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不如亲眼所见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山野猎户旺夫妻!
李秀清觉得,以她现在的能力,安排好林姑娘的去处应不是问题。
如今只能先让林姑娘跟着她,待她找到可以让林姑娘合适的去处再行安排,是最为妥当的事。
唯今之计,是县衙的正常运作和如何安置难民。
在西北失地失守之前,这些难民可不是难民,大家有家可住有饭可吃,怎会沦落到如今的地步。
这些事情其实都是父皇要解决的事,如今她来到这里,又受父皇和母后所托,当然是能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
更何况,那些难民又不是全都老弱病残,也有劳动力壮力,若是能安排妥当,他们也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会给朝廷增加负担。
如今他们,不过是想有一个安身之所罢了。
“若你不介意,这段时日先呆在我身边做事。毕竟你是郡守之女,对县衙的运作应该有适当的了解,可以吗?”
李秀清把目光放在林九音身上,林九音闻言没有任何犹豫点头答应下来。
“长公主您放心,若有我能做的地方,我定不会推辞。”说完这话,她还是生疏地和康尼一起伺候李秀清起身,但依旧被李秀清拒绝了。
林九音见状只好作罢,李秀清梳洗的同时便问起她以前的事来,林九音一一答了,待她说完往事,才发现自己的双眸早已眼泪盈眶。
李秀清听后感慨不已,望着林九音娇丽的面容,她安慰道:“林姑娘别难受,想必林郡守和林夫人在天有灵,也不想看到你这样。好好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你说呢?”
“长公主,您真的是一个好人!”林九音吸吸鼻子,然后勉强一笑,“我从未想过自己会遇见您这样的贵人,真的真的很感谢您。”
“别说这些了,去吃早饭吧。今日还有活儿要干呢!”李秀清觉得自己听了太多谢谢了,而在她看来她做的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
在她看来,只有自己立起来才算是真正地面对生活,别人帮忙什么的只是好意,未来过得如何取决于自己。
林九音听了李秀清的话,突然觉得十分有道理。
要是自己不振作起来,再好的以后也只会被消磨掉。
所以,她要振作起来,不能老是这样悲春伤秋,就算爹娘不在,她也可以过得很好。
李秀清带着林九音他们来到堂屋吃饭,盖耶娜和沈暮凌他们已经等在那儿了。
盖耶娜见到李秀清他们来,向他们打着招呼:“你们来了,郭夫人已经让厨子把早饭做好了,快来吃吧。”
李秀清笑着坐下,林九音本想站着,但也被她一把拉着坐下了。
“以后在我们面前你随意些就好,老那么拘谨做什么。”李秀清觉得林九音就是太注重身份之别了,随意些就很好,免得大家都放不开。
林九音到底是个聪慧人,知道自己再这样下去会让大家都不适应,便点头应下来。
既然长公主都这样说了,要是她再一意孤行那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因为她发现,长公主几人确实挺随和,或许和其他人是真不一样。
一顿饭下来,李秀清和盖耶娜以及沈暮凌他们随意聊着天,有说有笑,根本看不出身份上的差别。
林九音在旁边看着,对于这样的相处羡慕极了。
她也才知道,在长公主面前一直注重矜持果真会让长公主他们不习惯。
吃过饭消食半刻,盖耶娜向李秀清道:“对了秀清姐,县衙的程县丞、佟主簿和刘典史已经在书房外头等着了,你要现在过去吗?”
“去吧。”李秀清起身,然后看向盖耶娜、沈暮凌以及林九音,“你们也跟我一起来,看看有没有能帮忙的吧。”
听到她的话,盖耶娜三人都没有异议,跟着她一起前往书房。
书房外头,程县丞三人带着一众侥幸逃过昨晚连坐的几十名衙役等在院子里,听到脚步声,他们转过头来,便见以李秀清为首,带着盖耶娜走了进来。
昨晚已经有官差见过李秀清了,此时见到她连忙向她拱手行礼。
听到行礼声,程县丞一行也没愣着,赶紧行礼以免被挑到错处。
李秀清让众人请起,目光落在前头的程县丞三人身上,“想必三位便是程县丞和佟主簿以及刘典史了吧。”
看着倒是忠厚老实,就是不知道和她打听到的是不是一样。
程县丞三人闻言,一一上前向李秀清说明自己的身份。
程县丞向李秀清道:“长公主殿下,不知您有何吩咐?”
李秀清见程县丞主动问起,微微一笑,“我想了解了解如今封西县的民意情况,以及难民的安置措施,还有其他事情,我们进书房详谈,让其他人去当值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别一直杵在这儿。”
程县丞三人立马领命,其他官差一听也没再像木头似的站在那儿,赶紧忙活自己的去了。
李秀清他们走进书房,李秀清让程县丞把郭图利在时的庶务拿来给她过目,问起封西县衙如今的民生来。
程县丞他们都一一答了,而且答得都十分详细,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平日确实对差事很是用心。
至少不会像郭图利那样蒙混过关,缩着脖子做事,只图不惹祸上身。
之后,李秀清还让程县丞他们带她去县里各处逛逛,只有亲眼所见才知道如今的封西县是什么样,否则你在书房里谈得再多没有亲眼看见也是无用功。
一个大上午过去,李秀清不过只看了城东城南的情况。
一路上发现不少难民,没有上千也有好几百,他们大多蜷缩在民房外头或者街角,看着来往的行人,眼中露出渴求。
“这些难民,是从战事以后来的这里吧。”李秀清转头问程县丞,“当时的郭图利,就没有做什么举措吗?”
程县丞微微低头道:“当时我们向前知县大人提过收容难民的举措,但是前知县大人觉得这样不妥,便否决了。”
之后,城中发生不少难民抢劫掳掠的事件,之后前知县大人便派官差武力镇压,之后那种恶劣的现象才消失不见。
虽然后来还有不少难民,但他们知道前知县大人不好惹,所以都不敢轻举妄动,只求能保住一条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