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买女儿红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穿成老太太,开局带空间逃荒!
次日,驾着马车来到府城,头面选择一套镀银缠枝莲花纹式样,再去成衣铺,按照佳音说的身形,购置两匹素色柔棉,两套红系衣裙。
聘请城中口碑极好的媒婆,请她过两日随儿子去一趟柳溪村,再将龙凤蜡烛、火红嫁衣等事务交由她一应承办。
转过头,再往酒坊而去。
到门口酒香四溢,各式盆盆罐罐,摆在作坊内外,让人没有下脚的地方。
小工一见李英兰,仔细看两眼立即辨认出来是秀才奶。他殷勤的挪动挡道的坛罐,让出一条狭长的过道,迎上前问安。
“老夫人好,您前段时间来买过女儿红,今日过来买什么酒?小的给您推荐上好的!”
李英兰满面春风,语气也轻快:“还是女儿红!”
小工眼睛一亮:“恭喜老夫人,这才隔几天,家中又要办喜事了,老夫人真有福气!”
“最近家中喜事连连,我也没有想到。还有年份高的女儿红吗?再给我来一坛。”
“有有有!您跟小的来。”小工也喜欢沾红喜事的光,忙不迭的头前带路。
从一间堆满酒架的屋子里,取出女儿红献上。
李英兰按照上次的价格付钱。
小工乐呵呵搭腔:“老夫人,小的斗胆问一句,您家中是否还有待字闺中的小姐?”
“若是有,小的给您推荐一款新研究出来的椒酒!”
李英兰想起佳音,顿时有了兴趣,顿住脚步。
小工续言:“女儿红得此名,全因它是富人家女孩,出生时埋于树下,待到出嫁重新开启。”
“我们的新椒酒的配方在糯米、红糖的基础上,增加一味花椒,您用新酒埋在树下尘封。”
“等待家中小姐适龄出嫁时,重新启出要比买的女儿红更加有寓意啊!”
李英兰有点心动:“埋下就行了?”
小工肯定的点头:“正是。”
李英兰心想佳音六岁,待她长发及腰时,埋于树下的新酒,尘封十余年,估计会更加醇厚。
“好,给我来一坛新椒酒。”
采买好一应物品,重新驾车赶回村中。卸下东西,毛二河就找回来了。
“婶子,现在作坊的外部轮廓已经建成了,您要去施工现场看一眼吗?”
“走吧。”
李英兰来到建造作坊的场地,看着村民热火朝天的忙活着,因是听说替村里办事,没有谁在偷懒,在大热天,人人汗湿后背。
李英兰指着每一间毛坯房,说清楚每一间屋子的区域划分。
“进门第一间小屋是岗亭,以后出入的工人,和外客,必须在此登记、检查工牌。”
“进来左手第一间是办公地兼会议室,就是找大家说话的时候,就集中在这里。”
“右手第一间是员工食堂,以后所有作坊工人可以在这里吃饭,所以要搭建五个灶眼。”
毛二河不解:“都在一个村,饿了可以回家吃饭再来嘛!”
“这不一样!”李英兰否决。
“务工就要有务工的样子,何时上岗,何时休息,何时吃饭都要按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而且各家烧饭的时间不同,速度不同,工人回家吃饭用掉一两个时辰,作坊还怎么运转?”
“当然我没有强制他们在作坊里面吃,只要能按时回来上工也可以回家用饭。”
看毛二河不说话,她又指着右手随后三间房:“再看它们,是制糖流水线。”
“一间专门用于榨糖、一间熬糖、一间分离糖液,每一道工序所需设备不同,必须分开不能掺合在一起。”
“工作期间,各司其职,不能互相串门。”
“还有,作坊之内,加盖两间茅房,男女分开,方便大家如厕,这样就不用回家解决了。”
吃喝拉撒睡全部包办,李英兰尽可能把工人想早退回家的各种路子,都提前堵死了。
最后手一转方向,转向了左手边。
“会议大厅后面的两间,分别是男女休息室。你们修建的时候,记得搭建土炕,冬日能烧地龙的取暖那种,工人休息时间就有去处了。”
毛二河没想到建筑工程这么庞大,每一间屋子的作用都不一样,他还以为围起来盖个顶就行了。
“婶子啊,您这是修作坊,还是修自己家呢?这得花多少银钱?哪有作坊包吃喝睡的?”
李英兰侧目看他,语气坚定无比:“作坊!”
“这还不算完,以后效益好了,我们村的作坊可以继续扩建。”
按古人的话说是作坊,按后世人的话说,这就是工厂!工厂还有专门文娱的场所呢,她以后再考虑这些精神需求。
毛二河轻蹙眉宇,难为情的出声:“婶子,若按照您刚才的要求来,所需银子要翻好几倍。”
“您家现在两个孩子在上学,能抽出多少银子砸这里?要不先省省吧,这还没盈利,您就全部投入在建造上了。”
李英兰领着二河走出作坊施工范围:“我知道你的忧虑,但是我的规划远不止于此,一次建成,可以一劳永逸。”
“我先拿五十两给你,务必用最好的材料,请大家伙鼎力相助,此事关系咱村往后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生息。”
毛二河捏了捏手上的银锭子,看着远去的背影,心里掀起惊涛。
“婶子说她的规划不止于,可是这一点足矣比上许多,以后有了制糖作坊,是不是改茶村无需种地也可以彻底翻身?”
李英兰到家的时候,董有森已经把佳音接回来了。小姑娘正在围着桌子东看西看。
“你说,她会喜欢阿奶选的衣裳吗?”
小佳音咯咯笑:“阿奶~她穿红的好看。”
李英兰笑着把彩礼清单拿出来,当着董有森的面念一遍,然后再提笔添上两匹布。
“你说还少什么?”
董有森难为情的挠头:“不缺,娘,我以前娶杨氏的时候都没有这么铺张过。”
李英兰看他嫌多,先笑了:“彩礼不仅代表你的面子,也代表婆家对新媳妇的重视,以前杨氏嫁给你的时候,咱家是什么光景?”
“现在日子好,咱们没道理不把礼数做足。”
“媒婆我也替你请了,到了日子,让你大哥也跟着去提亲下聘一次走完程序。”
她指了指桌上的女儿红:“她身世可怜,也不知道有没有替她张罗出嫁事宜,成亲那日的衣裳我准备了,这坛子酒拿去给她做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