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认知崩塌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文朝大闲人!
推备图只是一种概述,它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个朝代的交替,没有详尽到每一个人名,但关键的那些人还是记录在册。
李渊,李世民,这两个名字是唐史无法简略的一笔,李逸怀着复杂的心情阅读贞观的内容,这里一笔带过的还有前世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讳和事迹。
脑海里的思绪翻腾着,来到这个世界十八年,李逸不止一次的思考过这个世界,他认为自己到了一个所谓的平行时空,恰巧生在一个和大唐相仿的时代,哪怕看过推备图二,他也没觉得自己的推断有误。
然而,眼前的推备图告诉他,前世的大唐不是另一个时空的事情,在这里,同样有这个时空的存在,他必须要推翻自己的认知。
这个认知让李逸一时间很难接受,第一次怀疑,推备图里的记录,到底是不是真的?
脑中灵光一闪,李逸忽然放下书页,极快的在书案上翻动,不一会就找到了之前看过的三皇五帝篇。
伏羲五百岁、神农一百五、黄帝在位一百一十年,三百岁。李逸初看这些内容时都只是一笑而过,然而现在再看,就像是印证了心中的想法,轻松的呼了口气。
人不可能活这么久,推备图果然不是真正的记录书籍,李逸在心里安慰一下自己,虽然知道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但心情还是平复了一些。
平静之后,独坐于蒲团上的李逸无奈笑了笑,其实大唐是不是出现过并不重要,自己怕的是来到这世界的十八年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刚对这个世界有归属感,自己不想失去。
之前不知道这些,李逸总觉得来到这个世界是一种意外和幸运,可以无忧无虑的过日子,就算这不是地球,自己也能悠闲的活着。
可如今发现这世界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李逸虽不觉得自己是能改变一切的人,但也想弄明白,至少不会稀里糊涂的失去这里的一切。
怀着追根问底的心情,李逸再次翻阅推备图,重新回味一下这本熟悉又另类的上下五千年。
果然,由唐至清,从民国到解放,推备图二的记载都和李逸的记忆没有偏差,李逸看的很仔细,就像是历史系的学生在复习功课。
如果说到这还是复习的话,那再往后,就成了探索,后面都是李逸上辈子都不知道的事了,所以李逸看的更为专注。
果然还是统一了,看到一处,李逸嘴角勾起一抹笑容,这是华夏人共同的期待,然后就是华夏科技腾飞的时代,李逸对这些内容没有丝毫意外,勤劳团结的华夏文明,发展空间本就是无限的。
书页随着翻看越来越少,当推崇和平的华夏文明主导科技后,战争相应的被压制下去,当李逸认为这样的世界必然能长久共存时,书页上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词语:退化!
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放弃了战争,因为任何一场战争都可能将星球毁去,所以当人类只用科技来服务生活的时候,另一个隐患爆发了,那就是人性。
人性是一个很奇特的东西,有些民族自古崇尚掠夺和侵吞,哪怕不再有战争,他们也尽可能的利用科技不劳而获,将资源开采到极致才罢休。
而崇尚勤劳和创造的民族,终究守不住人性的脆弱,在文化的侵蚀下一点点被同化:既然别人可以用资源,为什么我要生产?这样的思想导致科技不断消耗星球资源,直至枯竭。
这个过程或许很繁琐,但推备图里没有详细的记载,李逸总结后大概就是人类无控制的榨干了星球能源,最终导致人越来越懒惰,在星球没了能源提供之后走向灭亡。
这让李逸暗自唏嘘,却也不怀疑这种可能的出现,回想起前世看过的一部电影,一个人沉睡五百年,醒来后发现世界上的人都是弱智,现在看来,那不是一个笑话。
坎普—42号星球二纪元开发失败,人类身体激活最高值17%,无法引导星球复苏,开启自我修复。
看完推备图最后一段文字,李逸眉头紧锁,这本书向他展现了一个种族在星球上的起始和终结,发人深省却又耐人寻味,身体激活率和自我修复这样的词更是让李逸多了很多想法。
李逸是个聪明人,结合两本推备图的信息,他立刻有了一些想法,如果说纪元就是一个模板,那么华夏文明和一些时间线就是固定的组件,自己很可能由于某种意外,从前一个模板里掉进了这一个模板中。
但这一切真的有这么玄妙吗?李逸在心中告诉自己不能全信,毕竟这不符合自己的信念。
想到这,李逸下意识的用手在大腿上掐了一下:还好,挺痛,果然是个有血有肉的身体。
“你干嘛呢?”陈婉莹看见李逸反常的举动问道。
李逸这才发现又到了饭点,呵呵一声,“没事,有蚊虫而已。对了,天师和掌教的论武结束了吗?”
陈婉莹还在疑惑这种天气哪来的蚊虫,听李逸问起论武的事答道:“还没,听陆师弟说天师与掌教每次论武最少也要七日,如今已到了七日,应该快了!”
“已到了七日?”
“是啊,你这次又看了两天,我都来第三次了,到底是什么书,让你看得如此着迷。”陈婉莹打开食盒,抱怨着说道。
“比较新奇的传记而已,都是以前没看过的,所以专注了些。”知道陈婉莹对书没什么兴趣,李逸随便找了个借口。
自己现在只想找跃江河问个究竟,可惜两人的论武还没结束,李逸只能按捺住内心的渴望,在陈婉莹的注视下将饭菜一扫而光。
陈婉莹走后,李逸目光再次回到书上,不管这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自己的实力才是根本,也许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探寻真相。
第二本已经看完,李逸心里明白,自己依旧没有看第三本的资格,哪怕按冯山海的方法有所提升,也没有达到看那道字的境界。
这种感觉很微妙,却很真实,李逸思考再三,终究还是拿起推备图二,准备抛开杂念,再用看字的方法,重新看一遍第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