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不宜继续劳累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最强大帝王!
“天下大局尽在上大夫之手,岂能在此关键时刻让他抽身回秦?”
“可是,君上身体实在不宜继续劳累啊!”
栎阳令王轼不顾赢渠梁的反对,继续谏言道。
“上大夫离秦之后,咸阳新宫、秦国内政这些事情全部压在君上一人之身,这样下去早晚会出大问题的!”
这时已经步入春天,可是病搨之上的赢渠梁还是感觉有些寒冷。
紧了紧裹在身上的羊皮,挥了挥手说道。
“秦国大事初定,有太多事情需要稳固了。在这个时候疏政随时有可能使新法崩溃!”
“我们耽误不起了啊!”
“君上!”
王轼还是继续谏言道。
“秦国变法以来,已有不少新任仕子从官。若是举国大小之事全部都由君上一人决断,那要这些人干什么?”
“臣斗胆建议,君上分写琐事杂事下去于我等处理协办!”
赢渠梁叹了一口气回答道。
“我手头虽然也有不少琐事杂事,可是你等也都有各自的职位,更有各自的公事需要处理。”
“我若是再分些政事下去,你们的事务岂不是更加的繁重!”
赢渠梁说完,王轼也无奈的点了点头。
君上说的不无道理!
秦国新法行效以来,各个行业事务都是待兴之势。
恰在此时魏国伐韩又起,秦锃又东出周旋!
国内所有的官员每日需要处理的事务本就颇为繁重,如果君上再下放些政事于他们处理,估计他们会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更何况,需要君上处理决断的都是他们的奏事!
若是再下放给他们,那中央集权不就是形同摆设了?
可是,眼下君上久病不愈还有谁能够替代他呢?
思来想去,王轼突然灵光一闪!
紧接着便拱手说道。
“君上!”
“我有一人可荐,除上大夫之外唯有此人可协助君上!”
“谁?”
赢渠梁听后,立马追问道。
王轼微微一笑,缓缓开口回答道。
“卫鞅!”
“卫鞅?”
赢渠梁微微一愣!
是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卫鞅呢?
自从秦锃东出之后,卫鞅和公孙衍一直守在河西。
再后来秦锃传书让趁齐国围魏救韩之际急攻安邑。
现在安邑也拿下了,一切似乎都已经妥当!
更何况安邑还有公孙衍在,多一个卫鞅不多少一个卫鞅也不少!而卫鞅也是追随秦锃已久,多多少少得了点秦锃的真传!
处理内政,也是他最擅长的事。
让他回来协理政事,也确实合理!
想到这里,赢渠梁眉头一展!
“对啊!”
“王轼,命人传令!”
“命卫鞅速速回栎阳协理政事!
“遵命!”
王轼领命而去!
就在王轼刚刚离开不久,赢驷走进赢渠梁的内务殿。
“君父!”
赢驷恭敬的行了个大礼!
自从去年赢驷愤杀左庶长部下之后,便被赢渠梁惩罚居深宫面壁一年!
不久前才刚刚解足!
“君父久病不愈,要注意休息啊!”
赢驷见赢渠梁不顾身体异样还在翻看国事竹筒,关切而又恭敬的说道。
“疏政等于误国!驷儿你要谨记啊!”
赢渠梁看着太子赢驷,语重心长的劝诫道。
“卿儿谨记!”
赢驷又是恭敬的回答了一声,接着开口继续说道。
“可是君父毕竟是一国之君,身体又有恙已久。”
“若君父有异,那才是秦国真正的危机!”
赢渠梁听后,放下了手中的竹筒。
“驷儿,你可知道什么是国君?”
赢驷微微一怔!
这个问题他还从来没有考虑过,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自己从小居于深宫,虽然学习研读各家学说及周礼可是却没有一人告诉过他什么是国君!在他的认知里,国君的职责不就是强国富民,与渚侯争霸天下吗?
低头思索片刻后,赢驷还是缓缓的开了口。
“国君乃一国之主,是要带领臣民百姓强盛争霸的人!”
赢渠梁淡淡一笑,接着话茬说道。
“你所说的的没有错!
“可是,没有国君的带领臣民百姓难道就没有强盛争霸的心吗?
“没有了国君,难道就没有其他人能够带领臣民百姓去强盛去争霸了吗?”
说完,赢渠梁缓缓站起身子。
赢驷也赶紧起身搀扶着赢渠梁!
赢渠梁所说的这些他全部没有想过!
自从他被立为太子后,所有太子傅全部教的都是自己以后的职责和天命!
并没有人给他灌输国君在国家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定位!
或者说根本没有人敢断言国君的定位!
赢驷的沉默并没有让赢渠梁感到意外,因为他也知道太子所学习的旧法学说中教导人的弊赢渠梁目光深邃,走到殿前。
赢驷也紧紧跟随搀扶着自己的君父!
整个秦国现在似乎都是一片勃勃生机,蔚蓝色的天空中朝阳四射,似乎预示着秦国的未赢渠梁伸手一指!
“这荡荡秦国,茫茫百万余人。我是如何当上国君的?”
“你赢驷又是如何当上太子的?”
赢驷眼神也顺着赢渠梁的手指远望而去!
“驷儿能有今日太子的身份,全部仰仗于列祖列宗的慷慨奋身!”
“驷儿,是站在无数个先祖的脊背上的!”
赢渠梁收回伸出的手臂,无奈的摇了摇头!
“驷儿,你错了!”
赢驷不明所以,一脸的疑惑!
接着又拱手低首恭敬的说道。
“驷儿哪里说错了,还请君父指出!”
赢渠梁语重心长的对赢駟继续说道。
“列祖列宗的付出,我们不敢否定!但是你我父子二人能有今日也绝非是靠列祖列宗那么筒单!”
“全天下的渚侯君主也都和你我一样!”
“能登上国君之位,绝非全部是祖宗功德!”
“而是这芸芸众生!”
赢渠梁说完后,赢驷更加的疑惑了!
自尧舜禹禅让制以后,夏朝开始关于国君继承这一块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虽然从春秋时期开始,渚侯推崇立贤不立长的原则,可是也没有摈弃从自家选人继承的基本国策!
基于此点,能当上国君不是列祖列宗的功德还能是什么?
想到这里,赢驷颉首开口道。
“恕驷儿愚钝,还请君父解惑!”
赢渠梁长叹一口气!
但是并不是因为赢驷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反而像是感叹自己未尽到的职责!