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立下牌坊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唐读书成圣人!
要是按市场价,这六方宫灯虽然卖不到二两银子那么多,但卖出一两还是没问题的。
一两银子,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足够一个月丰衣足食了。
所以摊档老板,真舍不得将它免费送给苏木。
反正这件事只是口头协定,就算赖账,这一男一女又能把自己怎样呢?
于是,他冷哼道:“你们肯定是作弊了,这次不算,要么重新猜,要么就花钱买!”
苏木眯了眯眼,“照你这么说,是想赖账了,如果不认的话,那我们可以去官府走一趟。”
“你…”
摊档老板气势一弱,如果真去官府的话,那今天可就别想做生意了。
他弄来这么多花灯,要是今天卖不出去,那就只能丢掉,更何况士农工商中,商人地位最低,哪个商人愿意惹上官司?
所以听到苏木要去官府理论,摊档老板只得重新换上一副笑脸,道:“哎呀客人说笑了,生意人诚信为本,既然客人回答对了十道灯谜,那就把这六方宫灯拿走吧。”
说这话的时候,老板心都在滴血,真是太惨了,他今天忙活了一天,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也才赚了二两多银子,这还不算本钱。
而这个六方宫灯,按照市场价也能卖一两多,可他压箱底的宝贝,就这么送给别人了。
好心痛啊…
茯苓喜滋滋地把六方宫灯拿过来,这六方宫灯看起来很高大,可是重量却并不重。
这六方宫灯是用紫檀木做骨架,再镶上纱绢的画屏,上面的图案有仙女、莲花、月亮等。
每个图案都栩栩如生,而且还是用一针一线缝上去的,难怪摊档老板会这么心疼,纯手工制作的六方宫灯,比在外面花钱买画再贴上去不知要贵多少倍。
茯苓双手提着六方宫灯,满眼都是喜爱,“这六方宫灯真是太漂亮了,我以前还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宫灯呢。”
“呵呵,那是自然,要是卖的话,可以卖二两银子呢…”摊档老板虽然是在发笑,可脸上全然没有一丝笑意,就差把“心疼”二字写在脸上了。
苏木又道:“老板,如果我继续猜的话,应该还能免费得花灯吧?”
摊档老板瞬间来了精神,喜道:“对,只要客人您继续猜,就能获得花灯,当然猜不中的话,还是得以原价购买!”
“好!”
苏木一笑,打算给这老板一个沉痛的教训。
于是,老板拿出一沓谜面,还有铜壶滴漏,开始计时。
苏木二话不说,拿起谜面,略微思考一下后,就揭开谜面。
“第一个是开…”
“第二个…”
“…”
很快,十个谜题的谜底,都被苏木说了出来。
摊档老板冷汗直流,但是又不得不让苏木再次挑选一个花灯。
这一次,苏木挑了个仙女花灯,价值可能没有那个六方宫灯贵,但怎么着也值个几百文钱。
这边的动静吸引了不少路过的人围观,摊档里里外外围了几十个人。
要搁在平常,有这么多人围住自己的摊档,老板怕是笑得连嘴都合不拢。
可是现在,老板却怎样也高兴不起来,六方宫灯、仙女花灯,这价值都快三两银子了。
“咦?这个人,该不会是苏木大才子吧?”
“哗,我就说他为何这么眼熟,之前在露天宴会的时候,我见过他!”
“原来是他啊,嘿嘿,这摊档老板还真是倒霉,原本想宰大鱼,没想到反而被宰了!”
听到四周的议论声,摊档老板顿时追悔莫及。
原来,他就是苏木大才子啊,谁不知道,苏木乃是黔州最有才华的青年才俊?
自己这点手段,在他面前那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啊!
摊档老板抹了把额头的汗水,讪讪道:“苏县伯,早知道是您的话,小人说什么也不敢在您面前耍小手段啊。”
苏木笑了笑,“两个花灯就够了,祝你生意兴隆。”
“好,谢谢苏县伯了。”摊档老板赔笑道。
然后,苏木和茯苓就分别拿着花灯,到了河边去放花灯。
夜空中,一盏盏花灯飞上天,如星光般灿烂绚丽…
又过了几天,突然有人找上门,却是沈良派人过来,让他去一趟刺史府。
到了刺史府,就有人就将他带到沈良的书房,书房中除了沈良外,连长史杨琛也在。
“苏木来了,快坐下吧。”沈良笑呵呵道。
苏木坐下后,说道:“沈大人,杨大人,你们找学生有什么事吗?”
杨琛道:“还是让沈大人和你说吧。”
沈良说道:“是这样的,你在黔州文道上,已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本官决定,为你立下牌坊!”
“立牌坊?”苏木心中一颤,隐隐有些激动。
之前苏丞他们就提起过,说沈良有意为自己立下牌坊,不过苏木觉得,整个黔州以前从未立过牌坊,连陈家曾经一门三进士的荣耀时期,都未曾能得到牌坊。
因为立牌坊必须要得到府衙同意,如果府衙不同意的话,那就不能兴建牌坊。
一般而言,只有在当地拥有很大影响力的家族,或者考上状元后,才有资格申请牌坊。
但是这两个条件,苏木都没有达到,又怎么可能有资格立牌坊呢?
沈良说道:“黔州这么多年来,没有谁能够立下牌坊,哪怕是陈家,曾经申请牌坊,都被本官给拒绝了。”
“因为本官觉得,真正担得起牌坊之人,并不一定是本地的名门望族,而是能将本地的荣耀,带往其他地方!”
“陈家在黔州虽然有些影响力,但是它却不能将这种影响力带到其他地方,所以他们没有资格立牌坊。”
“其实在你四诗上圣报的时候,就有资格能立牌坊,只不过本官觉得你太过年轻,怕你骄傲,所以才没提。”
“可没想到,你先后在文道上做出那么多轰动的大事,这次更是成为黔州第一位解元,本官要是再不给你立牌坊,就说不过去了。”
苏木想了一下,便说道:“学生听两位大人的。”
“哈哈!”
沈良和杨琛相视一笑,“谁能拒绝立牌坊呢?更何况府衙已经同意了,随时都可以动工!”
…
三天后,一座五米多高的冲天柱式牌坊拔地而起,而且就建立在秋水书院外面的那条街上。
不过现在,这牌坊还一个字都没有。
能上牌坊的人不一般,但能替牌坊书刻的人,同样不一般。
经过商议之后,就决定让沈良担任书刻之人。
黔州有名望的乡绅,都汇集在此地,准备见证这荣耀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