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文曲星动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唐读书成圣人!
在江南府文院中,坐着的却是关山府文院的人。
上百文人纷纷掏出自己的官印,放在桌子上。
数百个官印同时散发出文气,在文院上空凝聚成一道光幕,再次将文院笼罩在其中。
然后,每个文人就解封考卷,开始阅卷。
“这些年,江南府考生的质量,是越来越好了。”
“确实,高大儒不仅文采斐然,在治国上,也是一把好手啊。”
“嗯,这些年的江南府,在高大儒的治理下,已经欣欣向荣,再加上高大儒已经成就大儒文位,在地位上,甚至堪比圣庙中的众守护者,以后的江南府,在文道上肯定会更加繁荣!”
“确实如此!”
一群人边批改考卷,边谈笑风生。
其实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将符合要求的考卷筛选出来,再交由副考官。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考卷一张张拿出来,又摞在一起,看考卷上凝聚出来的文气,能否到达六寸。
只有到了六寸以上,才有资格被送到副考官那里,进行第二次排名和筛选。
数千考生,只有五十个能上乡试,所以其中的筛选,也是很严格的。
如果文气六寸以上的考生数量超过五十,那就只能一个个比对,然后再淘汰最劣的那几个。
“咦?这篇文章挺不错,但很可惜,所有杂文考卷加起来,不过五寸,不达标!”
一个文人可惜地摇头,就将一个考生的杂文考卷给丢掉。
考卷上没有名字,只有号码,并且每个考官拿到考卷都是随机的,等他们阅完之后,再把相同号码的考卷归纳在一起,做一个统一的整理。
就在这时,一位达士从号码为“二十七號”的考卷中,抽出考卷。
“咦?”
这达士眼前一亮,“这考生的字,隐隐有能品之形,现在年轻文人中,除了那些书法世家外,很少有人的字能这么漂亮了。”
“嗯,这杂文…呵呵,这考生不过秀才,怎么一副看透官场的心态?”
乡试中,考生写杂文基本上都很尖锐,毕竟是年轻人,年轻气盛,写文章全凭心情,根本就不考虑后果。
可是这考生写的文章,虽然同样写的杂文,不过字里行间,却十分隐晦,如果不仔细看,还真很难发现这是在骂人。
达士能“一目十行”,所以他仅仅扫了两眼,就将一张考卷的内容记在心里。
等他再次从羊皮纸中取出一张考卷的时候,脸色猛地一变。
那考卷上,突然刮起一股青色狂风,原本风平浪静的阅卷房,更是被这股大风刮的门窗颤动。
众考官周围,同时将手放在官印上,上百道文气齐射,才将这股狂风镇压下来。
有人问道:“怎么回事?”
那达士说道:“不知道为何,这考卷突然狂风骤起。”
“难不成…”
有人想到了什么,惊呼道:“难道这是一篇才华横溢的文章?”
“才华横溢?”
“快,快念一遍!”
“好!”
那达士点头,双手捧着考卷,朗声念了起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达士念完,轻轻咂摸着嘴,依旧沉浸在字里行间的韵味中。
有一个同为达士文位的考官思忖,苦笑道:“感叹爱菊者少,难得;感叹爱莲者少,发人深省;感叹爱牡丹者众,讥讽了世人追逐功名、贪图富贵的世态…”
“这篇杂文,够狠,把天下人,都给骂了!”
大唐高祖皇帝爱牡丹,于是就引起了天下人盛爱牡丹的风潮,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开始养牡丹观赏。
不过这些养牡丹之人,并不是真的爱花,而是趋炎附势罢了。
苏木这篇文章,几乎是将天下爱牡丹之人都给骂了。
达士放下试卷,沉声道:“诸位,我有一个想法,不知诸位可愿意否?”
“请讲!”
“我们撤掉文院的文气屏障,看看这篇文章是哪个等级,怎样?”
“可以!”
众考官同意。
于是,他们又将手放在官印上,原本护着文院的文气屏障,就消失不见。
因为乡试有数千秀才,这么多秀才同时写文章,那可是一股很庞大的文气。
虽然羊皮纸袋能够封印住文气,但他们批改的时候,就需要解除封印,如果文气太凌厉,整个文院恐怕都得被掀翻。
至于为什么众考官同意撤掉文气屏障,一来是因为他们都很想见识一下这篇暗讽文章,属于什么级别。
二来则是因为,他们并不是江南府文院的文人,而是关山府文院的文人,就算整个江南府文院都塌了,也不关他们的事。
文气屏障一撤,原本平静的考卷,再次狂风汹涌。
门窗簌簌作响,连桌上厚厚的考卷也被风吹起来。
不过,这些考官丝毫不慌,直接将官印放在考卷上面。
风越来越大,连连这些文人的衣服都在摆动着,但是那些考卷,却纹丝不动,只有官印在微微散发着荧光。
咻!
丝丝文气透过文院房梁,在空中交织在一起。
唳!
文气渐渐凝聚成白鹤,然后在文院顶上飞舞盘旋。
天生异象,鹤鸣九皋!
轰隆!
但是,异象并没有到此结束。
考卷上,狂风戛然而止,不过随即,一股更为强盛的光芒,从考卷上释放出来,直冲漫天星斗!
与此同时,夜空中一颗原本黯淡的星星,瞬间就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然后一道粗大的星光从天而降,落入到文院之中,并且和考卷上的文气相互交织起来。
“这…”
一众考官震惊了。
在文气绽放光芒的那一刹那,阅卷房中那些原本散发着六寸文气,判定合格的考卷,一下子就失去了光华。
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
“这莫非是…文曲星动?”
民间一般都把有才华的人说成是“文曲星下凡”,但实际上,这不过是臆想罢了。
真正的文曲星,主天下文运,和它对立的,就是武曲星,主武运。
文曲星动,出圣人。
武曲星动,出辅国。
历史上,只有圣人,才会有文曲星动,其余文人,哪怕是亚圣,都没有这个资格!
“文曲星动,圣人出世…”
众考官吸了口冷气,脑海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