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我在大唐读书成圣人 > 第184章 雄城长安

第184章 雄城长安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唐读书成圣人!

反正朝堂闹的很凶,文武本就对立,有人提议就有人反对。

但是真正能做主的实权人物,都是闭目养神,不参与他们无聊幼稚的讨论演讲,因为没意义。

江南府兵这次名声大噪,再加上高长林成为了大儒,地位水涨船高。

实权派人物,几乎都是世家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家族利益,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开口。

一位大儒,并且这次还立下开疆扩土的大功,谁都清楚高长林以后在朝堂的地位会再提升一大截,并且他的存在,几乎可以改变朝中的格局。

女帝在朝堂的话语权不高,只能任由那些官员吵闹,越吵越厉害,甚至大有动手之势。

到底该怎么处理,目前还在商榷之中,不过谁都知道,这次战争之后,朝堂…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又到了一天早上,高长林领着大军班师回朝,松、常两州数十万百姓夹道相送,依依不舍。

离开常州后,大军分成两股,大部队往江南府越州而去,但是另一股,则是去往长安。

显而易见,回越州的,都是普通将士,而去长安的,则是将领和官员。

一行人大概近千人,以高长林为首,迅速往长安而去。

大儒手段果然非同凡响,从常州到长安,少说也有五六千里的路程,就算他们使用文气和武气赶路,也得花费一个月的时间。

但是高长林大手一挥,文气喷涌,就将所有人席卷至空中,然后疾驰而去,速度比乘云飞舟也慢不了多少!

一个月的路程,愣是只用了六天。

六天之后,众人便到了一片高耸巍峨的城墙外面。

高长林指着那城墙,说道:“长安城到了!”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长安,已经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第一个被称为“京”的都城。

从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

汉高祖五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

汉高祖七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长安,拥有许多名号,比如第一个人口破百万的雄城。

而且长安海纳百川,不止有人族,还有妖族、蛮族等,在这里,人族的尊严到达了顶峰,无论外面的妖蛮如何作威作福,但是在长安城,都得夹着尾巴。

因为…长安乃是世界第一城,举世闻名,真正意义上的“万邦来朝!”

哪怕如今大唐雄风不再,但长安的威慑,依旧震慑着妖蛮!

目前,长安城拥有数百万百姓,几十万妖蛮,并且国学中的国子监也在这里。

所以,长安城同样也是大唐文道巅峰,光是国子监,就有几位大学士,更别提还有许多大学士官员。

不过长安的文道,是倾尽全国之力发展起来的,昌盛也很正常。

因此,长安城也成了各地读书人向往的地方,许多人穷极一生,都想来到长安,然后进入国子监。

只可惜,国子监乃是国学,其中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得有进士或以上文位。

光是这个门槛,就不知道能刷下多少文人。

到了长安城外,高长林把众人放下然后对他们说道:“本府先去皇宫汇报情况,尔等稍候!”

说罢,他就以平步青云到了皇宫,并且见到了女帝。

大殿上,文武百官都在,女帝高坐在龙椅上,静静听着高长林汇报功绩。

汇报完了之后,女帝惊问道:“高爱卿,你说这次能大胜妖军,都是因为苏木?”

“是!”

高长林说道:“此子虽年纪轻轻,但才华横溢,足智多谋,如果不是他的话,这次我们就输定了!”

“是吗?”

女帝笑着道:“没想到,苏木不仅在文道上颇有建树,在武道上也这么有作为,如此人才,朕很想见识一下!”

高长林拱手道:“现在苏木就在长安城外,陛下若要见,随时可以。”

“那好,就让他来见朕吧!”

高长林正要答应,女帝却又笑着说道:“现在是朝会,不好见他,等朝会结束之后,让他去宫中见朕吧。”

“是,臣遵旨。”

“诸位爱卿,松州虽然已经重新纳入大唐版图,但还需要人去镇守,不知哪位爱卿自告奋勇,愿意前往?”女帝说道。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说。

高长林开口道:“陛下,这件事,下官倒是有一个很好的推荐人选!”

“哦?是谁,高爱卿请讲!”女帝眼睛一亮。

“下官知道一人,此人虽然在军中寂寂无名,但是其祖上,却是大有来头!”高长林说道。

这下,许多人都支起耳朵,表示好奇。

“高爱卿请讲!”女帝说道。

高长林继续说道:“这个人,名字叫蒙放,或许此人籍籍无名,但是他的父亲,想必各位都听过,他就是蒙镇将军。”

“蒙镇将军?”

听到这个名字,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将目光放在了徐长风身上。

谁都知道,蒙镇是徐长风手下的将领,但是就在几个月前,蒙镇突然暴毙身亡。

徐长风对外说是因为蒙镇早些年在战场留下暗疾,旧伤不治,所以才会暴毙。

但是,蒙镇拥有振威武功,在徐长风阵营中仅次于鸿俞。

这么一位重要人物,怎么可能会因病暴毙呢?

振威武功,已经能百毒不侵,区区暗疾又怎么可能要了他的命?

许多人都在猜测,说蒙镇可能是知道了某些不该知道的事情,然后被杀人灭口了。

至于蒙镇牵扯到什么,已经成为了一个禁忌,谁也不愿意提及。

所以,蒙镇的死也就成了过去,没人会在意,如一颗尘埃。

直到今天,高长林再次提起这个名字,这就像是把一颗大石头丢进平静的水面,顿时掀起轩然大波。

徐长风眯了眯眼,但并没有多说什么。

倒是文相长孙无忧,却是笑着说道:“高大人,本官记得蒙镇以前好像有个儿子,结果被查出来是陆文卿的儿子,最后在延平门问斩…”

“而且从那之后,蒙镇的亲儿子,也不知所踪,高大人竟然认识他?”

这话,绵里藏针,看似在询问,实则却是在逼问。

高长林不慌不忙,“谁说蒙镇的儿子不知所踪,他一直都在江南府,如果各位不信的话,随时都可以去查阅档案,要是有假,本官当场自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