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真假珍珠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穿成老太太,开局带空间逃荒!
李英兰很诧异,她出发之前,就嚷着要看海,现在看见了,竟然嚷着要进城?
她不应该是哭着闹着不走吗?
董佳音是使出吃奶的劲,把大家都催走。
董有森和白薇浑然不知,两个人不知怎的就脱离了行进队伍。
在海滩边,看着一卷一卷拍打上沙滩的浪花,不时的耳鬓厮磨说起悄悄话。
两人携手而立,叫谁看了都会说一句般配。
走进小池港城门,扑面而来的风中,夹杂着浓重的咸腥味。
一股味道相当刺鼻,李英兰第一时间,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就是咸鱼!
继续朝里面走,她逐渐证实了她的想法,各式各样的鱼类,外面包裹着颗粒粗大的海盐。
沿途做生意的人很少,在临安小摊摆摊的位置,在小池港用来摆晒着各色渔网。
再往小城深处继续走,逐可窥见一丝繁茂,但商业景象远不能与临安相提并论。
“咸鱼!新鲜的咸鱼!”
“珍珠!又圆又大的海珍珠!”
“走一走,看一看!出海必备,应有尽有!”
“鱼油!航海罗盘!牵星板!《海错图》!”
这些做惯生意的人,一眼就可以分辨谁是外地人,他们把货物捧在手上,让路过的人都看清楚。
卖珍珠的小贩明显是发现,董家人的头面上有珍珠,把他们当成了重点售卖对象。
“老夫人、娘子、小姐们请留步!且到我的小摊看一眼。”
“一颗指甲盖大的珍珠只售10两银子,您家买回去预备嫁妆,送做礼物最合适不过。”
李英兰浅笑不搭腔,旁边一道从船上下来的妇人,一窝蜂涌上去看。
“十两一颗?这么大颗的珍珠才卖十两?”
那小贩见李英兰这边无动于衷,只以为是外表光鲜,囊中羞涩,很快就转移注意力。
“诸位娇客莫要焦急,在我的摊位买2颗大珍珠,我送一只刚打捞上岸的蚌壳。”
“只要开出珍珠,无论多少一并归娇客所有!”
“哇!”这下,几乎所有女人都情绪高涨。
能在海边买到物美价廉的珍珠,是女人都会心动,李英兰站在外围看看,衣袖被佳音扯了下。
“阿奶!你不是喜欢戴珍珠吗?”潜台词便是问阿奶怎么不买,咱家又不是买不起。
“佳音,走吧!”
李英兰没有解释,牵着小女孩的手准备离开。
“啧啧,知道自己穷酸,就别打肿脸充胖子,看看你那一身行头,被你穿上真是它的不幸!”
迎面走来的人正是船上不友善的贵妇,今日她身边站着一名头戴帷帽的女子。
李英兰没有被她的话激怒,她下颌点了点人满为患的摊位。
“夫人来买珍珠吗?”
“那你可要抓紧了,再多说两句,只怕小贩的珍珠就要卖光了,恕不奉陪!”
撂下话带着一行人离开,董佳音在阿奶这里得不到回答,她不得不挣脱手,朝崔嬷嬷旁边靠。
“嬷嬷,我奶素日常爱珍珠式样,她今天怎么不多多买一些?”
“这里的价格可比临安便宜一半!”
崔嬷嬷严肃的脸庞松动了一下,看着李英兰的背影微笑:“你奶知道那些是假货!”
“啊?假珍珠?唔……”董佳音被掩了口。
“嘘!不要大声说话,我们离开就是了。”
董佳音步履未停,朝反方向离开,却频频回头看小贩摊前的动静。
竟然是刚才的贵妇人,把剩余的珍珠全包了。
小贩正在大肆吹捧,周围选购珍珠的妇人,看珍珠没有了,有些离开,有些留下跟着夸赞起来。
董佳音眉头紧锁,怎么看怎么奇怪,为何感觉所有人,都围着那贵妇人在转了?
想买珍珠的人,被人截胡,现在买不成了,一点也不生气吗?
反而是高兴喝彩?
“真奇怪!”
等她们走远,拐入下一条街,李英兰顿步回头,终于敞开话匣子解释。
“崔嬷嬷说的没错,那珍珠每一颗色泽均匀,外表光滑没有一丝纹理,仔细分辨即可知真假。”
两个人相视一笑,殷氏婆媳与董佳音一样,满脸写着恍然大悟。
董佳音犹犹豫豫的追问。
“阿奶!你一开始就知道是假珍珠,为什么不去阻止那贵妇人,她已经上当受骗了。”
“我为什么要阻止?”
李英兰轻声细语的和她说。
“佳音,我们下船只是暂时补给物资。”
“在小池港这种地方人生地不熟,万一当众揭穿,搅了别人的生意,忽然冒出来几名打手,又该如何?”
崔嬷嬷附和:“是呀,这类小贩均是本地人,常言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我们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李英兰跟着点头:“那贵妇人会上当受骗,只怪她没有眼力,即便有眼力,也怪她自己没抵住旁人的花言巧语,吃过一次亏,就当是交束脩了。”
李英兰和崔嬷嬷意外的很投契,这件事上她们的观点相似,便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殷氏婆媳和董佳音若有所思的点头,似乎想通了一些道理,继续朝前走。
逢人问新鲜蔬菜在哪里买,本地有什么特产云云。
她们不知道,一直有三五名男子,腰间挂着匕首,悄悄尾随在她们身后。
像是在监视一举一动,见她们一去不复返,才原路返回。
只买了三四天的蔬菜量补给,剩下的肉食便是大虾、贝壳!
如猪肉牛肉这等红肉,竟然卖出比临安高出2倍的价格。
李英兰见了连连摇头,转头大量采买粗海盐。
其他人都很奇怪,这种粗海盐本地人说不能直接食用,怎么李英兰却喜欢得紧?
就一篮子粗海盐,她都嫌少了。
要不是身边有人跟着,信不信她可以带着一车海盐进空间?
返回船之前,她们不避免的要从同一道城门经过,此时卖珍珠的小贩已经没有踪影。
李英兰又听见了《海错图》、航海罗盘等物的叫卖声。
到底是觉得收获没有想象中的多,她选择停下脚步。
“《海错图》是什么?拿来看看?”
小贩热情的把册子拿出来,一页页翻开,竟然是古人的彩绘画,海洋中的动物,分门别类的跃然纸上,旁边还有简单介绍。
“嗳?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