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化身十龙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唐读书成圣人!
“他们默认了啊!”
苏木捏着下巴,又随意问了一句,“话说回来,高大人他之前说有事要离开江南府,现在回来了吗?”
“上元节第二天就回来了,不过听说高大人受了重伤,一回到越州,整个府衙就戒严了,府衙里面不知道情况,但是外面,百米之内不得任何人不得靠近,数百铁血卫将府衙围的水泄不通。”
“另外还有易将军,他领着其他铁血卫和府兵,驻扎在了长江岸边,严阵以待,这段时间外人不得随意进出江南府!”陈猛说道。
苏木点点头,然后笑着拍了拍两人的肩膀,“高大人可是有大儒文位,应该会没事的,我们还是先去会会长江学府那些文人。”
“好!”
一说到长江学府,陈猛和高洋就顾不得其它,就只剩下对长江学府的怨念。
只有苏木,在前往长江学府的路上时,心情有些沉重。
相比于陈猛他们,苏木要知道更多关于高长林的事,比如高长林这次受伤,应该和林虎有关。
林虎集结大军,似乎要造反,而高长林就是去阻止他的。
看现在这风平浪静的样子,就知道高长林应该是成功了,不过他又受了伤…
一时间,苏木反倒猜不透发生了什么。
就在疑虑重重的时候,他终于回到了江南学府。
此刻,在江南学府的门口,已经围了很多人。
不止有文人,还有普通百姓,他们都是围过来看热闹的。
“麻烦让一下,我们是江南学府的学生!”
陈猛和高洋在前面开道,一边往前挤一边高声呼喊,让围观的人让开一条道。
“哦?江南学府又来人了?我瞧瞧,会是哪位大才子!”
苏木他们刚挤进圈子里,就听到一个阴柔的声音。
苏木定睛一看,就看到场中正有两拨文人对峙着。
一拨是江南学府文人,以曹修然为首,而在对面,就是长江学府文人,足足有二十几人。
看到曹修然时,陈猛他们都愣了一下,嘀咕道:“他怎么来了?”
苏木也是意外道:“修然兄,你怎么来了?”
陈猛他们之前说过,虽然长江学府这次来势汹汹,但主要针对人群还是寒门文人,像那些世家子弟,他们一般很少挑衅。
曹修然的曹家,在越州也有些地位,而曹修然更是被称为“画公子”,谁敢去挑战他?
所以曹修然就算来,也绝对没事。
曹修然闻言,淡然一笑道:“他们整天在江南学府门外唱侮辱江南学府文人的歌曲,那不作为江南学府的文人,岂不是连我一侮辱了,所以现在我不过是在捍卫名声罢了。”
苏木拱手,“曹兄大义。”
“呵呵,你们还聊上了?”对面长江学府一个文人冷笑道:“到底是谁要接受挑战?”
苏木皱眉望着他,“你是谁?”
那文人昂头挺胸,傲然道:“在下贾嗣,为河州大儒世世家贾家子弟!”
“贾家?”苏木诧异道:“大儒贾谊所在的贾家?”
贾嗣得意道:“不错!”
贾谊,为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世人称其为“贾生。”
而且,他是儒家亚圣荀子的徒孙,圣人门生。
受师父大儒张苍影响,贾谊深谙儒学之意。
其十八岁时,便成了举人,年少成名。
二十一岁时,成了状元,被汉文帝召入朝堂,任命为博士,相当于皇帝身边的“谋士。”
而他在四十岁时,就成了大学士,甚至比当年的大儒屈原,还要天才,于是世人将两人并称为“屈贾。”
当时汉文帝开启“太平盛世”,无数人都沉浸在盛世的喜悦之中,笙歌庆祝。
只有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象,看到了这大汉王朝潜伏的危机。
当时,权贵寒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百姓破产流亡,繁重的压迫剥削和暴虐的刑法,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
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皇帝的地位摇摇欲坠。
于是便有了“三赋治国,旷日长久”的美谈。
《治安策》,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旨在让文帝削弱诸侯全力。
《论积贮疏》,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旨在让文帝重视农业。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过秦论》,警告文帝如果不施仁义,那就无法守天下。
这是一篇政论,并且是在大汉王朝盛世的情况下,抨击国政。
据《史记》记载,“文成当日,天生异象,风雨交加,柏梁台上,天降大火,贾生不惧,与天比高,成就大儒,身心力竭,化身十龙,守护柏梁。”
《过秦论》,在所有政论中,言辞最为犀利,更何况当时大汉处于人人称赞的盛世,这时候抨击国政,为天不容,肯定会受到国运制裁。
所以才会“风雨交加,天降大火。”
贾谊凭借着《过秦论》,在四十多岁时,就成为了大儒。
但是很可惜,他没能承受住国运制裁,成为大儒之后,就被天火焚烧。
有野史记载,说他“化身十龙,守护柏梁。”
实际上,却是被天火焚烧,化为飞灰。
只不过世人,想留给他一个浪漫的结局,所以才编造出了“化身十龙,守护柏梁”的谎言。
就连史圣在编撰《史记》时,都将野史的内容编了进去,因为他,也不忍打破这个美丽的谎言。
甚至于,到了武帝时期,武帝还专门在柏梁台上,建了十座龙形雕像,以应证那个传说。
在汉朝时期,大儒贾家,被汉武帝格外提升为亚圣世家。
只是后面,因为战火纷争,贾家重新回到了大儒世家,一直到今天。
苏木对于《过秦论》,一直是推崇备至,甚至还想着等有空的时候,去河州拜访一下,如果有幸的话,说不定还能看到《过秦论》原稿。
没想到,这还去拜访呢,就碰到了贾家子弟。
而且看双方这样子,怕是得有一番“恶战”了。
“原来是贾谊大儒的后裔,失敬失敬!”苏木拱了拱手。
贾嗣消散没想到苏木会这么客气,反倒是愣了一下,接着也拱了拱手,“不知道阁下是?”
苏木说道:“在下苏木。”
贾嗣惊讶道:“乡试解元苏木?”
“正是在下。”苏木笑道。
“原来如此,怪不得有这种气度!”贾嗣恍然道:“正好,我也想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第一才子,到底有多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