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你是棋子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文朝大闲人!
黑暗里的寒风过后窗而入,武家父子于暗中对坐,武克明的话如同在入室的寒风中撒了一片雪花,让暖炉旁的武苛心中一片冰凉。
内心越是骄傲的人,崩溃往往只要一句话足矣,对武苛而言,别人说什么都可以一笑置之,唯独父亲的态度是他最在意的。
“什么是帝王之资?就算我现在没有,他日只要坐上那把龙椅自然就有,父亲无需用这种言语来搪塞我,军中孩儿也早有准备,一旦他日皇室内乱,机会自然会来!到时候父亲可以安心做太上皇,好好陪伴母亲和弟弟妹妹!”
听出儿子语气中的愤慨和决绝,武克明长叹一声道:“为帝王者,一人为天,大权在握,审时度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心宽以容天下,胸广以纳百川。这些或许就是你以为的帝王之资,皇上也确实在登基后做到了这些,但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吗?”
武苛不服的说道:“不是又如何,历朝历代皆是成王败寇,一旦成事,就算有些小瑕疵又能如何,他李济难道就没污名吗?不也能安稳的坐在殿上!”
武克明忽然转言道:“按你的本意,本想择日与为父坦诚,是否就这样走到我跟前将一切托盘而出,还有其它的准备吗?万一我不答应,你该如何?”
武苛没有思考就脱口回道:“我是武家嫡长子,既然说了,就不会隐瞒父亲半点,如果父亲不同意,想必也不会用全家的性命做大义灭亲之举。我也会继续力劝。”
“劝不动呢?”武克明的声音有些飘忽。
“那就一边推进所有事宜,一边长期尝试,等到哪日无回旋余地时,父亲您肯定会以武家为重,帮孩儿一把。”武苛说到此处,语气中有了几分自信。
“仅此而已?你就没想过要除掉为父?”
阴暗中刚找回自信侃侃而谈的武苛忽然噎住,随后语气慌乱的说道:“父亲您怎可有此想法,我们武家之人岂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
“帝王者,遇事果决,心坚手狠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你既已决心起事,又怎可在乎小节,所有的诟病和影响,都可以在事后再处理,成事者在遇事时,只能以成事为目的!所以我说你不配,是因为你不够狠,懂了吗?”
武苛刚要争辩,武克明的声音继续响起:“罢了,不说帝王之道,为父时间不多了,就好好与你说暗中的要点,让你明白自己有多蠢!”
武苛不知道父亲要说什么,欲言又止的听着,然而武克明却起身推开书房的门走了出去,武苛只能将手榴弹放入袖袋里,亦步亦趋的跟着。
府中的灯笼已经挂上,入府多年的管家见武克明一脸寒霜的走出东厢,大公子又小心翼翼的跟着,立刻心领神会,在前面将丫鬟侍卫挥退,避免父子两路过的时候被人打扰。
“先说太子和武王,我断定你起事的念头必然是在知道两位殿下第一次交锋时产生,无论他们是否察觉,你终究只是他们的棋子!”武克明走的不快,见管家遥遥引路,他的声音便在回廊中响起。
武苛没想到父亲会在院中开口,略为小心的轻声道:“应该说不上棋子,太子应该是中毒之后,才对武王有了警惕,之前还是秦王世子时,并未要我去武王那获取过信息。
我借此能掌控和利用双方的一切资源,才萌生了起事的想法,组建自己的势力以备日后能与他们平等博弈。”
“在家不用鬼鬼祟祟,抬起头说话,我既然开口,便能确定这里无人听见!”武克明忽然严厉的呵斥一句。
武苛被吓了一跳,抬头看着身披大氅的背影,不知为何,感觉往日里威严之气十足的父亲,此刻看上去步伐有些蹒跚。
“艺馆听风阁是太子暗中的私产,这事你何时知道的?”武克明又一次突兀的转了话题。
“正是他让我去武王那获取消息时知道的,莫非父亲早就知道此事?”武苛有些惊讶的看着武克明。
“哼!”武克明轻哼道:“十岁!太子十岁便暗中收了听风阁,你觉得他是一时兴起的置办产业,还是别有用意!还有长安各坊都有茶楼酒肆,你可知太子收了多少家?武王当时也不过是秦王府的公子,他又收了多少家?”
武苛眉头紧锁,虽然自己知道一些,但武克明既然说了出来,就绝不会那么简单,恭声道:“请父亲明示!”
“七成!全长安一百零八坊,所有的小型茶馆、旅寓、酒肆,他们都借用了自己外族的银钱进行了购置,当时两人才十岁啊!你可知他们当初为何要这么做?”
武苛不解的看着父亲,他真的不知两位殿下在当年就有如此举动,哪怕是现在,他也只知道两人私下有一些小产业,具体并不清楚。
武克明沉声道:“为了拉拢人心!一方面是长安城内各府的侍卫和执事,还有各家的掌柜这些人,大多常去普通的酒肆,另一方面便是赴长安的天下学子,但凡发现不错的人才,都会暗中拉入麾下预备,助他们考取功名。”
武苛恍然道:“所以父亲的意思是,早在七八年前,太子和武王便为了今后的事做准备,但那时的他们只不过是秦王府世子,有什么能耐帮学子入仕?”
“糊涂!还不明白他们为何只购置小产,那是因为上等的酒楼香楼,甚至赌坊都有人为他们铺路!你别忘了皇后与武王的母亲是什么出身,士族门阀会不与他们合谋吗?”
武苛瞬间惊醒,公孙家自不用说,前朝便是贵族,而且公孙无讳名望极高,至少崔家曾经的栖凤楼和如意坊都有太子的红利,这事武苛是知道的。
还有李勇的母亲杨贵妃,更是前朝公主,同时也有老牌门阀的外族,在长安可谓是根深蒂固,绝不会比太子差!
“父亲,如此说来,太子与武王早已暗中筹备,只是等到皇上登基才互相仇视?”
武克明在内院门前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儿子一眼,悠声道:“以他们的心性,只怕当年就有了暗自争锋的心思,你以为购置小产不会产生摩擦吗?只不过那时皇上没登基,他们不会轻易闹腾罢了!”
“所以皇上一登基,太子和武王便同时出手,才有了今天的局面,父亲,就算我没尽晓两方的底细,但我运作的不比他们晚,而且更隐蔽,怎会没有和他们对弈的可能?”武苛松了口气,就算武克明说的是真,他也不认为自己差了多少。
武克明一步跨入内院,哼声道:“不,你就算早知道太子在谋划大事,也是在皇上登基后才参与进去,他们出手,只能说明,他们都认为布局已成,而你不过是身先士卒的那个卒,一枚棋子而已!你根本不了解皇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