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高山流水】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开局继承博物馆!
吴普没去打扰苏轼, 转去厨房做『奶』糕和香酥小黄鱼。
三花猫看起来很健康,『奶』水应该挺充足,过吴普觉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给它们做点零嘴也错。
当猫猫也有偶尔吃点零嘴解解馋的权利!
吴普才刚把香酥小黄鱼做好, 黑猫就跑到窗边探头探脑。
吴普取了个猫碗给它盛了条。
黑猫三口把热乎乎的香酥小黄鱼给吞了, 爽是挺爽,就是后知后觉发现烫到舌头了,在那疯狂吐舌。
吴普乐了,说:“看来要晾一晾给你老婆吃。”他把香酥小黄鱼和『奶』糕准备好,溜达去亭那边看三花猫母六猫。
黑猫远近地缀在吴普身后,跟个护送吴普的黑猫禁卫似的。
吴普把香酥小黄鱼端给三花猫, 又把『奶』糕分给五只小『奶』猫。
香酥小黄鱼的香味实在霸, 小『奶』猫吧唧着『奶』糕, 眼睛还一个劲地往它们亲妈的猫碗里瞟, 小模样儿可怜巴巴,瞧着怪可爱的。
可惜三花猫是只软猫猫,它一口一条小黄鱼吃得老香,并没有匀给自家崽们的想。
这位新手猫妈还朝着蠢蠢欲的崽们喵作为警告,大概是在说“回头你们喝『奶』就能尝到味了”。
小『奶』猫只能继续吧唧吧唧吃『奶』糕。
吴普投喂完七只猫猫, 也急着走,直接赖在亭拿出手机看苏轼的学吉他进展。
古代的君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孔就算辗转各国也抱着把琴弹几首曲以曲明志。
后来的读书人更是把这一习惯发扬光大,甚至给它赋予了许多超越音乐范畴的意义。
他们乐意自己弹,也乐意听人弹。
或是山水间自弹自乐,或是好友相聚长歌一曲,或是酒宴酣处丝竹齐奏载歌载舞。
文人和音律至少紧密相连了千多年。
即使跨越千年,苏轼还是那个苏轼。
他依然喜欢交朋友, 依然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
苏轼和对的小男生虽然交流起来有那么一点语言障碍,但对于他们来说算什么大问题,用手比划能比划明白的就直接比划,实在行还能打字沟通。
苏轼本身底错,只这么你来我往地教了大半小,居然已经能弹一段了。
学习这种事本来就是需要反馈的,苏轼一看自己能成调了,顿学得更来劲,那手速度连对的吉他大王都震惊已。
吉他大王教得更认真了。
也知是是因为苏轼的学习过程有感染力,评论区少人表示自己拿出刚买的吉他跟着学,居然也能弹出简单的调来!
到后那些很久弹吉他的人,也忍住拿出了自己的吉他。
一开始只是一个人加入,后来居然发展到几十近百个。
他们遍布全国各地,有的是学生,有的刚失业,有的曾做过音乐梦。
他们隔着屏幕和苏轼人弹起了一样的调,相同的旋律在同的地方齐齐响起,仿佛在无形中汇成了势浩大的合奏。
很多人一起做同一件事,莫名就让人觉得很快乐。
少后进来的观众都觉得这个直播间的画风非常奇特。
别的直播间要么劲歌热舞,要么激情开黑,要么剑走偏锋玩各种花样,这个直播间却是一个教得认真一个学得认真!
偏偏这直播间的观众还特别入戏,愣是营造出一股全员参与的热闹劲!
整个直播间有种“你要是学点什么就没和他人一块玩儿”的奇妙氛围。
呔,好怪!
居然有点想走。
吴普见苏轼明显沉浸于交朋友学技能的快乐中,也就由着他自由发挥去了。
接下来天,每个人都在适应新生活。
货郎和木匠每天负责把食材和木柴扛到大厨房,顺便轮流屋顶逐片逐片检修瓦片。
元娘负责烧火做饭,小囡跟在徐大屁股后帮忙拔草。
个小绣娘在认真学画刺绣图样。
韩娥则是跑到没人的地方练歌。
偶尔货郎人扛着东西路过听了一耳朵,都有点恍恍惚惚,脚步跟要飘起来似的。
冷冷清清的博馆忽然就热闹起来了。
转眼到了去百琴堂的日,吴普一大早醒来,去敲苏轼房门,问苏轼准备好了没。
苏轼有个书童跟着,现在连头发都有人帮忙挽了。他今天穿了舒适的袍,看起来很有点东坡味了。
宋朝从皇帝到士大夫把袍当便服穿。
一来他们大多崇敬佛,人到中年就爱追求点“遗世独立”“仙风骨”的出尘气度。
二来是袍宽敞舒适,穿脱起来都很方便,选个轻薄透气好料的话夏天还贼凉快。
当然,吴普给苏轼买这个原因是袍好买,从古到今形制都没怎么变化。
苏轼穿着就很习惯。
“还挺合身。”吴普瞅见苏轼的新造型,客观地给出评价。
本来苏轼就自带文豪气质,现在造型一跟,自然更是跟画走出来似的,乍一看让人由得生恍惚:这真的是本人吧?
苏轼见吴普一脸欣赏地看着自己,顺嘴问:“你要要也换一身?”
