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凌波楼中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唐读书成圣人!
林虎打算,在寒门文人和世家子弟文斗火热的时候,自己就如同一个天使般出现,两边安抚。
寒门文人碍于面子,可能不会效力于他,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他们能对自己改观,那一切斗值了。
改变自己形象,需要润物细无声,只要那些寒门文人对自己改观,以后自己做坏事的时候,他们潜意识里也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所以,对于寒门文人要攻心,一点一点改变他们的思维。
而和世家子弟相处,就简单粗暴了,说难听点,大家都是纨绔子弟,聊天内容无非就是哪里的女人好玩,哪里的东西好吃等等,林绝觉得自己和他们应该有共同话题。
现在计划的很顺利,在自己的精心策划下,几个大儒世家子弟,几十个大学士世家子弟,都燃起了对寒门文人的鄙视之情。
现在,越州年轻一辈的世家子弟和寒门文人,都想要与对方一决高下。
林绝知道,文斗世家子弟必赢,因为他打心底里也是瞧不起寒门文人的。
至于一个苏木…呵呵,他还能单挑数百位世家才子不成?
等文斗分出胜负后,他就分别宴请世家子弟和寒门文人。
在世家子弟那边,自然就是要多嚣张有多嚣张,把寒门那些穷酸狠狠鄙视一番。
而宴请寒门文人的时候,心情就要沉重一点,表露出自己对他们输了之后心情有多沉痛。
反正就是两边通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但是,在文人文斗的过程中,他要是对哪个文人不利,很可能会被寒门和世家同时口诛笔伐。
所以在他笼络到这些文人之前,决不能轻举妄动,防止前功尽弃。
于水知道林绝性格冲动,稍不如意就要杀人,所以才劝他一定要忍耐,计划都到了关键时刻,若是前功尽弃,以后江南府的文人,恐怕永不会为他们效力。
林绝也明白这点,只是心里气不过,说几句狠话罢了。
于水微笑道:“林绝公子,有时候要报仇,不一定需要杀了他,比如坏他文名、让他不能参加科考等,这些可都是最好的惩罚,比死还难受…”
林绝捏着下巴,哈哈笑道:“于先生不愧是父亲看重的谋士,果然足智多谋。”
…
凌波楼一共有五层楼,第一层供普通百姓喝酒消遣,第二层供文人喝酒消遣,而第三层,则是专门给文人文斗,没有其他设施,所以空出来的空间,能容纳更多人。
不过,凌波楼毕竟只是个小地方,再怎样也容纳不了多少人。
于是经过一顿心平气和的骂街,双方决定各派二十人上凌波楼第三层。
而这些人,就分别代表寒门文人和世家子弟,他们文斗的结果,就是这次对立双方的输赢。
苏木作为寒门文人主力,自然登上了第三层,另外还有江南学府的刘毅、高洋、陈猛等寒门文人。
凌波楼第三层内,双方文斗主力分成两个阵营站立,而在中间位置,坐着一个白衣文人。
一个世家子弟站出来,说道:“为了公平起见,我们请了一位文人作裁判,免得你们输了赖账!”
一个寒门文人反驳道:“你们请的文人裁判,谁知道会不会偏向你们!”
“放肆!”那文人大喝一声,怒道:“我乃是文院文人,岂会心存偏私?”
他身上带着一股浩然正气,确实不像那种偏颇的小人。
苏木立刻站出来,拱手道:“先生,请恕我等无礼。”
白衣文人冷哼一声,板着脸坐下。
双方坐定,一世家子弟开口道:“苏木,那群寒门穷酸一直都说你是寒门代表,前几个月你不在越州,没办法应战,今天我就拆穿你的真面目,让那些穷酸知道,你不过是徒有虚名之人罢了!”
这话一出,那些世家子弟的目光都唰唰唰落在苏木身上,就连那还在气头上的白衣文人也抬起头,眯眼打量着他。
苏木的文名,对普通人或许并不是多响亮,但是对文人来说,那可是如雷贯耳。
那白衣文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原来你就是才子苏木啊,之前你写的那首石壕吏,确实很不错,字字珠玑,直戳人心。”
听到他这话,苏木心中一惊。
《石壕吏》是他在府试考卷上写的一首诗,而按照规矩,府试考卷不允许往外传,只有文院并且批改考卷的人才知道内容。
而眼前文人,既然知道他写的《石壕吏》,那就代表他不仅是文院文人,而且还是负责批改他考卷的考官。
“先生廖赞了。”苏木谦虚道。
“嗯,苏木你满腹经纶,我早就想见识一下,正好今日你们文斗,我这个裁判,一定很赏心悦目。”那白衣文人笑着道。
苏木对他笑了笑,然后看向那世家子弟,“今日文斗,我尽力而为,不会让各位失望的,你们就看好吧。”
一众寒门文人纷纷露出笑容,而世家子弟却是一脸不屑。
一个年纪稍长的贡士冷笑道:“传闻苏木仗着文名骄傲自大,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本人大儒世家阮家贡士阮正始,等会儿可要好好领教一番!”
“就是,我说寒门穷酸就是穷酸,这么多人居然把希望寄托在一个秀才身上!”又有人嘲讽道。
“呵呵…”
高洋冷笑:“多说无益,有没有文识,只要比一比就知道了!”
“对,比一比!”
那阮正始傲然站立,昂着头道:“阮正始,向苏秀才赐教。”
苏木目光一闪,大儒世家阮家,他也有所耳闻。
阮家正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传承下来的家族。
阮籍对儒家经典深入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就渐渐有了儒家思想的真传,淡泊名利,不慕富贵荣华。
而他本身,也是很有才华,并且为人放荡不羁,于是被人称为“狂士”。
不过很可惜,由于魏晋时期盛行玄谈风气,就是将道家圣人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再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
这种思想太过杂乱,导致阮籍终身都在大儒文位,无法更进一步。
也正是因为这种奇怪的思想,才会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文道昌盛,可却没出几位亚圣。
其中就只有陶渊明、王羲之、顾恺之、范缜,这四人能够破而后立,不受时代束缚,开创文道巅峰。
其中陶渊明开创出“田园诗派”入圣,王羲之以“书法大成”入圣,顾恺之开创“水墨画”入圣,范缜则是以超前的思想入圣。
这四位亚圣,就是魏晋时期的代表,其余文人,大多数都继承了玄谈风气,文位都止步于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