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筹备作坊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穿成老太太,开局带空间逃荒!
临安府城,鱼井村。
父女两人下车,董有森把兑换成琐碎的七十两亲手交给崔嬷嬷。
老人家很满意董家的效率,看他们是真的愿意培养孩子,在教授的时候更加不留余力。
办完这一桩,董有森亲自把竹雕王师傅分账,又在他的引荐下,认识了他的村中好友,一位陶土技艺出众的老师傅。
董有森昨晚就想过了,白砂糖可以拿叶子包、用布袋装,娘为什么想要土陶罐?
估计也是如做肥皂一般,要刻上标记,打开市场口碑,给人留下印象。
明明土陶罐的钱可以节省,他们却选择花这笔钱,或许刚开始投入大挣钱少,从长期来看,是有好处的。
“田师傅您一天能量产多少土罐?”
“整天只制作你所要求的小陶罐,可以烧制50只成品。”
董有森感觉差不多足够,他娘一天能拿出多少货源,他一天能卖出多少,还没有衡量的标准。
“行啊,田师傅您是王师傅介绍的人,我们可以直接合作,我先向您定做200的量。”
刚得知要做土陶罐时,他脑海第一时间浮现的想法是想,让大哥承担这部分工作,但很快他就把想法压下。
大哥的手艺的确不差,自己家用没问题,但是想靠外观吸引受众,由外观开始吸引受众购买,就必须找王师傅这样,雕刻手艺精妙的匠人。
他的竹雕笔筒被珍宝阁的人收下,说明他做的东西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
董有森把家里,他哥以前做肥皂刻的模子,还有标记草图全部拿出来。
“王师傅,我想向您订做一组标记模子。”
“您可以根据草图来琢磨,模子做好之后,给田师傅让他印在陶罐上再烧制。”
王田二人看董有森是有备而来,不免对他要干的大生意好奇,又觉得事情一定可以成,都牟足了干劲想一起合作。
董有森在田师傅家逗留一会儿,被田师傅拿着看画,从炭笔描绘的外形中,选择一款陶罐外形。
离开之前,他付了头款,拿到实实在在的钱,王田二人高兴,齐齐相送。
董有森兴高采烈,准备把这件喜事带回家,给他娘回报进展,不想一到村口就遇见了拦路虎。
“喂,你叫董有森,家住改茶村对吗?”
白小娘子穿着纯白色对襟小衫,嫣红色罗裙,裙边绣有一圈白色蔷薇花。腰身用宫绦束着。
青髻没有朱钗,别一朵水红色蔷薇花,如初见朴素的打扮不同,今日像是含苞待放的鲜花。
董有森其实早就看见她了,站在村口东张西望,像是在等人,他想佯装不认识径直离开,却被人一口喊住。
莫非她在等的人是自己?
生出这种想法,董有森害臊的红了耳根。
“你……你找我什么事?”说话结结巴巴。
“我叫白薇,是柳溪村人士。”
“我听鱼井村的村民说,你最近在做生意,帮助大家出售手艺?”
“你看,我自己纳的鞋底,能不能卖!”
要说柳溪村纳鞋底手艺最好的人,非白薇莫属。她刚才说出来的话十分含蓄,因为她心里突突打鼓,不知道董有森见多识广,能不能入眼。
她像是受了砍柴郎的言语蛊惑,脑海里面一直循环着一句,让他娶你不就赔夫君了?
她的大郎没了,董有森总要给一个交代。
所以昨日下午,她并没有直接回村,而是徘徊在鱼井村打听董有森的相关事情。
正巧遇见一位改茶村嫁过来的媳妇,听她说这位董有森休妻了,他老婆手脚不干净,偷拿家里的钱跑路,这事儿改茶村人人都知道。
白薇不介意这些弯弯绕绕,她只是听到董有森目前是孤家寡人,心里高兴。
昨儿夜里,用家里所剩无几的鞋面子,连夜做这么一双鞋子出来,连绣花都顾不上绣,鞋面子很素,但鞋底阵脚齐整密实。
她想拿一双新鞋谋和董有森说话的机会。
董有森更不可能知道女子藏在心里的事儿,他仔细的检查一番,又照本宣科的告知她自己的行事风格,和分账要求。
对方接受,他才会安心收下货源。
白薇忙不迭的点头,她双手合十在胸前。
安抚自己砰砰活跃的心,低头娇羞的笑了。
“我……我家住在柳溪村,庭前栽种了一颗银杏树,你抬头看半山腰,很好找的。”
董有森收好鞋,胡乱的点头应下,今日稍作打扮的白薇的真好看,不敢再多看,怕自己眼珠子乱瞄,被对方当成登徒浪子。
“我……我走了!”说话又开始结巴。
董有森慌乱的扯了扯缰绳,离开以后忍不住打一下自己不争气的笨嘴。
一回村就碰见毛二河,他正在指挥村里的年轻壮力搬运建造作坊的石料。
两个人的感情一如既往好,朝对方胸口互相给了一记拳头,类似于打招呼。
董有森好心情的把今日成果分享,毛二河大喜,中气十足的又吆喝起来。他现在比董家人还着急作坊的施工进度。
在毛二河的号召之下,制糖作坊如火如荼的建造着,李英兰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她所思所想出自后世的国际纪录片,以及穿越后在书房看的书。
按照现代化生产线,作坊划分操作间。
每一步骤独立一间小屋,这是李英兰的防备之举,真正忠诚的学徒,才能学完所有生产线的核心技术。
待学徒学成之时,李英兰打算给他一笔费用,让他把制糖技术带到别的府城,再继续说服村长建造作坊,循环往复之下,她期待白砂糖可以遍地开花,成为老百姓人人用得起的作料。
想法总是美好,要成事必须脚踏实地的开干。
把日日泡在田地里的董有林叫回来,她也要跟大儿子谈心交流了。
“娘,我不行的!我没有二弟的聪明脑子。”
董有林听清楚娘的意思了,娘竟然要他来管理作坊,开什么玩笑?他一个只会耕田的人,哪里会管人,更别说教授学徒当大师傅了!
看着脸庞与董大郎有棱角神韵的大儿子,李英兰重重的拍桌子,口吻不善。
“还没尝试就打退堂鼓,连你小妹都不如。”
“她学珠算的时候,不也是从头开始吗?怎么?娘把制糖的技术交给你,你不愿意学?”
“娘把制糖作坊交给你全权打理,你不愿意?”
董有林被吓得虎躯一震,他蹬了一下腿坐直。
“我不是这个意思,娘我都24岁不年轻了学东西慢!而且……我觉得二弟比我适合与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