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开始提速的避难所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废土上的第四天灾!
还真是铁矿和铜矿!
郑阔表面不动声色,实际已经在掐大腿了。
上次他这么开心还是在发现避难所的时候,开启了避难所1.0的时代。
但是现在发现了金属矿。
很快,
避难所就要进入全面火器的2.0时代了。
人人有枪。
什么B萨满营地?
我打的就是你们这群逼养的萨满和兽人,狠狠的打!
排队枪毙!
【不中嘞捞翔】:“俺看这铁也妹有人要哇,俺捡嘞。”
郑阔依旧面无表情:“你做的好,你做的很好。”
“那俺能有啥奖励?”
不中嘞捞翔期待道:“能给俺来套外骨骼不,想疯嘞。”
尖兵小队,就是玩家们的标杆。
他们身上穿着的、用着的,都是其他玩家们奋斗的目标。
郑阔看了眼【不中嘞捞翔】,后者缩缩脖子,但还是很期待道:“两座大矿嘞。”
“可以,但你得等两天。”
虽然避难所里现在没有外骨骼装甲了,但是可以去银泉城买。
或者是等游商来也行。
那玩意...说贵也贵,说不贵也不贵。
但价值是绝对抵不过这两座铁矿和铜矿的。
这不是矿啊!
这是避难所在入冬前解决萨满营地的希望啊!
得到了郑阔的许诺以后,不中嘞捞翔欢天喜的跑走了,应该是去和队友分享喜悦了。
“原料有了,就差机床了。”
郑阔想了想。
其实,相比于买,能做的话是最好的。
而且,避难所有工作台。
有图纸应该能做出来大部分枪械和子弹制作的相关工具。
之前只能做数据面板和劣等能量棒,是因为工作台自带的图纸只有这两样。
“待会去发个任务,看看玩家里有没有会做的。”
“如果没有,就只能买了。”
截止到现在为止,郑阔的心情还是有点激动。
这两座矿可真是...
来的太是时候了!
至于炼矿的种种设备和技术,和以上的机床同理。
能做的就做,做不了的就买。
得益于史莱姆森林,现在的避难所其实不差钱,富得流油。
仓库里的史莱姆晶核满的都装不下了。
“盟友势力的话,赵氏农庄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郑阔站在矿上,思索起这个问题。
“首先是从后勤方面考虑,赵氏农庄的粮食不少,而且有多年的开垦农耕经验,可以保证玩家们在和敌对势力交战的同时不会因为没粮食而饿死;
其次,赵氏农庄在达阳市郊已经存在了很久,自身的武装力量也必然是不弱的,否则掠夺者们不会放着这么大块肥肉不吃,去掠夺流民和其他的那些幸存者聚集地;
最重要的是,赵氏农庄给我的感觉还不错。
满足避难所的志同道合的要求。”
郑阔敲敲桌子。
“等周山买完机床回来以后,让他去趟赵氏农庄,谈谈结盟的事情。”
其实关于盟友,郑阔最初的预选势力就是赵氏农庄。
也就和这个势力还有点往来。
其他的幸存者势力是真的不熟啊!
“尖兵小队摸进了达阳市里...可以给他们发布个侦察变种游尸的任务;摸鱼小队去了西边,偶尔能碰到兽人,可以侦察下兽人的近期动向,最好在变种游尸浪潮来临以前把兽人的营地打下来;
幽灵小队在往北去...他们胆子倒是够大的,就不怕碰到银泉城和白河城的交战小队?
屠龙小队去了掠夺者老巢...收获不小,但我看复活的也挺频繁,不过等级提升的蛮快。”
想到玩家们,郑阔就很欣慰。
在经过了短暂的迷茫以后,玩家们对避难所的认同感和集体感极速上升。
利用不会死的优点,玩家们发了疯似的往避难所里带宝贝回来。
光魔能道具,仓库里最近就堆了好多件。
“入冬前,货币的事可以放缓,但房屋建造和兵工厂都必须完成。”
郑阔敲敲桌面:“避难所的临时居民有两百四十三人,其中五十岁以上中老年人六个,三十岁至五十岁中年人六十三人,十八岁至三十岁青年人一百五十四人,十八岁以下少年人二十人;
新增流民三百六十二人,其中五十岁以上中老年人无,三十岁至五十岁中年人九十六人,十八岁至三十岁青年人两百六十人,十八岁以下少年六人。”
“其中,临时居民中,有家庭三十六户,目前已有十三户家庭购买了房屋,成为了避难所的正式居民;流民中,有家庭十五户,距离购买房屋最接近的是单人,崔难升。”
这些都是基地守卫,周家人跑断腿才收集来的详细数据。
没有任何的偏差。
“避难所现有房屋二十八座,并且还在建设中;除此以外,宿舍共十八座,可容纳近三百人,预计在冬季来临以前,能再建二十五座至三十座房屋,十座至二十座宿舍,能够满足流民们和临时居民们的暂时居住需求,但这是在避难所没有新增流民的情况下。”
玩家们是不用房屋的。
他们下线就躺棺材,不是,趟休眠舱里就行了。
虽然个别玩家也向郑阔提出了购买房屋的要求,但郑阔并没有理会玩家们。
开什么玩笑,现在流民们还没地方住呢。
你还要买房子,不可能。
“地面基地的主干道修建的差不多了,水泥真是个好用的东西啊...接下来贸易区可以先自行开放了,就在地面基地西边,让流民们自行交换物品,等到时机成熟,可以把贡献点退出市场,进行新的货币推行。”
规划很容易。
难的是如何去做。
因为在规划的过程中,许多情况是理想化的。
许多难题是不会出现的。
但是在实际行动的过程中,许多在规划过程中未曾注重过的问题,都是会出现的。
这会大大增加实际行动的难度。
正所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就在郑阔思索时,周山匆匆忙忙赶了过来。
“这么快就把机床买回来了?”
郑阔下意识道:“没有人跟踪你吧?”
周山摇摇头:“不是的,大人,是赵氏农庄那边,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