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文朝大闲人 > 第172章 道德学府

第172章 道德学府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文朝大闲人!

青华山与华山没有关系,是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们郊游避暑的常去之处,山上除了睡佛和寺庙风景,也是北望长安城的绝佳之地。

李逸除蝗收粮是大功,但李济没有论功行赏,文武百官也如同商量好的一般,无人提及此事,毕竟一年之内连立两功,都知道这不好赏!

倒是武克明提出西乡侯建学府一事,提议由朝廷出资、工部出力,得到了满殿君臣的一致赞同,心想建一座学府,哪怕有百亩之地,也不需要太多银钱。

然而到了李逸这里,就不是这么想了,既然工部加派了人手,那原来的计划可以改一下,原来准备让学府师生铺的水泥路面,现在就能铺了。

除了茅房,学府的学舍与起居楼,李逸都让工匠们自行搭建,他只管给出空间要求和布局设计图,毕竟他不会盖楼。

李逸也不会小看青砖黑瓦的古建筑,华夏古人的智慧同样让人惊叹,起码李逸就认为,土木青砖房比钢筋水泥房要舒服的多。

这一天,工地上所有工匠的眼睛都直了,因为一根水桶粗的房梁,被一个普通工匠站在地上,轻松拉到墙头。

李逸这几天,让铁匠打造了几套五米高的滑轮组,今天拿到学府工地,组装用过后就被工匠们视为至宝,有了这东西,工程效率能提高太多。

秦璐来到热火朝天的工地时,李逸正戴着面罩在指导材料的破碎,石灰石、和铁粉这些灰尘,一旦过多的吸入就会危害身体,所以这也是他没打算大面积使用水泥的原因。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小罗昊见到秦璐来了,马上跟在后面,俨然以弟子身份自居,李逸前日考过罗昊一回,发现他也是个聪慧的苗子。

李逸领着秦璐在工地闲逛,介绍学舍时,秦璐发现这里竟有十间学舍,而且李逸的规划是一间学舍六十名学子,不禁好奇发问。

“为何要盖这么多的学舍?长安城里已经有了六学,还有不少儒者开的私塾,学府能有那么多先生和学子吗?”

长安城除了国子六学,几乎每个民居坊都有一间私塾,秦璐的疑惑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只是拼音教学,完全没有开学府的必要。

“我们这个学府与六学相同也不同,首先我们教的不仅是读书认字,还有你学的数理和化学,学子更是简单,像卖报的小郎君一样的少年孩童,在长安多的是。”

李逸不担心学子问题,六学和私塾都是要钱的,学文比习武便宜,但也不是百姓家家都能读,长安城里整日嬉闹的孩子每坊都有很多。

秦璐听后更是好奇,“即使如此,普通百姓也没有银钱送孩童到学府读书啊,再说你我都在这教学,也教不了十间学舍吧!”

“百姓会送孩子来的,因为我不收银钱,学府也提供食宿。”李逸毫不犹豫的说了一句。

秦璐惊了,不可思议的说道:“不收银钱,那学府如何维系?我现在相信你能招满学子,但七百余人的食宿用度可不小!”

秦璐心想还有先生的月钱,只是李逸也没提先生的事,她就没说出来。

“当然是自力更生,学府有百亩土地,学舍和起居楼占地不超三十亩,其余便可用来做实验室和工坊,让学子们学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做出来的成品售卖之后,再投入学府!”

“另外伯爵府的一千亩永业田,也要围起来,搭建大棚,既能让学子们学会农业知识,也可让所有天上人间分铺的绿菜不断。”

李逸说的所有也只是京畿道的分铺,玻璃的工艺技术目前还没有传给各地代理,香水都由扈家统一制造运输。

“农业也要学吗?”秦璐愕然道。

李逸点点头,“当然要学,不仅要学好,但凡有发现提高农业方法的学子,还要给予重金奖励,我办学府的目的,可不仅是为了让学子考取功名。”

“那先生呢?”

“指导农学只需要封地内的佃户就行,制造可以请扈家和工部的工匠,儒学我已与宾王和玄卿二人说过了,至于数理,我得让你去一趟算学!”

秦璐讶然道:“我去算学能做什么?别说我请不到先生,就连学子也不认识几个,你不如让李家大哥帮忙!”

秦璐口中的李家大哥指的是李靖长子李德誉,他当年在算学和书学的名气都很大。

李逸摇头笑道:“我不是让你去求人,而是让你用学到的数理知识去比试,招一些愿意学习的学子来,学府工期至少要一年,这一年你我一起教他们!”

学府既然要将千亩良田也围起来,那修建围墙的时间确实要一年左右,算学的学子都有一些天赋和基础,一年的时间达到基本教育的水平足够了。

秦璐一听,眼里泛起了光芒,李逸太了解她的内在性格了,上门挑战这种刺激的事,秦璐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

秦璐不假思索的答应下来,甚至还有一些期待,随后想了想又问道:“你刚才说儒学,既然学府不求学子考取功名,为何还要学这个呢?”

李逸沉默了一下,缓缓说道:“德才兼备并不只是官员的要求,但凡有学识的人,都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何况数理化学至最后,会有很可怕的破坏力,如不修德,那便不教也罢!

而且儒学和数理之间,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古人积累的智慧和知识,是没有无用的,只有我们不会用的!”

知道秦璐不喜欢儒学,以为都是些思想教条,李逸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才格外认真,他认为知识失去了良知,只会带来灾难。

秦璐哦了一声,也不再对这事发问,而是转移了话题:“学府已经在建了,你准备取个什么名字?我觉得青华学府不错!”

李逸嘴角抽动一下,他知道这是秦璐的无心之言,毕竟古人取府名,只要不重名,都会以地名优先,这是一种习惯。

“学府既然以立人修德为初心,以青华为名有贪名图利的意思,干脆以德为名,就叫道德学府!”李逸语调清淡,却是肯定句。

秦璐自然不会知道李逸的想法,喃喃念了几遍道德学府,也觉得这名字不错。

府名和计划定下,李逸很快做出了行动,五月初九的报上,秦璐单人向算学发起挑战的消息登报,在长安城的学子圈再次掀起巨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