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穿成老太太,开局带空间逃荒 > 第173章 各家送考

第173章 各家送考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穿成老太太,开局带空间逃荒!

方桂香不想闲着,她觉得自己光做饭没帮上忙,所以在李英兰传授下,开始制作御寒的帽子和围巾,以及手套。

这些东西不难,一回生二回熟,方桂香失败几次就上手了。

来了几天,李英兰算是摸清了府城人的生活作息,早晨快7点左右,有挑夫在胡同穿梭叫卖早餐。

做早工的人会顺路买上一些,到了十点左右,胡同一片寂静,鲜少有走路声,可见不是在外干活,就是在家干活。

一直安静到下午三点以后,就有喧闹声了,她能听见妇人们叽叽喳喳坐在自家门口,和路过的人打招呼。

再晚些就是饭点,紫云胡同家家户户的烟囱上白烟滚滚,上空弥散着饭菜味道,各种气味交织在一起,等风吹散。

李英兰来了好些日子,一直没有得空去和邻里打招呼,更别说一样坐门口和人闲聊了。

白玉空间的棉花成熟可摘,她戴着帆布手套采棉花,然后把棉花梳顺去渣,再把地重新收整,种一批棉花。

被她砍下来的棉花杆,她也没有浪费,有一些直杆的用来插瓶。

孩子们被李英兰打发进耳房温书,她和方氏一起给棉花打绒。

李英兰手里忙不停,看着屋外下个不停的冻雨,悻然吐槽。

“还好有地龙取暖,不然干活得多冻手啊!”

方桂香无奈地摇头,这才哪到哪儿?

“我听曹菀儿说,临安府城偏北方,冬天冷得很,眼下才十月呢,等入冬才是真正的冷。”

李英兰并不苟同:“要我来说,已经入冬。”

现在她偷偷把空间的保温杯拿出来用了,整日红枣枸杞水的喝着。

方桂香眼尾担忧地扫了一眼耳房,压低了嗓子问:“娘!明日就要考试了,他们真的行吗?”

李英兰没有十足的把握,她默了默声,盯着一箩筐棉花喃喃道:“努力就有机会,不努力一定没有机会。”

“好了,别杞人忧天,孩子们最近刻苦,快把御寒的赶出来,明日好得用。”

“嗳!”

方桂香重新振作起来,把打好的棉花填进手套、围脖、帽子里面,再用针线来回缝两遍,保证针脚严严实实。

围脖有两根飘带,李英兰套在脖子上试用,最终对成品比较满意。

这一夜,阴沉寒冷,李英兰催促孩子们早点睡。

在她看来,考试重在平时的累积,临时抱佛脚突击不可取。

第二天,大人不约而同地早起。

方桂香负责检查,应试背的书袋里面东西齐不齐。

李英兰做早饭和便携的午饭,额外再煮两鸡蛋。

吃饱饱出门,两个孩子被裹成“企鹅”,穿得过于厚实,行动不便,走路一摆一摆的,和街上的行人只多披件斗篷相比,显得十分夸张。

从西街走到东街要经历三道路口,冷厉的秋风拍打,轻而易举掀起衣摆。

李英兰和方氏两个人把手揣进袖子里面取暖,因为处理棉花比缝围脖手套费工夫,所以她们俩还没赶制出多的。

跟着两个孩子慢慢走,距离鸿胪书院越来越近,看见的提着书袋在大风里疾步向前的书生也越来越多。

“因为新知府上报朝廷临安发生旱灾,所以秋闱推迟了两个月,哎,要是八月考,拿笔不会冻手。”

“是啊,十月风太大,不知道考场有没有炭火取暖。”

两个书生一边走,一边闲谈,李英兰听了一耳朵知道个大概,看他们话里话外都没有不参加的意思,想来在家已经备考许久了。

来到鸿胪书院门口,李英兰看见里面走出大批统一身着儒衫、头戴庄子巾的学子,和站在门口衣裳五颜六色的童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英兰想,这批学子中有人考中便会离开书院,去往更大的府学乃至未来的国子监,书院现在招童子进门,算是未雨绸缪,培养下一代仕人。

转头看自己旁边的符文鹤,他紧张地咬着下唇,鼻子被冻得通红。

李英兰把揣在袖子里还暖和着手拿出来,变出两枚有余温的鸡蛋,一枚朝小娃的脸上贴,另一手捧着他的脸:“打起精神起,认真把题目答好。”

符文鹤重重点头。

剩下一枚给董花生,他握着热鸡蛋暖手,揉了几回鼻尖,闷头闷气地说:“风一吹我就想流鼻涕!”

眼见着他要把鼻涕往身上擦,方桂香手疾眼快地拦住,从怀里掏出手绢给他擦手。

“手绢你拿去用,不许擦在衣裳,要爱干净知道吗?你看看人家文鹤,哪有这些习惯?”

说话间,要应试的童生们离开,童子们被安排成两列挨个进去,鸿胪书院的大门紧闭,家长只能在门口等候。

……

与此同时的另一边,乡试现场。

童生们也分列两排,陈端茂没读书院,一早就来了,他目光所及是母亲和妻子担忧的眼神,她们有多期盼自己中秀才,他心里很清楚。

他面容煞白,眼底一片青黑,原本自认才学过人,可是来到临安,听人言张家郎君如何了得,一定能考中禀生云云,他不敢掉以轻心,为应试,一天只睡两个时辰。

文修齐因为要专心备考,在十月初就没有出摊了,他家因为住得近,站在考场外排队精神抖擞。

三娘顶着寒风,穿着薄袄子来送考,看着自己家夫君意气风发,她紧张得攥紧衣袖。

考场大门开,考生可以入场。经过搜身、搜书袋两道检查,考生们跑进考场。

大门再次合上,隔绝了亲属们的期盼。

三娘被秋风吹得浑身颤抖,她捂紧了灌风的领口回家,等到下考的时间过来接人。

考场大门外,站着一对迟迟没有离去的妇人。

卫书贤和儿媳身上是布满补丁的旧衣裳,她们不敢和儿子打招呼,怕给他丢脸,所以两个人彼此依靠,就在考场不远处静静地看着。

她家这次把所有的积蓄和进府城后做针线积攒的钱,都用在科考上了。

看着紧闭的考场大门,卫书贤低声祈祷:“端茂……为娘希望你能榜上有名啊。”

媳妇安抚婆婆:“娘,您放心,夫君的文采一定可以中。”

卫书贤眼底流露伤心,她从前未出阁的时候,自己哥哥也要考,她那时起就知道,科举不是单纯考得好就可以,还要看和什么人考,出什么题考。

……

鸿胪书院外,李英兰一等就是个把时辰,眼见到晌午,天上升起冷太阳。

冷天的太阳没有温度,只有光。

方桂香劝道:“娘,我守着吧,您回家休息?”

李英兰嘴唇都乌了,坚定摇头:“再等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