吴普连连摇头:“要没你在旁边我穿了也就穿了,有你在我才自取辱。”
衣服最要紧的是合适,否则就像是小孩偷穿大人衣服,怎么看怎么滑稽。
吴普很有自知明。
吴普和苏轼简单地吃了顿早饭,开车往市区出发。
百琴堂是由一座二进合院改造而成的,光是这店的地理位置就足以彰显它的底蕴。
车好往里开,吴普在周围找了个停车场把车停好,和苏轼一起信步往里走。
路少人好奇地往吴普和苏轼身瞟。
人都对这样的目光习以为常,信步来到百琴堂外。
工作人员含笑把他们请进门。
吴普打开背包,询问工作人员能能开直播。
工作人员笑着回答:“可以,没有问题。”
近年来国乐有复兴的苗头,百琴堂平也迎来少年轻孔,来店里拍照或者直播的人也有。
只要损伤店里的琴,百琴堂这边并在意客人在店里拍摄。
而且她们百琴堂的奔雷挑战是推荐制,一般人想挑战也挑战了。
外人根本知是怎么回事,要么把它吹得天花『乱』坠,要么酸溜溜地说她们故弄玄虚。
借这次机会让大伙了解一下真正的奔雷挑战也错。
吴普得到工作人员的首肯,麻溜把包里的无人机开了出来。
镜头对准苏轼,连接进直播间。
吴普和苏轼平都是想起来了就开播,播够了就下播,每天直播的间飘忽定。
粉丝们突然收到清阳直播间开播的提醒,又惊又喜地点了进去。
结果一点进去就受到暴击。
苏轼今天正式用古装亮相。
本来大伙看着看着t恤短裤都看顺眼了,骤然看到苏轼今天的打扮才惊觉“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话一点没错!
“啊啊啊啊啊啊啊我知该说什么好!”
“我也知该说什么好,馆长回去后把别的衣服统统藏起来吧,我要天天看东坡先生这样穿!”
“这是哪里啊?我看着像博馆。”
“看今天的直播标题,‘奔雷挑战’,这里是百琴堂吧。这个我正好听说过,百琴堂有把好琴叫奔雷,十年来都卖只借,而且只有通过了百琴堂主人的考验才能把它借到手。”
“对对对,我也听说过,据说前年有个非常有名的音乐天才想去借,还没借到手就通稿满天飞,吹得跟拿了含金量巨的业内大奖似的。结果人跟本借给他,他们工作室只好悄悄把通稿给删了!”
“听起来很牛『逼』的样,又长见识了。”
“啊啊啊好像有点印象,东坡先生能借到奔雷吗?我开始担了。”
直播间的观众只是随意地在弹幕闲聊,结果这些话却落入了有人眼中。
清阳直播间火得快了,仅在短短几天内人气暴涨,还迅速和个名极好的大主播交朋友。
这让少人眼红已。
看到吴普人还来到这么个很多人根本接触到的地方直播,有些人里更是羡慕妒忌恨。
等瞧见有人在弹幕里介绍奔雷挑战,他们眼珠一转,想到一个好主意:捧得越摔得越狠!
既然连业界一致认可的音乐天才都没通过这个挑战,难这个名见经传的落魄演员真能让百琴堂主人另眼相待?
现代社会有多少人又能写又能画而且琴还弹得贼啦好的?
难他真就是苏东坡本人成?
可能,绝对可能的!
所以他们要可着劲吹,吹得仿佛这个“东坡先生”天有地下无!
等会这个“东坡先生”失败了,乐可就大了!
这些人说干就干。
先搜出百琴堂那个奔雷挑战的介绍对着瞎吹一通。
找出当初那些参加过奔雷挑战并失败的人明踩暗踩一通。
最后表示这些人都是垃圾他们“东坡先生”才是最牛『逼』的。
一群人有组织有预谋地披着“东坡铁粉”的皮去拉踩了一圈,成功引起了少人的关注。
尤是那些靠流量为生的营销号和刻关自家偶像的粉丝。
随着各方人士纷纷下场,清阳博馆迅速被推到风口浪尖。
少人甚至『摸』到直播间准备看看苏轼人这次怎么收场。
相比场外的风起云涌、热闹非凡,百琴堂内的气氛却出奇地静谧。
吴普和苏轼穿过古『色』古香的抄手游廊,来到了改造成琴室的正房。
正房里头有扇古『色』古香的紫檀仕女屏风,头画着手持各种乐器的妙龄女,从用料、雕工和画工都可以看出这屏风价值菲。
屏风前摆着一架七弦琴,是最常见的仲尼式,琴身通体乌黑,线条简朴大气,颇具古风。
苏轼被引到琴前落座。
这琴明显是把好琴,苏轼见猎喜,等主人发话就先抬手试了试音。
音『色』也叫他很满意。
就算借到百琴堂传说中的镇店宝奔雷,这把琴对他来说也足够了。
左右他是正儿八经的乐师,对琴的要求算,答应来参加奔雷挑战也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苏轼转头看向吴普,眼神里的意是“我好了,你快帮我问问是怎么个挑战”。
吴普尽职尽责地继续给苏轼当起了沟通桥梁。
奔雷挑战的规则实很简单,没有外传言的那么玄乎,真就是以琴会友。
第一关就是“山流水”。
山流水的典故大伙都知是怎么回事。
俞伯牙弹琴想着山,钟期听了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俞伯牙弹琴想着流水,钟期听了就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管俞伯牙想表达什么,钟期都能听得明明白白。
所以这一关的规则是百琴堂的人弹一段曲调表达某种意象或者情绪,苏轼回一段曲调说明自己听到了什么。
只有来回三次都过关了,才算通过第一关。
这就很考验临场发挥了。
吴普把“山流水”这一关的规则告诉苏轼,让苏轼准备好了就说一。
苏轼立刻信满满地说:“我准备好了。”
吴普:“…………”
吴普把苏轼的话转告给立在一边的工作人员。
很快地,一阵悠扬的琴音从屏风后倾泻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