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再不让我死,我可就权倾朝野了 > 第60章 志同道合之人

第60章 志同道合之人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再不让我死,我可就权倾朝野了!

秦浪在众人恋恋不舍的注目下,身影渐行渐远。

“秦大人是真君子啊!若是放在乾坤盛世必定会成为一代华雄!”

褚树强很是感慨。

今日秦浪做出了这么大的一件事,可是人家却一点骄傲都没有,依旧那么的低调!

甚至在某些时刻,秦大人还表现出有些悲伤。

他为什么会悲伤?

褚树强猜想,或许是因为秦浪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

像秦浪这样的人,必定是对自己高标准高要求的。

“若是边陲将领们能有秦大人一半的决心和品性,也不至于节节败退,落魄到被蛮夷相欺了!”

苟文钱出身军旅,哪怕是军中让他伤透了心,可他依旧对边陲有所牵挂。

这很合理,毕竟他觉得只有边陲才是自己的家。

是成就他养育他的地方,他一想到还在受苦的边城百姓,内心中就多了几分惭愧。

“我们应该为华域能出秦大人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高兴才对!”

“唉……也应该为能出秦大人这样的英雄而感到悲哀。”

韩非官不知从哪里摸到一个酒葫芦,先是往黑匣子里到了一些,弄的好似鞭子也愿意喝酒是的。

紧接着一仰头,把葫芦里的酒一饮而尽。

她并不是在大理寺第一次喝酒,但曾经的酒苦口难咽,喝它也只是为了醉。

可今日的酒,入了愁肠而不知何等滋味。

一葫芦的酒喝下去,竟没有半分的醉意。

韩非官说过这句话,气氛明显骤然低迷。

“各位也不必哀叹,最没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至少我们可以跟随秦大人的脚步,那么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被秦浪一脖溜子打蒙的董立新,这会才缓过劲来,他振臂高呼慷慨激昂的说道:“只要路是对的,哪怕遍布荆棘哪怕看不见希望,我们也应该保持热血。”

“因为我和大家一样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挂云帆济沧海!”

“在我想来,这大理寺该是我等开始的地方,所以不能把所有的重担都压在秦大人身上,我们应该为他分担压力!”

这番豪情壮语,在众人的胸怀中翻涌。

众人一扫颓废之势,全都亢奋了起来。

“好!说的太好了!”

“此乃千古绝句啊!”

“……”

这就是诗词所带来的力量,一下子把所有人的情绪都调动了。

现在就算摆在众人面前的是刀山火海,他们也会微微一笑,毫不犹豫的向前冲。

董立新指着众人说道:“诸位都是人中豪杰,虽被排挤陷害来到这大理寺,但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们的朋友也一定都是正人君子吧?”

闻言,褚树强叹息一声,似乎回想起了过去的峥嵘。

“没错,当年我做巡捕的时候,结识了很多有志之士,他们也都很有能力,只可惜官场黑暗容不等他们,想来如今也是过得很惨。”

这又会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众人跟着褚树强的思绪也都想起了曾经的过往。

他们现在跟了秦浪算是得到了救赎,可他们的挚友呢?

那些有志之士依旧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或许他们已经被现实所打败,向黑暗低了头。

也或许他们还在抗争,但在抗争的路上孤立无援。

更或许他们也和曾经的自己一样,只能躲在夹缝当中借酒消愁麻痹自己。

“我在军营中也有很多朋友,他们的情况都差不多。”

苟文钱紧闭着双眼,像是不敢回忆。

其他人都有同感,也纷纷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但说到底都差不多,大概就是这个世界容不下他们这样的人。

那些有能量、有品德、有抱负的人反而过得不如意,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奸佞当道正义反而成了逆流。”

“但那些都是过去了!”

“现在咱们有了大理寺,有了秦大人!”

董立新越说声音越大,他觉得自己的计划相当完美,一定能得到秦浪的高度认可。

他激动的把计划全盘托出道:“诸位何不拟一封信,邀友人来大理寺当差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

众人也是反应慢了点,完全就没想到会有这么一茬,如今被董立新一语道破天机,这才恍然大悟。

“对呀!何不让他们也来大理寺追随秦大人呢!”

“大理寺重出江湖,绝对不会辱没了他们!”

“这提议真好,大理寺现在也正是缺人之际!”

众人越想越觉得,董立新这主意太棒了。

这么大个大理寺,仅凭他们这十几个人是完全不够的,别说是复兴了,若是没有秦浪就连闹出点动静都难。

扩招!

这是必然之路!

他们身边的那些朋友,不论是品行还是能力都是信得过的,完全符合大理寺的要求。

如果能把他们招来,一定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希望出现了,问题也同样摆在了面前。

“咱们有权利招人吗?”

褚树强率先想到了这一问题。

官职调动,那可是朝廷说的算的,并不是一个大理寺就能随意插手的事。

更何况,这次扩招可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帝尊不降旨,谁又能主导这么庞大的调动呢?

武安王自然是能做到,但他怎么可能会这样做呢?

“有!”

“谁?”

董立新精通华域律法,为了上任大理寺,特地提前把这里的门道研究清楚了,所以在这个时候他才能立刻给出肯定答案。

“顺应大理寺权能诏书,第五千八百九十之六条明曰:大理寺若有急案要案官吏不足时,可临调任何官吏,任何人不得阻拦!”

“用人时常,依照案件进展程度而定。”

临调?

众人细细思索这句话的内容。

所谓的临时调动,无外乎有两个要点,第一个是在大理寺有大案要案的时候出现人手不足。

这一点倒是完全没问题,就公孙谨的事,难道还算不上棘手?

帝都中那些投靠武安王,结交江湖人的王权贵臣们,难道还不够困难?

第二点则是对时间的限制。

这一点也完全没有问题,大理寺要和世间所有不公斗,天知道啥时候没有不公。

这一时半会肯定是完不了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