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一代娇妃:王爷请自重 > 第一百七十四章 针锋相对

第一百七十四章 针锋相对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一代娇妃:王爷请自重!

而这时候司马少昊身边的太监也十分机智的走向前去,用双手捧过了慕容衍手中的国书,再呈上来给司马少昊。

这小皇帝翻开国书看着里面满是礼节性的话语,忍不住皱起眉头。

“就不能简单直接一些吗!”他低低的嘀咕了一句,声音轻微的就连旁边伺候的人都没有听清。

这时候慕容衍也开口说道:“这国书中写着的都是我国皇帝提出的交易请求,”说到这里慕容衍顿了一下,既然是觉得东丰国落在了下风,便又补充道,“这份国书上提及了贸易等多方面的合作,希望贵国能够多加考虑。”

这份国书的内容,西岳国在场的朝臣都心中有数。

毕竟他们之前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就是因为这么一份国书,又怎么可能不去了解国书之中的内容呢?

此时慕容衍说的话,只不过是将内容再次重申一遍,走一个形式流程。

等慕容衍说完了之后,丞相突然站出来大声说道:“此人妖言惑众,还请皇上不要蒙蔽听他的一派胡言。”

司马少昊的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皱,这些天来晨妃对他的劝诫到底是起了一些作用,使得他没有像上次那样当场在朝堂上发脾气,甩袖离开。

上次司马少昊直接离开之后,使得朝堂上很多大臣都颇有微词。

“丞相若是有什么话,不妨下朝之后再到御书房中来同皇上商谈,这样在朝堂上大呼小叫,成何体统,更何况丞相是百官之首,更应当注重自己的仪态。”

容沉在旁边不咸不淡的说道,这话语顿时刺得丞相面露羞恼。

慕容衍站在大殿中央,仿佛这些事情都与自己无关,眼观鼻鼻观心的听着旁边的动静,小心的收集着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情报。

这些都是西岳国的国情,与他没有关系,贸然插手反而会引得西岳国人生起排外之心,这对他本身的计划就不利了。

看着原本气度雍容华贵的朝堂众臣,为这国书这件事情吵得不可开交,司马少昊头疼之下便瞥向一旁,向自己倚仗的大臣求助。

那大臣轻轻挪动嘴唇,在众人都未曾觉察的时候用唇语说出了一个办法:“皇上不妨先行散朝,将时间推迟到三天之后,就说要准备宴席用来为使者接风洗尘。”

司马少昊顿时眼前一亮,摄政王说的话句句在理,可是丞相那边又不容小觑。他虽然没有办法解决掉事情,可是要说把事情往后面推迟的话,那办法就多的很。

于是司马少昊重重地咳了一声,打断底下朝臣的吵闹,然后宣布道:“诸位爱卿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不如这样吧,此事在拖延三天,三日之后将会在宫中举办宴席,来为东丰国的使者接风洗尘。”

慕容衍闻言挑了挑眉毛,有些好奇的瞥了一眼司马少昊。

也不知道这年轻的小皇帝究竟会偏向哪一方,这丞相看起来颇为难缠,对他怀有极大的敌意。

既然皇上都已经发话了,底下争执不休的朝臣也都悻悻然的闭了嘴。

丞相气得火冒三丈,狠狠的瞪了一眼容沉之后,便借着退朝的机会快速离开。

他需要好好的和自己的女儿商量一下,顺便打探看一下皇上最近的动向,这小皇帝真是越来越不受自己的掌控了!

散朝之后,慕容衍站在原地踌躇了一下,他在这个西岳国就是一个外来者……朝堂上的百官或是因为避嫌,又或者是顾忌着刚才的争执,都不敢和他同行。

负责外交的鸿胪寺卿看着慕容衍被众人孤立的样子有些犹豫,但是他转念一想,自己还有要紧的公务在身,便也匆匆离开了。

就在这时候,容沉转头吩咐了自己的下属几句话,大步走到了慕容衍身边。

“慕容兄何故独行?不如和我一同回到王府去吧!”

慕容衍也想知道自家妹妹在摄政王府中究竟生活的怎么样,便爽快的同意了。

两人一同回到摄政王府的样子,落在了有心人眼中,接着有一些言论悄悄的传开了。

因为司马少昊年少,后宫的权力大部分都被皇后所把持着,所以丞相要进宫见皇后,简直易如反掌,甚至都不需要通报。

等见到皇后之后,丞相一脸恼怒的神色顿时就吸引了皇后的注意。

“父亲这是怎么了,难道今日朝堂之上那不识相的摄政王又同您……”皇后心中一动,结合最近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便猜测出了事情的原因。

丞相坐在檀木椅子上,先押了一口茶水,降降火气。

“除了那摄政王,还有谁在敢在这朝堂上和我呛声?”

丞相说到这里便有几分气急,咳了两声,才理清思绪。

皇后有些疑惑不解,忍不住开口询问自己的父亲:“爹,女儿虽然是妇人,但是久居在这凤位之上,时间长了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明明这份和平条约,哪怕维持的仅仅只有两年三年,即使达不到条约上所说的五年,可是这对于两国之间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休养生息是百姓众望所归的事,一旦此事促成的话,必然会使得两国百姓交相欢喜。

这件事情,至少是对现在的情况而已,有利无害。

皇后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父亲会选择反对这份国书。

听了皇后的话,丞相皱起眉头,有些恼怒的训斥道:“没想到连你都跟我唱反调!”

话音一路,丞相之后才觉得自己说的话有些重了。

眼前这名女子不仅仅是曾经在府中听着他的训诫的女儿,还是一国之后……想到这里,丞相就缓了缓脸色,开口解释道:“你说的不错,这条约若成的话,主持条约之人必然会受到百姓的拥戴。”

可这件事情最大的问题在于,条约不是由他主持的。

若是让容沉将这件事情圆满达成的话,是百姓众望所归,民心聚集在他这个摄政王身上……那朝堂之上还有他这个丞相的立足之地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