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关于避难所的未来规划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废土上的第四天灾!
“管理者的意思是,这个任务的奖励会提前给我们。”
老百京兔兔道。
“至于这个奖励是尖兵小队独享还是和其他玩家小队共享,就看我们了。”
“五十吨粮食...我觉得咱们怎么也没办法独吞。”
我又大又长道。
其实是可以的,六脚牛车的极限承载重量大概在十五吨左右,五十吨粮食只需要五台六脚牛车。
尖兵小队没必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其他小队。
“懒狗管理者,明显就是不想发任务,让咱们去发。”
瑟瑟老八:“纯纯几把大懒狗,天天在避难所里猫着B事儿不干,怎么会有这么懒的NPC?”
“大肠你跑什么?兔子?”
“啊呀...头突然晕乎乎的。”
头也没回,这次瑟瑟老八经验很足,直接就跑。
郑阔是哭笑不得。
自己真的很懒吗?自己是在决策好吧!
从避难所里走出来,郑阔走向正在建设房屋的地面基地。
工地。
这个原本对流民们来说稍显陌生的词汇,在郑阔提出以后,已经成为流民中的热词了。
在初步修建完流民们共同居住的房屋以后,郑阔对他们下发了新的任务。
建设更多的房屋。
原本,地面基地的流民们,只有三十多座房屋。
为了居住,他们只能两百多个人,缩在这三十多座房屋里,很挤。
但是没办法。
初期想要给每户流民都修建出房屋,是不可能的事。
首要的目标不是住好,是住上,是有的住。
在完成了这个初步目标以后,才能实现接下来的目标。
工地的不远处,靠近避难所的居民区。
在这里,将有上百座房屋,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全面完工。
这是项大工程。
不过,流民们显然很喜欢这项工作,因为这项工作代表他们能拿到更多的能量棒、贡献点,可以去换更好的衣服和更好的食物,这已经是他们在烂石头镇从未有过的体验了。
男人打猎或是进工地、女人做饭或是去做衣服。
流民们都能相对体面的在避难所生存下去。
没有人会突然跳出来抢走他们的食物或者是伤害他们,也没有人敢这么做。
上个这么做的,尸体还在树上吊着呢。
对于流民们而言,这里就是废土上的天堂。
所以,当郑阔提出工地的概念以后,流民们疯狂响应。
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数座新的房屋搭建完毕了,劳动成果最突出的十数名流民已经住进去了——不,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叫他们流民了,而是应该叫居民,避难所的居民。
按照郑阔的规定,地面基地的流民,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以后,就算是避难所的居民了。
至于如何拥有自己的房屋...
两种途径。
首先是买:每天的劳动结束以后,郑阔会给流民们发放能量棒和不等的贡献点,通过这些贡献点和能量棒的积累,流民们可以从郑阔手里买下这些由他们建设的房屋;
其次是贡献:这种就不是常见的情况了,从流民们加入避难所以后到现在,只有张博汉通过找到了块冻猪嘴瓜田,换了座房屋。
所以,流民们想要变成居民,那就得多劳动。
不过嘛,以后是否会出现房屋价格上涨,流民们买不起房屋而导致民情激愤等问题,这就不是郑阔现在该担心的问题了。
短期内,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张博汉正在工地上挥洒汗水。
避难所的木材储备已经很多了,暂时不需要玩家们和流民们全都去砍了。
所以,他来到了工地,继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老张,住进房子感觉怎么样啊?”
有流民,不,现在应该是张博汉的工友笑着开口道。
“那当然是好。”
张博汉笑笑。
“啥时候俺也整个房子。”
那个工友有点羡慕道。
“现在房子还没建过来呢,等这阵子房子建完,你也买个呗。”
房子的价格不算太贵,工友们咬咬牙也能买的起。
只不过,最近工地旁边开了个饭店,可是的的确确掏空了不少工友们的钱包。
吃惯了小炒鬣狗肉,又怎么能吃的下寡淡的青麦饼呢?
不过肉汤还是要喝的。
“嘿嘿,那就再说咯。”
那工友摇摇头,继续干活了。
其实很多流民的思维方式还没有转变过来:认为眼下这种安稳的局面还不知能维持多久,与其攒着钱去买房子,还不如说每天下班吃点好的,喝点好的回去呼呼睡大觉。
现在住的什么...宿舍,对,宿舍不是也挺好的嘛。
挤是挤了点,那不也能遮风挡雨?够用就行。
如张博汉这般的人毕竟是少数。
夕阳西下。
“下班下班!”
远处,周成周功两兄弟敲锣打鼓就往这边走过来了。
作为地面基地的守卫,他们两个平时还真起不到多大的守卫职责,多是做些杂活。
“下班咯!”
工地上的人们轰散,有的跑回了宿舍,有的跑向了饭店。
“来份咸肉片!”
“我要两份炒饭!”
“...”
饭店的生意很好。
李梅在后厨忙来忙去,没想过自己作为荒野猎人,还有开饭店的一天。
没错,李梅开饭店是郑阔的主意。
他要刺激流民们的需求,把钱都放在市面上流通,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等到避难所的货币发行以后,郑阔的目的就完全达成了。
形成独立的内循环经济体。
饭店只是个开始,后续还会有澡堂子、酒馆等娱乐场所的搭建。
等到娱乐场所完全搭建完毕以后,避难所的整体实力,会毫无疑问的再上个台阶。
具体表现在玩家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常住人口的增加等等。
到时候,避难所拥有了最基础的自保能力,就可以立足于达阳市郊的废土上了。
内循环经济体,就可以转为外循环了。
义务教育体系,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上避难所的日常。
不过,
现在郑阔也有头疼的事儿。
“他吗的..人手不够啊...缺人,太缺人了...”
郑阔揉着脑袋。
上述的所有未来规划,核心都不离不开制定人和执行人。
郑阔是制定人。
执行人去哪里找?周山他们都快变成两个人了也不够用啊!
“让玩家们担任要职?”
这个想法,逐渐在郑阔的脑海里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