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以工代赈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穿成极品农妇后的致富养儿日常!
接收到命令的季从文,第二日便来到了周家衣坊。
对于季从文蓝彩蝶也见过几次,想起来他曾经帮着训斥过朝阳公主,不面对他热情了几分。
“季大人来了,快里面请。”
蓝彩蝶如此热情让季从文的虚荣心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你认得本官?”
“如何不认得,您为我们衣坊仗义执言,我们都记在心里的。如今像您这样的人可是不多了。”蓝彩蝶将人引进来,而后拿着不布料。
“我们掌柜的说了,若是季大人来了,定要免费为您做一声衣裳,您快瞧瞧这布料可否喜欢。”
季从文接过她递过来的布料,自从和七娘碰面后,自己的运气似乎好了很多。不仅见到了梦姑,就连这任务竟然都能进行的如此顺利。
自己还想着该怎么和周亚云交好,他这前脚送自己布料,自己后脚是不是得请他吃饭回礼一番啊。
这人和人的交情可不就是这样一来一往的嘛。
季从文摸着布料连连拒绝,“不行不行,这布料一模便十分贵重,无功不受禄,我可不能接受。”
他佯装推辞,可蓝彩蝶却是真心要给他的。
“季大人看您说的,这布料不值几个钱,你的仗义执言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宝贵的。您倘若不收下我们这谢礼,我们才会寝食难安啊。”
两人正说着,周亚云打门外进来。
“彩蝶说的不错,还望季大人不要推辞。”
周亚云一来自然没有蓝彩蝶的事了,两个大男人索性在铺子后面的小院里,安排了一下。觥筹交错之间,引以为知己。
将季从文送走后,周亚云哪里还有方才的醉意。
只是让他实在没有想到是,那些人竟然会安排季从文来接近自己。不过这样也好,季从文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
就在季从文为自己感到庆幸的时候,朝廷正在如火如荼的征兵、训练以及准备物资。
而城外郊区的难民每日都有增加的趋势,杨宁已经不止一次和玄武帝申请物资。
但是朝廷如今的物资只有这么多,一部分挪出来送往前线,余下的便当做是赈灾的粮食。偏偏文远侯那边的消息迟迟没有传来,好不容易盼来的信件,竟然也是被人掉包的。
龙卫的人手大部分都已经派遣出去,如今只能等着他们先往回传消息。
就在玄武帝等待的焦头烂额的时候,却忽然有好消息传来。说是难民已经得到了妥善安置。
“这些难民的数量不少,怎么会这么快就得到了安置?”
“去传杨宁来回话。”
杨宁满头大汗的来到御书房,见到玄武帝后,知道他想要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
“陛下,这件事全都是靠的洛七娘。”
七娘在确定有灾民出现的时候,先是派人在附近打探,看这些灾民到底是真的灾民还是有人安插在其中想要煽风点火,是假的灾民。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七娘明显发现这些人,似乎是从各个不同的偏远地区而来,而这些人所在的家乡不知道为何在官方记录耳朵版图内并不存在。
但他们的家乡或是发生了旱灾,或是发生了水灾,甚至有的地方出现蝗虫灾害。按道理一个广博的区域一时间大概只会有一样灾难出现,可是在同一时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灾害。
为了稳住他们的情绪,七娘这些日子一直在进行施粥的活动。但是他们人数太多,就这么施舍下去,谁都看不到头。于是七娘想到了以工代赈的做法。
所谓的以工代赈便是给他们安排相应的工作,完成工作的人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粮食甚至是银钱,但是没有参与工作的人,不好意思,那么今天是没有饭可以吃的。
“没错,依照洛七娘的话来说,完成的质量好,数量多的,能够吃肉沾点荤腥,干的还可以的能吃上白面馒头,稍微干一些的可以得到小米粥和咸菜,对于那么懒得要死的,当然可以什么都不给。”
“陛下,这个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至少在臣来之前,这些人都在拼命的干活。”
“现在他们干的主要是为自己建设家园,他们搭建房子的地方,就在度假村不远处的山脚下,洛七娘说了,这些房子是他们自己住的,需要他们自己去寻找材料,七娘只负责给吃的。等到他们住处搭建好了度假村会给他们安排工作,到时候才能有银钱那。”
玄武帝听着杨宁的话,陷入了深思。
这些人背井离乡来到京城,本来就没有归属感,没有家的概念。他们过的就是能活一天是一天的日子。如今洛七娘让他们搭建房子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这无疑是给了他们一个归属,给了他们一个家。
不为其他的,就是为自己,他们也会努力拼命的去做事。
更何况还有以后的日子。
“不能让洛七娘一个人承担这些朝廷也应该有所表示才是。”
玄武帝身为帝王不能毫不作为,即便朝廷再难,也必须要拿出朝廷的态度。
杨宁见此赶紧说道,“陛下,不是只有洛七娘一人,臣也不知道洛七娘和那些商人说了什么,这次的安城赈灾是洛七娘联合了安城附近的商人一起做的。
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粮食的出粮食,微臣还是第一次看见商人们如此同心协力。就是不知道她到底是怎么和这些人说的。微臣问她,她只说日后会和陛下说。”
杨宁其实哪里是不知道,而是洛七娘的胆子太大了,她的想法自己可是不敢和玄武帝说的。
“原来如此!”玄武帝点头,“即便如此,朝廷也该表示一番才是。去户部支取黄金万两洛七娘送过去,就说按照她的意思,让她全权处理灾民之事。”
显然七娘的做法玄武帝是满意的,也是赞同的。
杨宁带着银两回来,七娘便知道玄武帝是个真正的明君,倘若换成其他的帝王。只怕还担心自己功高震主那。唯有这样的胸襟存在的帝王,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七娘再次一感受了玄武帝的英明,她必定胡将赈灾的事情做好。
好在自己的海鲜作坊需要招人,前往运输的途中也需要大量人手。各家的商户也需要不少的人手干活,这次为了让这些生意人心甘情愿出资,她可是许诺了他们海鲜作坊三成的利润。甚至还告诉他们海鲜作坊会成为皇家贡品,只是这件事少不得还要玄武帝点头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