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呦呦鹿鸣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唐读书成圣人!
人红是非多,这点确实不错。
许多没考上乡试的考生,都开始在暗地里中伤苏木。
甚至于,他们说苏木是因为得到了高长林的照顾,才能被点为解元。
一时间,流言蜚语,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甚至于隐隐形成了文名攻击。
此刻,在苏府的苏木,无辜躺枪。
正在他写《红楼梦》的时候,突然察觉到文宫遭到一股奇异力量的攻击,让他的文宫都在微微颤抖。
“嘶…”
苏木瞪大眼睛,放下毛笔,坐在椅子上,心神进入文宫之中。
就见到一道道白光,围绕在文宫中的雕像上面。
“文名攻击?谁在使用文名攻击?”
苏木心中骇然,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不过,那些白光只是围绕在雕像旁边,并没有动手的趋势。
文名攻击,并非人多就有道理,还必须得有理有据。
如果没有证据就随意攻击别人,那么很容易遭到文名反噬。
但是,没过多久,那白光就从他的文宫消失不见,苏木这才松了口气。
看来是有人恶意使用文名攻击,不过还好,在文名攻击的时候,圣庙会涌出一股力量保护文人文宫,如果是恶意使用文名攻击,那圣庙就会将那些攻击全部返还给使用文名攻击的文人。
与此同时,在各大酒楼之中。
乡试放榜之后,官府会举办鹿鸣宴,鹿鸣宴只有中试考生才能去,但是高长林是个大方的人,他觉得考生从各地而来,没考上本就心情低落,要是举行鹿鸣宴该步邀请他们,那不是在人家鲜血淋漓的心头上再补上一刀吗?
所以自从高长林为江南府府尹之后,就改掉了鹿鸣宴只邀请中试考生的规矩,所有考生,都可以参加。
这也是那些落榜考生敢放言在鹿鸣宴上向苏木讨教的原因,要是在其他州府,落榜考生可没有资格参加鹿鸣宴。
不过,也正是因为所有文人都可以参加鹿鸣宴,所以谁都知道,接下来的鹿鸣宴,或许对于苏木来讲,将会是一场“恶战。”
放榜第三天,府衙终于下了通告,宣布明日会举行鹿鸣宴,望所有乡试考生踊跃参加。
很快,就到了举行鹿鸣宴那一天。
苏木沐浴完了之后,就在丫鬟的服侍下,穿上崭新举人服。
二十一岁的举人,算不得多出众,但是苏木在成为举人之前做的事情,却足以震撼天下人。
哪怕是圣人世家子弟,恐怕都没有这么丰富的经历吧。
“把衣领整理好点,今天鹿鸣宴,可是数千文人参加,你作为解元老爷,可不能因为仪表丢脸。”
茯苓细心地替苏木整理好举人服,哪怕是一点褶皱,都要轻轻抚平。
整理好之后,看着挺拔俊朗的苏木,茯苓那灵动的眼睛都弯成了月牙,心中甜蜜又自豪。
不过一年多,苏木就从一个落魄书生,成长为了如今令人艳羡的解元老爷,曾经那狼狈到住在茅草屋的窘境,以后只能用来怀念了。
举人和秀才,完全就是分水岭。
举人在一县中,哪怕是县令,也得以礼相待。
而且考上举人后,就拥有了做官的资格,要是举人去当地官府报备,那等官府中出现职位空缺时,就能让举人顶上。
有很多县中,甚至还有举人县令。
“最近满城风雨,很多考生都说要在鹿鸣宴上教训你…”
茯苓温柔似水的注视着他,“不过我相信你,你是真才实学,何惧那些个文人的诘难!”
“哈哈,放心吧,今日就算那些文人轮番上阵,我也不会害怕,今日就让那些家伙,啪啪打脸!”
说实话,对于最近城中的各种流言蜚语,苏木心中还是有些恼火的。
因为那些流言蜚语,大部分都是寒门文人传出来的。
这群家伙,自己没考上乡试,就也见不得别人好,一群人甚至使用了文名攻击。
不过还好,苏木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但是那些中伤人的话,听在耳朵里也很不是滋味。
今日,他就要借鹿鸣宴,好好教训一下那些文人!
…
鹿鸣宴,其实也相当于文会,就是一群文人坐在一起饮酒作诗。
而鹿鸣宴举办地点,就在越州第一酒楼,陈王楼中。
这陈王楼,是前隋时期,炀帝的第八个儿子。
其被封为陈王,封地就是在这越州之中。
陈王素来重视人才,到了越州之后,便建立了陈王楼,让天下文人汇聚于此,共叙雅事。
之后朝代更迭,大唐建立之后,陈王楼却保留了下来。
高长林上任之后,更是将陈王楼重新修缮一番,到如今更是成了第一楼。
像鹿鸣宴这些文会,一般都会在陈王楼中举行。
苏木坐着马车,就到了陈王楼外,一刚下马车,他就看到了那巍峨壮观的陈王楼。
不得不说,这陈王楼确实很大,而且陈王楼只是一栋楼,但实际上,它附近还要许多小楼阁,而陈王楼,则是其中最大的一栋。
陈王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整体高八十多米,底层宽四十五米,顶层边宽三十米,飞檐八层,攒尖楼顶,顶上覆有金色琉璃瓦,由一百零八根圆柱支撑,楼上有八十个翘角向外伸展。
在陈王楼底下,有用黄铜铸成的十二圣雕像,同时还有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
哪怕苏木见多识广,也被这高楼给震撼住了。
“苏兄,你终于来了!”
就在这时,陈晋从远处迎上来,看他这样子,显然是在这等候很久了。
之前陈晋告诉过他,这次黔州有二十多个秀才参加乡试,但是除了苏木外,竟然没有一个人考上乡试。
主要是今年参加乡试的世家子弟比例比往年多了许多,而黔州除了杨家外,其余两大书香世家,别人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没出过大儒的世家,都是滥竽充数。”
这句话,一直是文道的至理名言,虽然大唐有很多大学士家族,但他们一直没有得到认可。
在世人看来,世家只分为三种。
一种是圣人世家,一种是亚圣世家,接着就是大儒世家。
至于剩下的,都是垃圾。
黔州杨家是一个分支,它的本家是越州杨家,所以勉强也算是大儒世家。
之前府试的时候,苏木、徐经、杨志,三人分别是案首,第二和第三。
但是现在,就只有苏木一个人通过乡试,如果没有他的话,那黔州文人就是全军覆没了。
苏木走到陈晋面前,问道:“就你一个人来吗?”
陈晋苦笑,“苏兄,这次乡试除了你之外,黔州没有一个文人通过,所以他们都不好意思来参加乡试,不过我脸皮比较厚,所以就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