能熬多少粥,都是有规定的,还不至于砸了自家的招牌,要让无论哪个地方的顾客都能喝到最原始的味道。

就就涉及到对方得他们这边进原料的问题。

阮庆之介绍的是自己的几个朋友,苏成没什么意见,他们的粥还真没有什么坑害人的地方,而且价格也是明码标价。

除了粥铺,阮庆之还给他看了一样好东西——铅笔。

苏成见到货的时候有点意外。

他当时就是提了个建议,不成想这货居然真给弄成功了,虽然硬度与黑度方面有待提高,但是似模似样的,比他直接拿石墨好用多了。

阮庆之笑道:“我听说你在清西那边教书画,有没有兴趣来这边,刚好我打算开设一个西洋画,到时候你能帮忙教教。”

苏成忙拒绝,“千万别,我还想当官呢!”

他还真怕李老太爷说他玩物丧志,有些东西可以搞,但是得看你搞得时间。

在他没中进士之前,其余的都是浮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