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盛极必衰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魏当皇子!
这一次秦时进宫,只觉得一头雾水。
最近除了帮忙破获了文建生手上的案件,他并没有做其他出挑的事情。
那么皇帝这一次找他,是为了什么呢?
他抬起头,望着天空,只见天色阴沉,灰蒙蒙的云如同一层层倾轧的波涛,低沉地挂在天上。云层之间有一丝阳光倾泻下来,照在宫墙建筑的金黄鸱吻上,闪着金光。但在这样阴沉的环境下,反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秦时看着建筑的顶端开始神游,不一会儿,他便注意到宫内经过自己身边的不少宫人,明里暗里似乎都会观察自己。
这让秦时非常不解。
这些宫人地位低下,按照惯例,经过自己这样身份高贵者身边的时候,都应当低头表示尊敬。这些家伙,反而暗地里打量自己,仿佛他们并非宫内人,不懂得宫内规矩一般。
而那样打量的目光,也让秦时感觉有些不适。
不等秦时多想,他已经被带领来到了芳华殿。
这让秦时颇为意外,因为芳华殿是淑妃的寝宫。
如果皇帝要谈正事儿,一般都是在乾清殿或者御书房。
如今在后宫女人住的宫殿内找自己,实在有些于礼不合。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秦时在殿外还没有等多久,便看到皇帝从内阁一边整理衣冠,一边走出来。
见到秦时,他也不意外,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今天找你来是关起门来,你既然是我儿子,我们今天也就不拘泥于君臣之礼,你放心大胆地先坐下吧。”
以秦时对皇帝的了解,就算对方说的如此明确,该有的礼节还是得有。
否则皇帝且不说会不会记仇,说不定今后还会以此为由,找自己的麻烦。
所以秦时依旧单膝跪下行礼,不等皇帝发话,就不站起来,而是说道:“儿臣参见父皇。谢父皇恩典。”
皇帝见秦时如此坚持,不禁挑了挑眉,直言让秦时坐下,这才算完事儿。
而这屋子的主人——淑妃,此刻也从内屋里款款走出来。
秦时到底第一次见到淑妃。
对于这位后宫嫔妃,他只记得似乎对方并无子嗣,其他一概不知。
只见此刻的淑妃虽然年纪不小,但风韵犹存,体态丰盈,面容柔美,的确是宫中美人。
秦时回忆了下那个自己两年前死去的母妃模样,仔细一想,似乎明白了淑妃得宠的理由。
虽然他没有和母妃交谈过,但对于那人的模样,他还是有印象的。似乎和眼前的淑妃,是同一种类型长相的女人。
既然如此,皇帝喜欢对方,也是口味保持一致,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了。
皇帝笑着说道:“今日找你来,便是想要问下,你有什么想法吗?”
秦时愣了一下,完全没有听明白皇帝的意思。
“父皇,儿臣不明。”
皇帝保持着和善的微笑,竟是在秦时不远处坐下。
这样的动作,让秦时非常意外。
自从上一次平定秦涵的叛乱之后,皇帝从来没有这样与自己亲近过。
他心中警铃大作,但是表面上还是努力保持镇静,用满脸茫然的表情看向皇帝。
只听得皇帝说道:“朕想知道,你未来想要做什么?若你想要这个皇位,朕可以让你在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有你这样武德充裕、深得民心的皇帝,朕相信,大魏江山可以千秋永固。”
皇帝的话,让秦时冷汗直冒。
皇帝虽然脸上保持微笑,但秦时只觉得自己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杀意。
而且就在此时,淑妃也走到皇帝身边,微笑着看向自己,一脸充满期待的表情。
秦时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皇帝绝对是在诈自己,在淑妃宫内这么做,这样的消息怎么可能不传出去。
皇帝心中如果真的有未来人选,在从前从未表达过心中属意于谁的情况下,不可能用这么草率的方式定下。
所以秦时狠了狠心,直接跪在了皇帝面前。
“父皇,此事不可儿戏,请父皇三思啊!”
秦时认为自己的做法谨慎保险,并无不妥,但当他低头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却半天没有听到任何动静。
他正觉得奇怪,一抬眼,便看到皇帝用奇怪的目光看向自己。
“没有想到,你如此有自己的思想?还是你觉得,朕对你的许诺无用,倒不如你自己争取?”
皇帝的笑容已经收敛起来,秦时只觉得不明所以。
“父皇,此话怎讲?为什么您说的,我都听不明白呢?”
“听不明白?是啊!你何曾明白过?朕刚刚给你机会说实话了,你却依旧秘而不宣啊!”
“父皇……”
“够了!不用再说了!你以为朕不知道你做了什么吗?”
皇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已经严肃起来。
旁边的淑妃非常识趣,默默退居一边,仿佛将自己当作摆设一般。
皇帝走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秦时,说道:“你处理了京兆尹的案子,你在京城结交官员,势力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你说你对皇位没有兴趣,在朕直接问了之后,你还如此坚持,你告诉朕,你到底想要什么?”
皇帝逐渐低下身子,将自己的脸靠近秦时。
巨大的压迫感,让秦时感到窒息。
他完全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急转直下。
明明自己处理完案子,文建生说漏嘴的时候,皇帝都没有找自己的麻烦。
怎么如今将自己忽然宣入宫内,在一个宠妃的宫殿内,这样突然对自己发难呢?
因为不知道原因,秦时甚至都难以想象,自己该如何解决自己的困境,眼下只能一个劲地对皇帝表忠心。
皇帝听完之后,一脸不耐烦道:“好了,你的话朕都已经听腻了。如今朕已经确认,你的确是欺君瞒上,若不给你点教训,想来今后,也没有人可以治得住你吧!”
秦时只觉得莫名其妙,眼睁睁地听着皇帝对自己的处罚。
整个过程中,淑妃都在一旁脸上挂着微笑,仿佛只是为了安静地做个花瓶。
忽然,秦时灵光一闪。
难道自己这遭遇,和淑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